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文化的历史名人

天桥作为景区的时候,很多文人墨客来这里游览、聚会、饮酒、作诗。早在清朝乾隆年间,诗人黄景仁的《元夜独上酒家醉歌》就描写了当时的天桥和花灯市场的景象。清代诗人张湘涛于嘉庆五年作《春望天桥诗》曰:“植柳开渠已有十年,旧闻京师应补。天桥南望风,春水溶溶到酒边……”它描绘了立交桥宁静的景色。1914年,诗人轻松写出了《天桥曲》。虽然他在字里行间写的是别的希望,但是他把天桥的风景写的淋漓尽致。其中的一句“多少游客在玩酒鼓的时候不记得自己的家”描述了天桥市场锣鼓喧天,游客流连忘返的场景。此外,清代的孙尔准、邵宝琦等诗人对天桥也有过精彩的描写。在现代,有两位名人与天桥的关系更深:

张恨水,原名张辛苑,安徽潜江人。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是一位多产的小说家。他能把缠绵悱恻的言情小说和惊心动魄的武侠传奇融于一炉;它可以将传统的章句小说与西方小说、电影和新的戏剧技巧结合起来,从而赢得许多读者。他的代表作《啼笑因缘》主要通过年轻的杭州人范家淑在北京与天桥歌女沈凤喜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荡的一个社会面。小说的故事从主人公范家树乘车前往天桥开始,包括先农坛和水心亭,天桥的杂技说唱和各种小吃,以及范家树和沈凤喜在先农坛柏树林的相遇。所以看过《啼笑因缘》的人,都会对20世纪20年代的立交桥印象深刻。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著名的作家和戏剧家。他的作品通俗简洁,被誉为语言大师。老舍喜欢坐“叮当车”(有轨电车)到天桥上看戏,喜欢在小摊上吃各种小吃,喜欢坐在长板凳上看“拉丁电影”,甚至喜欢去农民住的客栈,躺在大同铺上和底层的人聊天。天桥给了他很多创作素材。1950年创作了以立交桥旁一条臭水沟为背景的话剧《龙须沟》,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晚年,他打算写一部以天桥为背景的小说,可惜未能如愿。老舍生前爱听新在天桥《万圣轩》的演唱,劝新学文化。他还介绍了吴祖光与新订婚的情况。吴和辛结婚时,老舍主动请缨为女方主持婚礼。

从天桥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天桥已经从一个以风景为主、市场为辅的旅游区发展成为一个以娱乐、餐饮等行业为主的市场区。北京市宣武区为了重铸具有天桥特色的新时代民俗文化,吸引天桥民俗文化的后代回归演出,成立了天桥民俗艺术团,邀请幸存的天桥老艺人出山,对天桥民俗文化进行发掘、收集、整理、演出并传授,使这一具有浓郁京味的文化遗产在增添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后得到保护和传承。以后你会有机会看到精彩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