蝗虫的历史

一、中国蝗灾史我想了解一下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的蝗灾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蝗灾频发的国家,成灾范围和程度均为世界之最。因此,对中国历代蝗灾和治蝗的研究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治蝗农书。对蝗虫的习性、蝗灾的发生规律、治蝗技术等进行了初步的科学认识和总结。如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通过对明代以前的统计和分析,对古代蝗灾的发生季节和孳生地有了正确的认识,成为我国古代蝗灾研究的杰出成果。进入20世纪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不同专业的学者致力于中国蝗灾和治蝗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为响应联合国提出的“减灾十年”,学术界掀起了对中国灾害科学和历史的研究热潮,蝗灾史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之一,文章和论著众多。据作者初步统计,20世纪以来已出版专著100余部,涉及蝗虫史研究的论著30余篇。50年代到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一些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学者,如吴福珍、、邹等人,不仅对现代蝗虫进行了分类和分布,观察其生活史和习性,预测和防治飞蝗,而且将研究的触角伸向了蝗虫史料。为了深入了解蝗灾的发生,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的《中国文献中蝗灾的记载》(写于1928,英文出版于1938),李的《古代捕蝗法》(昆虫与植物病害,卷1933),的《清代江苏旱灾与蝗灾关系的推断》(昆虫与植物病害,第18期)。如被视为中国救灾史开山之作的《中国救灾史》(邓运特著,商务印书馆,1937),对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和频率进行了统计,其中就包括蝗灾。陈编著的《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国立暨南大学丛书之一,1939),记载了257次蝗灾。其中邓统计的蝗灾次数多为后人所引用。20世纪50-70年代的研究状况。对蝗虫历史的真正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背景是我国大规模的蝗虫化学防治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蝗灾的发生规律,当时许多学者对蝗灾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曹吉《历代蝗灾记录分析》(中国农业研究1950,第1卷,第1号)讨论了公元前200年至1901年的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五省。运用定量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绘制了各种关系曲线。这是早期利用自然科学方法统计古代灾害的尝试,也是后来研究者运用较多的方法。郭为《中国古代蝗虫研究的成就》(Acta昆虫学1955,第5卷第2期),分析了中国古代治蝗的成就。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征集组的《安徽省蝗灾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历史通讯第2期,1959)一文,是对该馆编纂的《安徽省近千年自然灾害统计表》中蝗灾记载的分析。认为该地区蝗灾的发生具有连续性和广泛性,蝗灾与干旱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还有白勤历代捕蝗记录(安徽日报19618八月17)。赵茵陈振龙对农业的又一贡献——治蝗传导论(福建日报1961 10.29)王子春刘昌智徐光启对蝗虫生活习性的认识(生物通报1964)

二、中国的蝗灾历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蝗灾频发的国家,灾害的范围和程度都是世界之最。因此,对中国历代蝗灾和治蝗的研究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就有许多影响深远的治蝗农书,在蝗虫习性、蝗灾发生规律、治蝗技术等方面有了初步的科学认识和总结。如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通过对明代以前蝗灾的统计和分析,对古代蝗灾的发生季节和孳生地有了正确的认识,成为我国古代蝗灾研究的杰出成果。进入20世纪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历代不同专业的学者致力于中国蝗灾和治蝗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为响应联合国提出的“减灾十年”,学术界掀起了研究中国灾害科学和历史的热潮,蝗灾史研究成为热点之一,出现了许多文章和论著。据作者初步统计,20世纪以来已出版专著100余部,其中蝗虫史研究著作30余部。纵观近百年来的研究历程,有三个发展阶段: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50年代到70年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的研究状况。

20世纪初,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一些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学者,如吴福珍、、邹,进行了现代蝗虫的分类和分布,观察蝗虫的生活史和习性,预测和防治飞蝗,还将研究的触角伸向蝗虫史料,以期对蝗灾的发生有深入的了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的《中国文献中蝗灾的记载》(成书于1928年,英文出版于1938年)、李的《古代捕蝗法》(昆虫与植物病害,卷1)、的《清代江苏旱灾与蝗灾的关系》。与此同时,一些历史学家在著作中也开始了对蝗灾的统计。比如被视为中国荒政史开山之作的《中国荒政史》(邓运特著,商务印书馆,1937),就对包括蝗灾在内的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和频率进行了统计。陈·《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国立暨南大学系列之一,1939)记载了257次蝗灾。其中邓家统计的蝗灾次数多为后人引用。

