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张和清朝的雍正努力改革税制,最终导致人口爆炸。

嘉靖九年(1530)“一鞭法”是明代有人提出的,开始在局部地区个别应用。

万历九年(1581),终于由著名改革家张推广到全国。

这部新法把全国各县的田赋、徭役和各种分散的赋税合而为一,按田收银折算。

这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深刻影响,大大提高了中国人口发展的上限。在过去,朝代的人口很少超过1亿。即使在富裕的宋朝,也只能勉强达到一亿。只要超过这个上限,到处流民,农民起义,最后王朝崩溃。但在难民内乱和农民起义发生之前,明末人口已达到近两亿。

清朝承袭明朝并继续深化的新税制,即雍正年间的“分田入亩”政策,使人口在流民内乱和农民起义发生之前,发展到4亿多。

中国人口上限的提高,反过来又大大降低了劳动力的价格,使得中国经济锁定在贫穷落后的状态。

中国古代地广人稀的条件下,劳动力成本太贵,资本投入人力的边际收益更高,地主阶级只能拥有土地,因为这样更划算;在土地狭小,人口密集的情况下,资本投入土地的边际收益更高,于是地主阶级就会成为外来佃农,因为劳动力越来越便宜,土地越来越贵。

相应的,每个朝代开始的时候,因为动乱和农民起义,大量的人被杀,国家自然是地广人稀。对于这个时候的地主阶级来说,自谋职业更划算,而且这个时候由于获得土地的成本相对较低,自己耕种和种植农作物的农民相对较多,地主阶级雇佣不了多少农民。另外,地主阶级的经营规模相对有限,在王朝初期一般都是有才能的国王。

到了王朝末期,人口不断增加,地广人稀,地主阶级也积累了不少资本。有了资本之后,就会开始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的后果是自耕农越来越少,佃农越来越多,雇农越来越多。

但是,这种结合虽然使自耕农变成了佃农,佃农只是失去了以前可以从土地中得到的地租收入,但他仍然可以拥有牛、农具等生产资料和自己劳动的收入。农民的生活虽然艰难,但他不会无法生存。

当一个王朝持续时间长了,人口越来越兴旺,人力和土地的相对价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人口数量在增加,土地数量基本不变,所以这些多余的人口是社会的潜在危险。

人口压力越来越大,地租会越来越高。此时土地兼并的倾向会越来越强,农民在利润分配中的份额会越来越小,最终导致无法养家糊口或者无法租到土地。这个时候,到处都是流民,到处都是农民造反,封建王朝逐渐瓦解。

但此时由于人口越来越密集,投资土地的边际效益越来越高,而王朝后期的君王又不是人才辈出的主,所以即使王朝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试图遏制土地兼并也不可能成功,不仅因为它违背了经济规律,必然失败,也因为王朝的统治者无法下决心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最后只能等王朝崩溃,内乱战乱频发,人口锐减,地权重新分配,才能开始下一个循环。

所以每次王朝的崩溃灭亡,关键问题不是土地的兼并,而是人口的压力。

只是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土地兼并导致流民越来越多,所以试图通过抑制土地兼并来解决人口压力的问题,其实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当税基是人的时候,农民阶级的经济压力相对于地主阶级是比较大的,所以王朝崩溃的临界点会比较低,历史记载也证明了这一点。明朝以前的朝代,人口不超过1亿就开始崩溃;

到了明朝,一条鞭法改成了土地税基数。虽然只是部分税基改为地方税,但在百年后的雍正时代,全国范围的税基都改为了土地。与地主阶级相比,农民阶级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小,王朝崩溃的临界点会变得更高。所以明朝近两亿人口开始有问题,到了清朝更夸张,四亿多人的口才都成问题。

但这么大的人口,意味着劳动力成本已经被压到极限,任何以节约劳动力为目的的科技都不再经济。此时的中国已经走到了死胡同,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只会走农民起义——王朝统一——王朝衰落——农民起义的循环路线。

因为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外部变量注入王朝,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会被锁定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无法实现恶性循环的突破——庞大的人口只能被新的技术飞跃所引发的现代经济所吸收,而正是因为庞大的人口本身,技术飞跃才无法发生。

当然,明清两代都在不自觉地寻找这个外在变量,并在明末逐渐接近海洋,逐渐接触西方;清朝鸦片战争前的领土急剧扩张,是解决人口爆炸的途径,虽然最后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