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庐剧,原名“道起戏”,流行于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芜湖等地。鲁剧的曲调清新质朴,优美动听,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清末以来,流行于安徽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庐剧发源于大别山的霍山,是在大别山民歌和淮河花鼓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收了锣鼓、段公戏、黑子戏的唱腔。以下文章将详细介绍安徽庐剧的艺术特色和目前的保护现状。一、庐剧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1,原点

没有史料可以考证鲁戏的起源。根据老艺人的传说,年近八旬的盲人艺人、“西路鲁剧”领军人物之一李汝瑶在商报以《盲人艺人考证鲁剧源于霍山》为题进行了报道。20年前,他用一张明朝的土族谱和自己的现场演唱征服了业内专家。“鲁剧的发源地在大别山的霍山县”。该县拥有丰富的“鲁剧之源”艺术土壤,决定通过一系列措施振兴鲁剧艺术,打造“鲁剧之乡”。据了解,为振兴鲁剧艺术,该县决定将108部传统鲁剧汇编成册,组织创作一批适合快节奏现代生活的鲁歌供初学者学习演唱,同时编写《鲁剧基础知识》教材,作为全县中小学生的选修课;近日,我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654.38+0万元,县里配套230万元支持民间艺术社团,最终将鲁剧班社推广到全县所有乡镇。还将录制一批地道的"西路鲁剧"经典剧目光盘,并向公众发行。

2.发展

太平天国时期,有职业阶级俱乐部以流动的方式表演。早期的庐剧以皖西大别山、淮河一带的山歌、门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他表演的《卖兰花》唱腔是流行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调。话剧《大桑》唱的是大别山流行的“华达石调”。当时的表演多以唱一段舞的形式,如“围篱”、“围门转子”、“直通车”、“剪刀”、“荷叶翻身”等,类似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在发展过程中,庐剧受到了流行于皖北阜南和河南固始的黑子戏的影响。后来又吸收和融化了湖北古画戏和淮河端宫调(巫师)的一些剧目和唱腔,不断丰富自己,如端宫调唱段、休丁香、张相公嫁妆等。像“讨钱”和“采茶”这样的戏剧来自湖北古画戏剧。快板黄梅调来自皖南的古画戏。早期的鲁剧社不到10人,只能在农村的草台上演出。剧目有《点大麦》、《游春》、《洪武放马》、《薛梅交子》等生活剧。辛亥革命前后,曾与徽剧同班演出,称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剧,“折”指鲁剧)。20世纪30年代,一些班社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演出,与京剧合班,称为乱戏班。所以剧目和表演也受到徽剧和京剧的影响。

鲁戏的确切形成年代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其史料记载来看,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985年,安徽省巢湖市发现一块石碑。纪念碑上方,有“唐铮·陈石”四个大字。碑文约400字,是当年的潮县令陈冰所题。有四禁,第二禁指倒七戏。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仅证明道器戏的名称出现在130多年前,而且为其年代提供了可靠线索:即道器戏的年代可以追溯到1840年左右(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合肥人李鸿章,曾经在家乡把清朝的“国歌”换成了鲁戏,俗称“倒七戏”!那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鸿章以清朝宰相的身份出访欧美六国。在德国,凯撒·威廉二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国宴,陪同他参观了军事演习,并授予他红鹰大十字一等奖。庆功宴上,德皇请各国使节唱国歌。当时大清国尚未制定国歌,李鸿章无奈,只好在家乡合肥唱了一首流行的“倒七戏”代替国歌,蒙混过关。不管是真是假,鲁戏,也就是当时流行的“道七戏”是毫无疑问的。

3.自然

旧社会的鲁剧社大多是半职业化的(即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唱歌),长期在农村集市上流动。一般表演的时候不上台,只演地摊。一般演员缺乏基本功。只要他有一副好嗓子,他就能做一些花样。久而久之,他形成了一种再唱就不做的倾向。演出的剧目多为“二小”剧和“三小”剧。唱腔多为合唱,有锣鼓伴奏,无弦,三五人可聚在一起表演,称为“二打三唱”演员戴几个喇叭,轮流替换,也打锣鼓。后来发展为“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至今尚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系。以前的鲁剧没有女艺人,角色多由稚嫩稚嫩的男孩子扮演,声音甜美清脆。到20世纪20年代末,鲁剧团开始入城,剧目不断丰富,角色和工种也相应增加,分为花旦、、青艺、、老生、丑角六个剧种。道器戏兴盛时期,每次在各地演出,都吸收当地流行的剧种或民间艺术来充实自己。有的班级社团还断断续续和徽剧、京剧班合作。先是徽剧、京剧班表演主戏,然后继续表演鲁剧的小戏。这种做法被称为“四平同折”课或“乱弹课”。与徽剧、京剧的联演,使道具戏的表演者在唱、做、读、锣鼓伴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不一样的演变。但是倒七剧团的水平不断进入城市演出,艺术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要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

