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玄奘从“一人”到“四师徒”的学习史实变成了童话?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西游记》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一流的巨著。也是明代小说的重要流派之一——鬼小说的代表作。它在鬼怪小说中的地位相当于历史小说中的《三国演义》。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的真事。大约1300年前,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小和尚玄奘带领弟子离开都城长安,独自前往天竺(印度)求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当我在高昌国的时候,那里的居民非常崇拜佛教。看到他们是唐朝的和尚,国王非常高兴。他愿意让他们成为国家保护巫师,外加120金和1000匹马。

弟子动摇了,最后留在了高昌国,而玄奘偷偷溜出去,逃到了西方。却被高昌国士兵拦住了。没想到他们是来护送玄奘Xi取经的。士兵们送给玄奘一匹白马和一些文件,玄奘感激不尽。

他朝宫殿的方向鞠了几个躬,然后向西骑去。玄奘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抵达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在一次佛教经典的大型辩论会上做了一次演讲,受到了好评。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了657部佛经。为了防止经书被盗,玄奘在唐王的帮助下修建了雁塔来保存经书。他在这次佛教朝圣前后旅行了19年万里,这是一次传奇的长征,轰动一时。

后来,玄奘口述了自己西游记的见闻,被弟子们编成了12卷本的《大唐西域记》。但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路上看到的各国的历史地理交通,没有故事。直到他的弟子回鹘、颜琮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才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时期有唐代三僧诗,晋代有唐三藏、潘,吴长岭有唐三藏《西天取经》,五明时有《大圣》,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剧本、戏曲的基础上,吴承恩通过艰苦的再创作,完成了这部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学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