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雕塑论文分析急需1500字摘要参考文献。

莫高窟——雕塑、壁画、石窟的三位一体

[摘要]莫高窟是一座集雕塑、壁画、石窟于一体的艺术殿堂。它吸收了外国宗教艺术的精华并付诸实践。

民族化、世俗化,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雕塑是佛教东传的精美造型艺术,洞窟是中西宗教的建筑艺术。

技法的结合,壁画达到了唐宋绘画艺术的极致。

【关键词】莫高窟;雕塑;壁画;洞穴

祖国西部的戈壁滩上有一片绿洲,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城敦煌就在这里。敦煌闻名中外,主要的

如果鸣沙山东部东南25公里处的悬崖上有上千个蜂窝洞,那就是莫高窟。莫高窟是个宝藏。

文化艺术宝库,是集雕塑、壁画、洞穴为一体的艺术殿堂。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展览馆,现有492块石头。

有北魏至宋元明清彩塑2415件,壁画3000余幅,* * * 45000平方米,木结构建筑5座。

还有许多丝绸画、佛像雕刻、器皿和5万多册文献、书籍和版画——这是一个具有很高文学价值和对古代研究的社会。

将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研究莫高窟的这一遗产,不仅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弘扬爱国主义主题也有重要意义。

有益的,也是研究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

一个

莫高窟共有2415尊造像。据《泰晤士报》报道,苏伟有365,438+08座雕像。穗塑350体;唐雕塑是最精致的,有670多具;五代二十四身;

74尊宋代雕塑(包括西夏第234窟和第400窟);苏园7车身;清晰的塑料970机构,虽然许多和粗糙。这些雕像跨越了一千多年。

2000年,各个时期的雕像融入了那个时期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呈现出不同时代不同的艺术风格,从

在这些雕像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雕塑艺术发展演变的痕迹,可以看到佛教艺术的传入所导致的中国雕塑艺术。

变化,这些雕塑本身就是一部直观的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史。

在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清的造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魏晋唐造像。因此,只有魏和唐

对这座雕像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苏伟(以第254、259、260号窟为代表)多为站立像,特点是额头宽,鼻子长,眼细眉长,唇薄颊薄,头发多。

发髻呈波浪状,薄而硬,但缺乏柔和的曲线美。佛身裹扫地袍,菩萨露上身,自近身。

但在皱巴巴的丝衣下隐约可以看到单薄的身躯,给人一种刚从水里出来的感觉,所以后人将其与“曹衣出水”相提并论

条件。此时的雕像,无论从脸型、体格、服饰来看,都不是中国的雕像,而是中国和印度犍陀罗艺术的混合体。

虽然衣服的款式一直是中国的。

隋朝很短,只有37年。然而,类似于文学史上从北方到南方的过渡到唐代,造型艺术以适当的方式形成。

表现出从外国人(主要是印度人)的外貌到中国人外貌的过渡特征。促成这种变化的基因在于中国人(实际上

世界各民族都需要创造自己的神。当然,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也不能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艺术。

艺术的影响,但它绝不会活生生地吸收外来形式,而总是在吸收其养分的同时对其进行改造,融入本民族。

特色,使之民族化。从隋代275号、283号、427号窟的造像来看,他们已经开始追求雍容华贵的气度,不是吗

然后就是隆鼻切颊的瘦影。鼻梁低,脸型饱满,轮廓线条柔和。但也有缺点:头大,上身长,下身短。

虽然体型比例不太对称,但给人一种又好又笨的感觉。这个变化应该说是一个进步,说明雕像在转向中国。

进入。

到了唐代,随着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造型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雕像经历了初唐和盛唐的发展。

唐朝中期已经成为一个完美的地方。它的演变趋势遵循着从外国神到中国神、从神到人的路径——即造化。

一类艺术的民族化与世俗化如果以77、322、332窟为代表的初唐时期的造像主,正在改变隋朝的形制。

短小,不成比例,发展了追求华丽服饰和柔和线条的特点,创造了冠袍、吊坠胸、手脚护腕。

如果说有戴着戒指、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面部丰满、身材匀称的佛像,有头戴钢盔披甲、英气逼人的君王雕像,那么盛唐时期的雕像(以第

洞穴45、126、217为代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造型和提炼。到了中唐时期,雕像变得精致迷人。

它反映了中国民族造型艺术的鲜明特征。35、194、285、320号洞穴正好证明了这一点。金菊285号

以洞穴右侧的佛像为例。这件衣身精致,眼神细腻,丝绸质感丰富,仿佛被微风撩起,特别

那种安详宁静的笑容极其动人,充分体现了女性的美丽、善良和尊严。这个菩萨比达芬奇的名画还要好看。

娜丽莎并不逊色,但比这幅名画早了1000年”[1]。莫高窟中的菩萨雕像姿态各异,或沉思,或静静地微笑。

视野、眼神、嘴角都很生动;丰满的脸蛋,裸露的手臂,极其柔软的弹性——这些都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态度。

感觉上,应该说它们是唐代美女的标本。需要指出的是,千千佛和宛宛菩萨都是男性,而唐代的菩萨显然是

女性化,这可能是因为女性温柔的形象让人觉得更平易近人,更方便“利益众生”。以女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