二,庐剧的艺术特色

1,唱功特点

鲁剧的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尤其是花腔戏,从民间歌舞中边唱边跳,生动活泼。曾与徽剧、京剧结合,被多方吸收,丰富了表演节目。唱腔分为两部分:主旋律和花腔。主旋律是浙西和这部剧的主唱,包括丹、演唱的《二良》、《韩强》、《三七》。老学生唱的“正调”和“悲调”;老聃唱的“正统调”和“悲情调”;老学生和老丹唱的《端宫调》;丑与蔡丹唱的“丑调”:以及鬼神用来出现的“灵调”和“鬼对”。主要唱腔有找板(类似于导板)、擦转(类似于扫头)、延腔、连词、切板、跨台。叫“邀台”(或称“邀台”)板倒时齐声唱。花腔多为民歌小调,常用于三部戏曲,活泼健康,有40多种,大部分是戏曲专用。庐剧分为皖西、皖中、皖东三路,各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西路唱腔高亢,假声较多,称为“山腔”。东路委婉抒情,叫“水腔”;中间的道路明亮而简单,在两条道路之间。

鲁剧的演唱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用假声唱出的旋律在演唱中不断出现,称为小声。二是在唱功上帮助舞台,即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程度时,现场和后台的演员齐声歌唱,声音洪亮、辽阔,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它的乡土气息很浓,风格鲜明。

2.运行特性

鲁剧的表演朴实活泼,朴实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套锣鼓,它的人物舞蹈也是在唱歌的时候锣鼓声中进行的,你一般是站着唱,然后做一些小的面部表情。唱了一段时间,就可以用打击乐器跳舞了。舞蹈吸收民间花鼓灯、早期船舞等形式,风格新颖,体态优美。鲁戏,从编剧到导演,从作曲到舞美,和兄弟俩的戏是一样的。至于演员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与其他剧种没有根本区别。如果有区别的话,主要是声腔。鲁剧的唱腔主要来自民间。有古鲁洲的门歌、秧歌、莲花落、汗巾等民间曲调,有大别山的民歌,有巢湖地区著名的巢湖民歌。鲁剧的唱腔就是根据这些民歌和小调提炼、升华、提高的。比较朴实,乡土气息浓厚,韵味十足。鲁剧流行区的观众很喜欢这种唱法,因为它很贴近百姓生活。

鲁剧传统剧目可分为花腔戏、折子戏、本剧三大类。

花腔剧主要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爱情,也有一些讽刺喜剧和滑稽剧,如卖纱、放鹦哥走、去竹山、借妻、骂鸡等。此外,还有一些反映清末人民斗争生活的即兴作品,如揭露鸦片鬼丑恶行径的《烟灯》,反映农民投奔太平军的《下广东》。

破剧大多是从这部剧里提炼出来的“戏剧勇气”(具有独立性的精彩部分),如张思杰《喧哗的东京》里的“驯服歌”,《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破幕”,《蓝衫》里的“张太和的离异妻子”,《三元记》里的“干儿子”。尽管它们中的一些来自徽剧、京剧或其他剧种,但它们的人物、感情和语言通过鲁剧艺人在农村的长期演出,从主要观众——农民的角度得到了重塑、丰富和深化,因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这部剧以家庭悲欢、爱情、破案为主线。除了《柴斧》、《毛巾》、《大旱》、《河神》等本流派特有的剧目外,大部分都是从明清传奇、鼓歌等剧种移植改编而来,如《五彩楼佩》、《琵琶记》、《药茶》、《孟姜女》等。

3.商业

鲁剧演员有好几个角色,轮流替换,也有敲锣打鼓的。后来发展为“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至今尚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系。以前的鲁剧没有女艺人,角色多由稚嫩稚嫩的男孩子扮演,声音甜美清脆。到20世纪20年代末,鲁剧团开始入城,剧目不断丰富,角色和工种也相应增加,分为花旦、、青艺、、老生、丑角六个剧种。

4.乐器

1949以后,鲁戏艺术有了很大的改革。伴奏音乐由原来的锣鼓伴奏改为丝弦伴奏,并加入了一些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5.鲁戏的类型

由于地域不同,安徽庐剧形成了上、中、下三个流派。在路上(西路),以六安为中心,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地特色。下路(东路),以芜湖为中心,音乐细腻温柔,细腻平和,有水乡特色。中路以合肥为中心,音乐有上有下的特点。因其流行区域在安徽中古时期的庐州地区,1955年3月,经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道七戏”正式更名为“庐剧”。

65438年至0957年,安徽鲁剧团进京演出《休丁香》、《借罗衣》、《乞学钱》等传统剧目,获得首都各界好评。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第三,鲁剧的保护现状

时至今日,鲁剧的艺术生命力依然顽强,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特别是在农村,活跃着许多业余鲁剧团。农村群众对高质量的鲁剧演出需求强烈,演出市场需求旺盛。作为安徽特有的剧种,我们有责任捍卫我们的土地,让民间的庐剧艺术健康发展和传承,让地方文化艺术焕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是历史的产物。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迁,鲁剧曾有过辉煌的巅峰,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鲁剧演员。、孙、、王本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保护、宣传、传承鲁剧是大势所趋,认识鲁剧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发展鲁剧,营造振兴鲁剧的良好氛围,繁荣文化的社会氛围,落实鲁剧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