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漠北、塞北、关中、关东这些地方都在哪里?

关东:明朝以前一般称为关东,而战国七雄中,只有秦在函谷关以西,其他都在函谷关以东,所以其他六国也称为关东六国,但这不是绝对的关东。名字主要是指一个重要关隘的东面,比如东汉末年,关东诸侯联军东征董卓,这里的“关”应该是指虎牢关,因为当时董卓已经在洛阳了。

秦汉时期的关东

明清以后,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关东军的“关”,过关东,关内关外都是指山海关。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关外”和“关东”都是指现在的东北三省,这些地方相对独立地出现了很多地方政府,比如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女真建立的金、后金(清朝),还有伪满洲国。清末至民国时期,黄河下游连年灾荒,普通百姓越过山海关到山海关外谋生,其中以山东人和直隶人为主,这是关东之旅的起源地。

明代的关东

关中:因西部有散关,东部有汉沽关,南部有武关,北部有小关,故名关中。关中北有万里长城,南有秦岭作屏障。自古以来,特别是朝鲜郭征建立郑国渠之后,关中地区一直繁荣昌盛。秦都咸阳,从关中崛起,消灭六国,统一全国。后来,汉、隋、在关中长安建都。直到唐朝,关中之地被吐蕃入侵,这片富饶的土地被遗弃,经济中心东移,这片土地再也没有成为王朝的都城。

关中地区

塞北:塞指万里长城,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要塞。塞北就在长城的北面,也被称为“长城”。塞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指长城以北,戈壁滩以南,大概就是现在内蒙古的中部地区。广义来说,长城以北包括现在的内蒙古和外蒙古。自古以来,长城就是分界线,北方是游牧民族,南方是农耕民族。文化和气候环境完全不同。中原王朝对外战争百分之九十来自塞北。自古以来,无数游牧民族翻越长城,入侵中原。但只有少数中原王朝能穿越茫茫戈壁去攻打游牧部落,即使一时胜利也杀不死。往往中原军队走了,又聚在一起。

长城以北地区

漠南和漠北:漠北在汉海戈壁的北面,漠南在南面。漠北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根据地。曾经强大的匈奴和古老的蒙古首都在这里建立了王庭。中原王朝很难攻下这些远在漠北的游牧部落。远征军不得不穿越茫茫沙漠群,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跋涉,来到茫茫草原。几乎没有后勤补给,甚至找不到敌人。比如飞将李广,迷路了,最后以自杀告终。汉武帝举全国之力抗击匈奴。虽然打了几场胜仗,大漠无王庭,但并没有彻底消灭匈奴。反而是汉朝国力空虚,百姓贫困,反抗不断。但是,这个漠北打不起来,很烦。他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他随时可能来捣乱,骚扰边境。只有把漠北纳入中国版图,才能睡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