20世纪50-70年代的研究状况

对蝗虫历史的真正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背景是蝗虫大规模化学防治在中国如火如荼。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蝗灾的发生规律,当时的许多学者对蝗灾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曹吉《历代蝗灾记录分析》(中国农业研究1950,第1卷,第1号)论述了公元前200年至1901年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蝗灾的发生情况。运用定量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绘制了各种关系曲线。这是早期利用自然科学方法统计古代灾害的尝试,也是后来研究者运用较多的方法。郭克《中国古代蝗虫研究成果》(昆虫学杂志,第5卷,第2期,1955)分析了中国古代蝗虫防治的成就。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收集科整理的《安徽省蝗灾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历史通讯第2期,1959)一文,是对《安徽省近千年自然灾害统计表》中蝗灾记载的分析,认为该地区蝗灾的发生具有连续性和广泛性,蝗灾与干旱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还有白勤《历代捕蝗录》(安徽日报1961 8月17)和赵胤《陈震龙对农业的另一贡献》介绍(福建日报1961)

三、历史上有哪些重大的蝗灾?2001,俄罗斯斯塔罗波尔地区26左右。

7万公顷草地和耕地被蝗虫侵占。2003年,美国西部多个州遭受蝗灾,爱达荷州的灾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

2004年6月5438日至10月065438日,以色列遭受了一场严重的蝗灾,数百万只蝗虫遮天蔽日,不仅吃光了整片农田,甚至吃光了路旁的绿色草坪。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旱生蝗”的说法。蝗灾往往伴随着干旱,很多史书中都有蝗灾的记载。

据中国救灾史统计,秦汉时期平均每8次蝗灾。8年一次,宋朝是3。

5年,元朝是1。6年,明清是2。

在过去的八年中,灾害的范围和程度是世界上最高的。除蝗虫外,还有4种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粘虫),5种病害(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病毒病),2种害虫(农田鼠害、杂草)。

都是农田杀手。棉铃虫会伤害棉花的花蕾,条锈病会破坏小麦的穗,苹果蠹蛾会吃进核心,随之而来的病虫害会从作物的幼苗开始,威胁它们的生长,所以农民不得不为粮食的好收成而忙碌。

要珍惜粮食,粮食来之不易。

第四,蝗虫经历了什么样的生命历程?蝗虫的发展过程更加复杂(如图)。它的生命始于受精卵。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虫没有翅膀,会跳,称为跳虫。该蚤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但体型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这种昆虫也叫“若虫”。如果昆虫是逐渐长大的,当它受到外骨骼的限制,无法再长大时,它就会脱去原来的外骨骼,这就是所谓的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五次。从孵化到第一次蜕皮,年龄为1,此后每蜕皮一次,年龄增加1。3龄以后,翅芽显著。5龄后成为飞行成虫。可见蝗虫个体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昆虫从受精卵发育到成虫,能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代。蝗虫在我国部分地区一年可发生夏蝗和秋蝗两代,所以有两代。

在24℃左右,蝗卵大约21天就能孵化。孵化的若虫从土中爬出来。此时,它的外貌与成年人非常相似,只是没有翅膀,体色也较浅。幼虫在头一两年看起来更像成虫,但头部与身体不成比例。第三龄长出翅芽,第四龄明显。若虫五岁时,会爬到植物上挂一会儿,然后成虫就出来了。

这里更详细,自己看://baike.baidu/view/41292。fr=ala0

5.蝗灾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如何,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在人类历史上,蝗灾与水旱灾害经常交替发生,并称为人类三大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

蝗灾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生物灾害。全球有近100个国家或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蝗灾威胁,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公里。蝗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巨大影响主要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蝗灾频发的国家,成灾范围和程度均为世界之最。在全球已知的654.38+10万多种蝗虫中,中国有600多种。

以色列典型的蝗灾爆发于2004年6月165438+10月21日。这一天,数百万只蝗虫涌向以色列埃拉特,摧毁了这座城市的大量农作物和花卉。以色列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

据路透社报道,这是以色列45年来首次遭受如此严重的蝗灾。当地居民说,成群的蝗虫遮天蔽日,不仅吃棕榈叶,还吃掉了整个花园里所有的花。它们什么都吃,甚至路边的绿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