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首创“皇帝”称号。为什么后来的皇帝都保留着?有什么玄机?

也许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的人不多,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甚至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声誉。为什么?只因为他创建了一个大帝国,“创造”了皇帝的称号,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皇帝”。

“皇帝”这个称号是秦始皇威望、铺张、心血来潮的产物吗?不是,历史上始皇帝陛下创造的“皇帝”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政治动机,皇帝的称号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关于“皇帝”一词的来源,最流行的说法是,秦统一中国后,秦王嬴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德之人,一个黄三,对五帝有所贡献”,“王”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严,于是就取了一个词来表示“黄三”、“五帝”,创造了“皇帝”的称号。从此,这个称号就成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无数野心家、阴谋家、政治家为这个称号而战,无数悲欢离合为“皇帝”宝座而失。

那么什么是“三皇五帝”呢?为什么始皇帝偏爱“皇帝”和“皇帝”?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三皇五帝”的说法。有人认为“黄三”是指世界早期的三个玉帝,即“皇帝”、“黄帝”、“黄仁”。其中“帝”“地黄”与“天地”有直接关系。“帝”是从“天地”反过来的,“地黄”是从“地”转化过来的。有人认为天地二帝与“天地”的关系是间接的,他们的“原生父母”应该在同一个地方。上帝和地主是八神祭祀中最高的神——天地之神。燕齐方士“把神、地主、百姓变成了黄帝”。因此,“黄三”应该是指天、地、人的神,这三个神涵盖了整个空间。当然,也有人认为“黄三”是三个先进国家或三个讲究“王道”治理世界的君主。至于“五帝”,有一种说法是颜地神农、黄帝熊友、颛顼列文、帝尧汤涛和帝舜右玉。也有人认为“五帝”是少昊金田、颛顼列文、帝喾高辛、帝尧汤涛和帝舜右玉。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五帝”是:黄帝、颛顼、隋、尧舜。从这里可以看出,“黄三”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神”,而“五帝”很可能是夏前部落联盟的最高领袖。由于他们著名的领导,部落发展迅速,因此被视为“皇帝”。

但春秋战国时期,秦人所谓的“五帝”不同于中原诸国,更接近神灵。在先秦时期,人们认为天空中有四神:蓝、黄、白、红。此说源于殷代的四方崇拜,甲骨文中就有祭祀四方的记载,祭祀四方仅次于神。春秋时期,秦人把四方提升为皇帝。到战国中后期,秦人根据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将“四皇”与五行、方位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五帝说”:五帝被称为五方之神,即居住在东、西、南、北、中的五神。狄青,太昊,东方帝王,主春;赤帝,南帝颜地,掌管夏季;白蒂,少昊,西方的天帝,掌管秋天;黑帝,北帝颛顼,主冬;黄帝是古代圣王,地位最高,是中央政府的皇帝。这是秦朝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五帝崇拜,与中原早期的五帝崇拜明显不同。在中原,五帝是古代的皇帝,是民族的祖先或领袖,当然也是祖先的神。他们到了秦朝,就被赋予了各统治方的临时职责和神灵的职能。秦人心目中的圣王、祖先、英雄、神灵五帝,成为秦人崇拜的对象。

由此可见,“皇”、“帝”在古人,尤其是秦人眼中是“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

正因为“帝”“皇”高不可攀,是世界上普通君主无法比拟的。所以夏朝进入奴隶阶级社会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王”;商崇拜鬼神,把神和祖先神合二为一,认为商王作为天下最高统治者,是神子神,所以当时就出现了“天子”一词。商朝末期,西北的周人开始崛起,当时周人的首领开始称王。周文王苦心经营了四十年,“三分天下,二分天下”。吴王灭商后,周人实行“封国立国”政策,设立了男、男、男、男五个爵位。周人试图以“敬天、孝、保民”来维持自己的长期统治,于是出现了“周公之礼”的景象。

