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文化史?

青花瓷文化又称青花瓷器,是以含氧化钴的钴矿石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装饰图案,再覆盖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颜色稳定等特点。将书画巧妙结合。古代瓷器画家巧妙构思,在瓷器上表现出来,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万历、天启年间,灵芝托寿、灵芝托福的画面,甚至直接写在瓷器上的书法“长寿”,都显得饱满流畅,给人以艺术享受。青花瓷是元代景德镇制瓷工人发明的,烧制时已经非常成熟。到了明代,景德镇青花瓷以胎釉精美、青花色彩浓郁、造型多样而闻名。清代唐、雍、甘时期青花瓷的烧制更为明显。

青花瓷的文化价值从两个方面最为明显:

1.青花瓷的审美价值

火凤凰就像中国传统国画,寓意深刻,最具民族特色。它把国画和精美的瓷器结合在一起,艺术价值明显大大提高。在多变美丽的景德镇艺术瓷造型上,在白瓷胎的表面上,绘制了精致典雅的国画,绿红的对比艳丽多彩,盖上的玉石纹理非常漂亮,再经过不可控制的火的艺术洗礼。简直就像火中凤凰!这一绝妙的艺术珍品在元代创作之初极为罕见。只有皇帝等贵族才能收藏品尝,或者作为国宝“赠送”给朋友。

江南美景的艺术再现。景德镇地处黄山余脉环抱的群山之中,介于黄山、庐山、九华山、鄱阳湖、长江、新安江之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典型的如画江南风光。在这种优美的自然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历代艺术家都向大自然学习,创作了各种画面。这对提高青花釉里红画面的艺术价值起到了天然的作用。

人才济济,大师辈出。江西以人杰地灵著称。地处五头楚尾之端,具有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传统优势,又处于长江南北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形成了独特的江西文化。唐宋八大家中,江西占了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人才之乡临川,千百年来保持并发扬了传统优势。南昌八大山人朱耷的书画奇特、瑰丽,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影响深远,景德镇毗邻文化艺术发达的徽州、江苏、浙江,宋元时期景德镇就开始向朝廷进贡。明清时期,朝廷派巡抚设立御窑,烧制御瓷和国瓷,并从四面八方聘请画师,倾尽全力作画。受这些先进文化的影响,景德镇的艺术家们代代相传。近代有竹山八友。他们的画和瓷画都是代代相传的瑰宝。建国以来,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开设陶瓷艺术专业,改变了千百年来师徒传授技艺的传统,用现代科学方法培养了大批陶瓷艺术人才。他们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充满时代气息的新作品。建国以来,景德镇美术大师辉煌过。毕远明、王锡良、张松茂、周国桢、秦希林各有特色。这么多陶瓷艺术家代代相传,自然画出精美的青花釉下红艺术瓷。

青花艺术瓷是优雅与美丽的和谐统一。它像一朵牡丹,朱莉亚花红,优雅,美丽。它的色调比例具有广泛的可变性,无论是浓淡,还是写实写意,都是深远而巧妙的。青花釉里红艺术瓷对瓷器造型有广泛的适应性。艺术瓷的造型多为瓶状,造型变化无穷,一般包括大小、高低、宽窄。对于同一形状,上下直线和曲线交替使用。其中小口、短领、富肩、挺拔、小底的梅瓶,饰以青花釉里红图,相得益彰,耐人寻味。它的清秀之美就像一个清秀的少女,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中外人民的喜爱。现代,箭筒和各种夸张多变的造型,甚至是残缺美丽的造型,装饰着青花釉里红的画面,都很有趣。

2.超越时空的魅力

青花釉下红艺术瓷自元代创制以来,历经明、清、近代。在657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努力探索,从最初的釉色不够纯正,形制比较单一,到釉色纯正,形制日益丰富多彩。正是由于这一艺术瓷品种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受到中外人士的喜爱。

元代釉下红器的特点是:纹饰比较单一,纹饰题材较少;铜在高温下易挥发,没有浅色,只有比较强烈的色阶,装饰线条经常晕;铜色料在烧制过程中非常敏感,窑室内的气氛稍有变化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元代釉里红器很少。

元代青花瓷,以1979江西发现的四件青花瓷为代表。其中俑2个,塔型四气盖罐1,亭式仓房1。后两件器物写于元武寅年。盖上坛子堆起青龙白虎当耳朵,腹部堆起朱雀和玄武,腹部底部附近装饰变形的莲花花瓣一周。线条为青花,凸出部分涂釉红色,颈肩处标有“大元至五阴六月,任印纪设使家宅”字样。仓房形似牌坊,两苇火烧。楼上楼下都是塑料人像。突出部分涂釉红色,仓后有青花墓志。这应该是个谷仓墓碑。据墓志记载,墓主凌生于元前30年,卒于元后4年,所以这4件青花釉下红器都是公元1388年制作的。

明代青花。《尊生八记》说:“宣德年间制红鱼靶杯,底为西红宝石,有鱼形图,自骨烧成,凸出,鲜红。如果是紫黑色的,好像会热漏。”这种宣德釉红鱼被高足杯和上海博物馆收藏。

康熙、雍正时期的制作在明代有所提高。康熙年间基本掌握了发色的效果,其铜红色着色效果大体稳定,与宣德年间的成功作品一样浅红。雍正时期更有大红调,产量很高。国内外有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的“中和堂”青花器,亭台楼阁、树干常以青花彩绘花卉,两种颜色都比较淡。康熙青花器有结合青花龙的双龙纹,也有配合青花和釉下红的花。图案,甚至是所谓的釉下三色,结合了蓝色和白色,釉下红色和豆绿色的釉色,是釉下绘画瓷器制作过程中的一个进步。

雍正时期更进步。唐颖在《陶成年谱碑》中描述了雍正时期重要的制瓷技术。

民国时期,经过长时间的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景德镇瓷业衰退严重,各种艺术瓷器也呈现出严重的衰落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瓷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陶瓷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国内市场对艺术瓷的需求与日俱增,青花瓷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其精美的艺术品可以被国家收藏,被外商或高收入者购买和品尝,普通的艺术品可以美化人民的生活。

制造技术的新飞跃。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用传统的木窑烧制青花瓷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更何况景德镇只保留了少数几个木窑,有经验的烧窑师傅越来越少。新形势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景德镇陶瓷学院赵达峰教授等人组成课题组。经轻工业部批准,研究了用现代测试方法配制的色釉配方,用气窑代替木窑烧制青花瓷。经过几年的反复实验,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终于取得了成功。其质量完全符合木窑烧成标准,由经验烧成改为现代科技仪器监控,产品质量稳定,正品率高。从而为小规模生产这种珍贵的艺术瓷器提供了现代技术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