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镇的历史演变

西汉时(公元前60-58年),在今天的下川口设立吴韵县,上川口为其领地。

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陇西知府马援率兵平定河湟羌人叛乱,在向塘筑制高点。

东晋太原二十一年(396),南梁秃孤在Sna建连川堡。

明朝洪武四年(1371),元朝西宁府同治李南格,授世袭指挥,称土司,上川口为其封地。

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川口城堡建成,随后周静准备修建烽火台码头。

明朝隆庆三年(1569),边墙村周围建边墙,底宽七尺,顶宽三尺。坚实的平台有一英尺高,堆叠的墙壁有四英尺高,总高度为一英尺和四英尺。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大军河津部朱永福进占上川口,土司李天羽抵挡不住,土司衙门被毁。

清顺治二年(1645),李天羽依附清朝,英王(阿济格亲王)命其安抚河西葛。

土司及其宗族都很听话,后来被授予世袭土司统领同治。

清雍正十一年(1733),老鸦峡路首次开放给单身人士行走。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向塘木抓桥,两侧建牌坊,上书“豪门通衢”、“河湟锁钥”等字样。

民国二年(1913),年波县老鸦峡外地区分为上、中、下七座城堡,上川口为上七座城堡之一,称为上川口城堡。

民国十四年(1925),瑞典人安特生来到川口,在边强村发现了马场垣遗址。侯安的《甘肃考古》一书向全世界介绍了马厂文化。

民国十八年(1928),大旱,常年无雨,兵荒马乱。庄稼歉收,许多人饿死了。

民国19年(1930)4月1日,设立民和县,县城设在川口土司衙门,改川口城堡为川口镇。12月,县政府迁至古镇镇,次年回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八月,向塘至西宁公路通车。次年,川口打长途电话到西宁。

民国二十八年(1938)川口楼子沟石崖干黄水桥(现水文站附近)修建,1941年竣工,1943年洪水冲毁。

1942年向塘大通河铁路桥通车,1949年被82军轰炸,向塘物资弹药仓库被烧毁。

9月2日,1949,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进驻川口,9月8日成立民和县人民政府。

1953 11川口镇(两街一乡,不含机关居民)人口1833户10103人。

8月4日,1959,兰青铁路开通至民和站。

1968川口至山城石拱桥通车。1969川口-市南黄水水泥拱桥竣工。

1970冶金部在Sna建立民和镁厂,1973建成。

1982年7月,川口有4176户,241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