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人的祖先是谁?
2.哈萨克语这个词有四种解释:Nehmed Mongani指出它是蔡妍的不同译法,这个词也有白天鹅的意思,kaz是天鹅,ak是白色。他们把自己描述成一个美丽女人化身为一只天鹅和一个男人的后代。俄国拉夫罗夫指出,八世纪高僧叶夫佩尼著作中的哈索格是哈萨克斯坦,清末丁谦指出,哈索格是科萨人的异译。
3.哈萨克斯坦主要民族和政权的发展简史: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哈萨克斯坦出现了社会。
公元前后,有乌孙、康居、阿兰、范悦、大宛等游牧政权。
6世纪至8世纪,建立了突厥汗国、土奇士、格罗鲁等国。
8世纪-12世纪期间,西部和西南、南部和东南部先后加入了克萨汗、乌古斯叶胡、克马克汗、钦察联盟等国。钦察语在钦察联盟时期影响了欧洲、阿拉伯和埃及。
13世纪初,与鞑靼人一起加入金帐汗国;
15世纪脱离金帐汗国,建立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民族形成。
16世纪初,哈萨克斯坦分为大禹、中禹、小禹三个汗国。
17世纪,中亚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国家——准噶尔汗国。在准噶尔汗国的入侵下,小雨在1730年9月派出使团要求俄国接受加入俄国;
1735,65438+二月,中昱子也加入了俄罗斯,而大昱子则被准噶尔汗国吞并。但准噶尔汗国在1757年死于更强大的大清帝国,于是大禹子成了大清帝国的附庸。
19世纪,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衰落,于是俄国趁机在1864年夺取了大禹子土地,哈萨克斯坦全境归俄国所有。
4.大多数外国学者认为“哈萨克”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15世纪早期。根据关于白鹅的民间传说,哈萨克语被认为是“白鹅”的意思。还有人把哈萨克斯坦解读为“勇士”和“自由人”。
13世纪上半叶,蒙古族术赤分割了秦察草原,建立了金帐汗国。不久,由于佃农的分封,产生了新的割据局面。沃罗多被分割到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东部,建立了“白帐汗国”,在14世纪一度强大,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
5.15年的20世纪20年代,金帐汗国东部出现了乌孜别克汗国,以锡尔河下游为中心,北依托普河,东北依额尔齐斯河,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可汗国王阿尔勃雷对外大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对内残酷统治,激起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白帐汗国最后一位可汗巴拉克汗的儿子克烈和加里贝克(吉莱和扎尼贝克)以及苏丹(苏尔坦)对阿尔布尔海可汗王越来越不满,甚至达到公开对抗的程度。1456年(明景泰七年),克烈、加尼贝克随部落东逃,进入东察合台汗国。
东察合台汗国把楚河和塔拉斯河流域的西七河地区让给他们去游牧,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些离开乌兹别克汗国的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逃兵”。哈萨克民族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哈萨克人建立了哈萨克汗国,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从而吸引了周边国家的大量游牧部落加入进来。
随着汗国的壮大,到15年底,终于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哈萨克民族,有着共同的名称、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表现在共同的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
从65438年到0589年,哈萨克族及其分布地区一直分为大、中、小玉子三个玉子(部落联盟),即清代文献中的右、左、西。
其中中于孜(哈萨克斯坦中部)和大于孜(锡尔河流域)向准噶尔投降。1731年,小玉子(西哈萨克斯坦)请求沙俄保护。但在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中,哈萨克各部损失严重。
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准噶尔部,解除了哈萨克对准噶尔的威胁。大禹子、中禹子随清朝成为诸侯国;
6.18世纪中叶起,沙俄入侵中国,侵占中亚草原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原属清伊犁将军管辖。1864年至1883年,沙俄以讹诈、军事威胁等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根据条约规定“人归各处”,占领了原本属于中国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1864年12扎桑湖地区游牧的哈萨克族因不堪忍受沙俄的统治和压迫,离开了原来的牧场,迁居阿尔泰山地区。1883年,哈萨克族黑仔部落3000余户迁入伊犁、博尔塔拉地区。划界后,许多哈萨克人迁入中国。
到19世纪中叶,哈萨克族占伊犁居民的大多数。他们有着丰富的畜牧业生产经验,为祖国边疆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伊犁、塔城、蒙古、哈萨克部落隶属于伊犁将军。
北部的阿勒泰最初属于参赞柯布多,后来属于乐泰区(1919)。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对哈萨克人民的专制统治结束。1912阿勒泰的扎格里亚、白木拉率哈萨克族代表团来京;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哈萨克族人民进入了与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时代。1951年1月,甘肃省敦煌县成立“散居哈萨克族安置工作委员会”。
1953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西北行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甘、青、新三省哈萨克酋长联谊会暨各民族团结大会”。会上讨论了哈萨克牧区的划分、民族自治政权的建立、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等问题,拟定了《各民族代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在边境安置哈萨克人的协议意见》。
规定:甘肃以海子为中心,东至哈尔滕东端的托逊堡,西至安南坝,南至海子南端,北至二图、燕都。这些地区是哈萨克人居住和放牧的地方。在青海都兰,以格尔木为中心,东至大屯,西至乌图美仁,南至古尔班亚吉,北至茹茹,是哈萨克族生活和放牧的地方。
从此,甘、青、新边境的哈萨克族彻底结束了长期漂泊动荡的生活,有了自己固定的住所和放牧的草原。1952至1953,经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被乌斯曼土匪带到镇西的300名哈萨克族牧民迁回阿勒泰。
从此,巴尔坤的哈萨克族过上了和平稳定的生活。从1954到1984,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一批批哈萨克族牧民从甘肃、青海迁回新疆。1954 165438+10月2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区在伊宁市正式宣告成立,由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专区组成,受新疆省人民政府委托管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区(后更名为自治州)。
1955 165438+10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行政区划的规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更名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