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俄签订过哪些不平等条约?

《爱昏条约》签订于1858年5月。就在这个月,英法联军攻打了大沽口。俄国驻华大使普蒂亚廷趁着兴奋赶到天津,通知清政府:“如果把满洲沿海地区割让给俄国,我们就可以阻止英法联军进攻满洲腹地。”普京在照会中特别声明:“俄罗斯在沿海地区驻军不是欺负中国,完全是为了中国的利益。”

清政府代表桂良说,他不敢接受这种帮助。普京咆哮道:“俄罗斯一心一意为中国好。你不领情,不给我们面子,我们就再也不管你的事了。”

5月20日,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占领天津。

清政府怕俄国加入英法联军,经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终于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然而,英国和法国直到比俄国人晚了半个月才得到中国对条约的签字。

巧合的是,中俄《天津条约》的签订与中俄《爱辉条约》的签订刚好相隔半个月。

《天津条约》允许俄国人再次勘察边界。桂良也潇洒地答应了俄国“仅在口头上”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的要求,以为英法联军撤退后他还有机会赖账。

得寸进尺的俄罗斯人肯定不会理会桂良的诡计。

1859年6月初,沙皇俄国的新特使伊格纳季耶夫抵达北京。他向清政府提出将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据为己有。清政府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

1860年4月,伊格纳季耶夫听说英法联军又要进攻北京,于是从北京赶到上海。他向英法侵略者提供了白河一带的军事防御情况和俄国人私自绘制的北京详细地图。

俄国人居心不良,成了英法侵略者的帮凶和顾问。

1860年7月,伊格纳季耶夫与英法联军乘军舰到达大沽口,向英法联军建议:“先取北塘,后破大沽”。天津失陷后,清廷派出钦差大臣与英法使节议和。俄国公使认为在谈判中迅速达成协议对俄国不利,于是极力破坏谈判,并敦促英国大使提出清政府不能同意“隆重接待清朝皇帝”的要求。

谈判破裂后,他煽动英法联军“尽快进通州”,使僧众无法设防。英法联军进京时,伊格纳季耶夫向盟军提供了“城防薄弱”的情报。

俄国人的“巨大帮助”使英法联军一路顺风。

5438年6月+10月,英法联军入京。

伊格纳季耶夫告诉失踪的“鬼王六”伊伊,他有办法让英法联军撤退,但中国要正式把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割让给俄国作为回报。伊伊婉言谢绝。毕竟割地关系很大。

事实上,英法联军的目的并不是占领中国的首都。结果他们缺过冬装备,又怕清政府垮台妨碍他们商人做生意,就一心希望签订和约,尽快撤退。

清政府的官员对这些事一无所知,天天提心吊胆,生怕被英法长期占领。签订合同后,英法联军不得不按限额撤退,却因为内部的一点小插曲耽搁了几天。伊伊顿时慌了,相信是俄国人在幕后操纵,急忙召见皇帝说:“恐怕只要俄国的事情不解决,英法的士兵就不会撤走。”皇帝当场惊呆了,于是批准签订《中俄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