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
1.地质条件
重庆沉积地层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基底由前震旦纪浅变质砂岩、板岩组成,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在秀山、酉阳局部出露。在基底之上,被震旦纪至第四纪的变质地层所覆盖。以红色碎屑岩为主的侏罗系地层最发育,分布最广;下古生界地层,以白云岩、石灰岩等硫酸盐岩为主,主要分布在城市东南部。岩浆岩为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形成的基性岩,仅在城口县东北部零星出露。
地壳变化主要经历了10次构造运动,其中晋宁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最为强烈。重庆ⅲ级构造单元主要有大巴山坳陷褶皱带、渝东南坳陷褶皱带、川中地台拱和重庆坳陷褶皱带,均属扬子准地台,只有城口以北少数地区为秦岭褶皱带系的北大巴山地槽褶皱带。重庆的褶皱方向多为东北向,其次为西北向和南北向,东西向较少。褶皱多为窄背斜宽缓向斜的梳状褶皱,其次为宽缓背斜窄向斜的槽状盒状褶皱。城西南只有几个短轴背、向斜或洞,城口县城附近有转向西南的褶皱。重庆的深大断裂有华蓥山深大断裂、齐腰山深大断裂和城口-房县深大断裂,它们控制着大地构造格局和地貌。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山多、坡陡、河流纵横切割,重庆地质灾害严重,以危岩崩塌和滑坡最为严重,其次是岩溶塌陷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程度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2.地貌类型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丘陵地带,市内有多种构造体系,包括川东南-鄂-湘-黔隆起带、川西-中央褶皱带、川中-渝东褶皱带、具有向斜构造的川南-黔北构造带和渝东北大巴山弧形褶皱断裂带。每一个构造体系都由不同的岩层组成,具有非常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塑造了复杂多样的地貌。总体而言,它有以下四个特点:
(1)地形起伏,层状地貌分明。东、东南、南地势较高,最高点为大巴山川鄂岭,海拔2796.8米,大部分为1500米以上的山区。最低点是巫山长江面,西部地势低洼,多为海拔300 ~ 400米的丘陵。长江穿越巫山山脉,形成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即长江三峡。由于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和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大规模隆升,区内形成300米至2400米的7级层状地貌,自北向南向长江流域逐渐降低。
(2)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为主。重庆有八种地貌类型,包括中山、低山、高丘、中山、低山、缓山、台地和平坝。
(3)地貌组合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以丘陵为主。华蓥山-八岳山西部为丘陵地貌,华蓥山与方斗山之间为平行岭谷区,北部为大巴山区,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属于巫山-大娄山区。
(4)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岩溶地貌大量分布,地下和地表岩溶形态十分发育。川东独特的喀斯特峡谷景观发育在背斜带状山区。东部和东南部岩溶山区有石林、峰林、洼地、残丘、天坑、溶洞、地下河、峡谷等典型的岩溶景观。
表1-1重庆市主要地貌面积统计表(2007年底)
图1-2重庆市地形分布示意图
(2)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
土壤是一种历史自然体,是气候、地形、母质、生物、水文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在特定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植被条件下,重庆有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根据土壤调查结果,重庆* * *(图1-)共有8个大类,16个亚类,37个土属,114个土种。
图1-3重庆市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
土壤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的制约。从重庆土壤的平面分布来看,紫色土发育在紫色母岩分布区,石灰岩土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新堆积土发育在新冲积母岩中。三叠系钠长石应时砂岩与三叠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泥质灰岩、黄绿色砂质页岩、灰岩发育成黄壤。从垂直分布来看,总的趋势是由低到高为新积土-紫色土-黄壤或石灰岩土-黄棕壤-山地草甸土。
1.水稻土
水稻土广泛分布于重庆海拔1500m以下的河谷阶地、丘陵、平坝和蚀槽坝。重庆水稻土分为三个亚类,即淹水水稻土、涝渍水稻土和潜育水稻土。其中以肥力较高的淹水水稻土为主,占水稻土的80%以上;其次,持水水稻土约占水稻土的10%。潜育水稻土是典型的低产水稻土,仅占水稻土的5.8%。这类土壤主要分布在排灌条件差的深谷和低洼的坝地,主要表现为寒、浸、毒。水稻土酸碱度适中,土层结构良好,水、热、气、肥相对协调。如果有水源保障,有配套的排灌设施,可以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2.紫色土
紫色土是重庆分布最广的土壤,也是旱作农业的主要土壤。广泛分布于重庆海拔500 ~ 800米之间的丘陵、低山、平坝。从地理上看,西部的丘陵地区,中部的涪陵、南川、丰都和东部的云阳、忠县、万县、开县呈块状分布在中低山地带,大部分分布在海拔800米以内。紫砂和泥岩分布广泛,所以紫色土的分布特别集中。
3.黄土
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500 ~ 1500m的中低山、丘陵地区和长江及其支流沿岸的二、三、四、五级阶地。其中约1/4已为耕地,是重庆市重要的旱粮和经济作物土壤,其余大部分为林地,也是典型的缺磷土壤之一。
4.石灰土
石灰岩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石灰岩地层出露的低背斜和中山的河谷地区,少量分布在中山。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重庆中部和东南部的涪陵、万州、黔江等地区。
5.新堆积的土壤
新堆积土是重庆市各河流沿岸主要的农业旱作土壤,发育在第四纪地层上。主要分布在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大宁河等沿江低等级土地上,且大部分已开垦为耕地,为肥力水平较高的农耕地。
6.黄棕壤