然而到了西周中后期,周朝皇室开始衰落,西周灭亡。东周初,周王室直属的封地大大减少,甚至到了不得不向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乞讨为生的地步。皇族的衰落,“天下共主”地位的丧失,一些封建“公”与“侯”日益坐大,互相争斗,使整个社会陷入了长期动荡的阶段,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而相互争斗。所谓“春秋时期无意义的战争”就是指这个阶段。但此时的周王室虽然弱小,但名义上仍是“天下为公”,传统观念仍是“天下之下,岂非王土;这片土地上没有一个国王,所以唯一能被称为“国王”的人仍然是纣王。这时“霸”出现了,就是“春秋五霸”。当时占优势的诸侯国首领,被周王认可后称为“伯”,“伯”就是“巴”的意思。”欺凌”实际上是完全依靠武力征服对手、指挥世界的一种方式。

显然,从这个演变来看,帝、皇、王、暴君不仅仅是四个历史发展阶段,更是四个名称;既是四种治国安邦之道,也是四种社会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其中,“黄”、“帝”几乎是神,是纯粹的“王道”,而“王”介于神与人、王道与霸道之间,倾向于“以德服人”,而“霸道”是纯粹的暴力,“以力服人”,是典型的“霸道”。这四种方式依次递减。管子《孙子兵法》中说“知者为帝,观道者为帝,明德者为王,谋兵者胜霸”。可见,“霸道”是当时最低的状态,“皇”、“帝”是“高级发展阶段”。

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完全丧失,以“七雄”为主导的争霸更加激烈。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争地,杀人,谋利;为城市而战,为城市而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也出现了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各自提出了统一天下的策略。其中儒家主张“不嗜杀者可杀”,认为统一需要“以德服人”,主张王道。但诸侯们在不公开否定“王道”的基础上,真的采用了法家主张的更贴近现实、“以实力服人”的霸道。因此,战国时期可分为魏称霸中原时期、秦与齐对峙时期、秦统一六国时期。但霸权只是诸侯理想的初始阶段,是帝王、帝王、君王、暴君的开始。所以,当诸侯国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时,就会发展到更高的“王”“帝”阶段。公元前344年,魏惠王“骑着夏车,被称为夏王”,冒充天子。有了这个开端,不久,齐、秦、赵、汉、燕、中山等国相继称王,掀起了一场称王运动。战国显然是一个“拼实力”的时代,“以实力服人”的霸权显然更加实际有效。但在世人眼中,王道更有号召力,一方面是因为王道以民为本,以德服人,行仁义,深得民心;另一方面,由于王本人在“道”的层面上略高于五霸,霸权主义者表面上拉着王道的大旗,实际上做的是霸权活动。但“王者”多了,就不够威严,不足以“鹤立鸡群”。所以,当战国的“王”们实力大增,在争霸战争中脱颖而出时,他们不会满足于当王,而会进一步成为皇帝。公元前288年,秦、齐同时称帝,称帝为西帝,齐王滑称帝为东帝,东西两帝并存。是通过上一层楼自称皇帝的人超越自称国王的层次,国王基本上是主人和国王;皇帝是半人半神,有相当的神性。从霸主到皇帝再到皇帝的上升过程中,越往上越难。所以,当时霸权和君王众多,只有东西方皇帝称帝,也是昙花一现。后来齐秦出于各种目的取消了皇帝。

秦王夺得政权,靠的是六代君主积累的强大实力,统一中原,真正做到了天下独大的地位。他认为自己既有黄三的美德,又有五帝的优点。为了显示自己的“前无古人”,他干脆把皇帝、皇帝的称号都收了,创造了一个新的“皇帝”称号。“帝”“皇”本身就是社会各阶层公认的“神”。自称“皇帝”,实际上是把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尊为“神”而不是人,既让“皇帝”看起来神圣不可侵犯,又给最高统治者披上了一件全社会公认的“神”的外衣。因此,这个称号被后世的最高统治者欣然接受,成为始皇帝陛下留给后人的“遗产”。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造帝造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