黄棕壤属于山区土壤垂直带的土壤类型。它是在温暖、凉爽、湿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生成和发育的,所以成土过程高,既不同于黄壤又不同于棕壤,同时具有黄壤和棕壤的发育特征。主要分布在城口、巫山、开县、奉节、巫溪等五县的中山,海拔1.500米。大部分是林地和草地。
7.红土
红壤土是典型的低产土壤类型,土层深、耕层薄、质地重、渗透性差、有效养分含量低、供肥能力弱、耕作困难、适宜性窄、产量低。主要分布在秀山县中部坝区、南部梅江河谷区、红安-雅江河谷区和西部河谷区。
8.山地草甸土
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重庆东部海拔1800 ~ 2700米的大巴山高原峰丛洼地,以及涪陵、丰都、武隆、彭水、酉阳等地海拔1400米的中上部岩溶山地平缓低洼地带。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质地重至轻粘,有机质、磷等养分含量高。所以饲草丰富,覆盖率在80% ~ 90%以上,植株高达30 ~ 40 cm,是畜牧业的良田。
(3)气候
重庆的气候处于南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农业气候条件优越,特别是农业立体气候,具有夏热冬暖、光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润多云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9.0℃,年总降雨量1439.2毫米,四季适宜农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
(1)冬暖春初,热量充沛。重庆气温南北纬度差异不大,但由于地形高度差异较大,垂直差异明显。境内年平均气温分布为河谷平坝浅丘17.5℃ ~ 19.0℃,海拔400 ~ 600米地区16.5℃ ~ 17.5℃,海拔600 ~ 800米地区14.5℃。800 ~ 1000m海拔14.0℃ ~ 15.0℃,中山1000m以上海拔14℃以上(图1-4)。重庆的活动积温值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年平均> 0℃活动积温平坝丘陵区6000℃ ~ 6900℃,山区6000℃以下;平坝丘陵区年平均活动积温≥ 10℃在5100℃~ 6200℃之间,山区小于5100℃;平坝丘陵区年平均活动积温≥ 15℃在4500℃~ 5300℃之间,山区在4500℃以下。稳定通过活动积温10℃ ~ 20℃,平坝丘陵区在3700℃ ~ 5000℃之间,山区小于3700℃。
图1-4重庆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2)降水充足,空气湿度大。重庆地处长江中上游,降水丰富,年降水量986 ~ 1439mm。夜雨多,全年夜雨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 ~ 70%。夜雨和晴天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但空气潮湿,年平均相对湿度高达80%(图1-5)。
重庆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在中国属于最少的,年太阳辐射只有3390 MJ/m2左右,日照时数为856.2小时(图1-6)。由于太阳辐射弱,光照少,空气潮湿,昼夜温差小,不利于作物干物质的生长和果实中糖的积累和着色,而对茎叶植物的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4)光、热、雨应同季搭配。光能、热能和降雨量的季节分布差异很大,但在同一季节相互匹配。资源量集中在暖季,5-9月资源量占全年总量的65%左右。暖季农业气候资源明显优于冷季。
(5)农业气候资源的垂直分布差异很大。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随高度增加,气温随高度降低,年日照时数随高度减少,夏旱随高度减少,寒(冻)害随高度增加。所以农业是立体布局,全面发展的。
(6)农业气象灾害频繁。主要有夏旱、春秋低温、暴雨洪水、大风冰雹。冰雹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和盛夏的山区,大风和冰雹经常一起出现(图1-7)。寒潮一年发生三次,强寒潮一年1.5次。夏旱3 ~ 5年一遇,西部和北部更为重要。10年夏旱发生约6 ~ 8次,通常伴有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尤其是中部地区(图1-8)。
图1-5重庆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图1-6重庆年日照时数分布示意图
图1-7重庆市冰雹灾害分布示意图
图1-8重庆干旱指数分析及分布示意图
(4)水文学
重庆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水能储量巨大,开发潜力巨大。水资源年均总量约5000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居全国首位。水能资源理论储量654.38+0438.28万千瓦,可开发容量750万千瓦。全市每平方公里可开发水电总装机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水电资源开发全国领先。
1.地表水
重庆径流完全由大气降水补给,其年际变化和年内分布与同期降水呈正相关。同时,受地形影响,地区之间差异很大。据重庆市多年统计,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1000 ~ 1200mm之间,平均年降雨量995.7亿立方米。这个城市有许多河流和水网。除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嘉陵江、乌江外,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流域面积在30-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36条。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曲江、綦江、玉林河、龙溪河、莱溪河、芙蓉河、安珠河、大宁河、小江、仁和河。其中,除仁和河注入汉水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穿全市,形成南北向五条支流和若干中小河流的水系(图1-9)。
图1-9重庆市水系分布示意图
2.地下水
重庆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并受地质构造、地形和含水量空间分布的控制。由于我国复杂的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环境。重庆市地下水有三种类型:碳酸盐裂隙岩溶水、碎屑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据统计分析,重庆市地下水年均总量为654.38+04.9亿立方米,其中碳酸盐岩裂隙洞穴水占78%,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占654.38+06%,基岩裂隙水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