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警一号首飞50周年。

中国空警一号首飞50周年。

空警一号作为中国空军在六七十年代特殊时期研制的一种实验性预警机,由于空军特定的战术要求,充分利用手头现有资源,在那个火热的年代诞生并成长起来,虽然最终没有达到装备部队的步骤, 而它的技术成果对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空军研制“空警-2000”大型战役预警机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这本身对于当代中国军迷来说。

“空警一号”面临的作战任务

要说“空警一号”是一种“适应空军特定战术要求”的战斗保障型号,就不得不提中国空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执行的国土防空作战任务。

虽然在国土防空任务中,英勇的中国空军航空兵、地勤飞行员和海军航空兵英勇顽强,在装备、训练、保障都不如敌人的情况下,接连创造了世界防空作战史上的多项纪录。

如接连击落数架U-2高空侦察机,首次击落BQM-147无人侦察机,用歼-6 A飞机超音速拦截,用劣势兵力击落美军F-4B战斗机等。

然而,在多年的国土防空拦截作战中,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也不断暴露出许多缺陷和问题。

根据胡林将军的《为保卫祖国领空而战》,中国空军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的国土防空作战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密集互联的远近空情报系统,对空警戒雷达站只能在东南和华南沿海部分重点区域实现基本覆盖,雷达站之间的态势感知范围缺乏航测机实测,只能基于理论最大探测距离。至于内陆地区,还有大量的空情信息空白区。一旦敌机穿透沿海空情雷达网,深入内陆地区,中国空军很难迅速捕捉到敌机动向。

其次,缺乏高性能的拦截器。当时中国空军截击机仍以歼6战斗机模仿苏米格-19为主,只有老式米格-17PF夜间战斗机有夜间截击性能。歼6 A/B战斗机模仿苏米格-19P/PM真的是70年代末才有的,更不用说了。它们仍然装有拦截雷达,需要地面引导到高度精确的拦截航向,并在10公里内接近敌机,才能成功拦截目标。

中国空军在国土防空作战中的“两大劣势”也让我们付出了严重的代价,这在《为保卫祖国领空而战》中也有记载:

如1957年,美国蒋介石空军在大陆入侵的飞行次数达1105批,3029架次,其中深入内陆上空的有53架次,这53架次在我军的拦截下毫发无损;

比如1958年3月的夜晚,蒋介石的一架B-17G战略侦察机闯入我国纵深。在长达9个小时的拦截行动中,我军动用了数批米格-17PF夜间战斗机和图-2夜间截击机对其进行拦截,但敌机毫发无损,我军反而损失了米格-1。

1960,165438+10月,19日夜间,为拦截蒋介石的一架P-2V侦察机,我军两架图-2夜间截击机相继撞山,8名飞行员丧生。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空军越来越需要高性能的预警指挥控制机和高性能的夜间截击机。前者可以有效弥补空情感知网的不足,后者将赋予中国空军有效的夜间拦截能力。“空警一号”预警机是第一种战术需求的产物。

“空警一号”的建设思路

与中国空军此前研制的所有飞机相比,空警一号无疑创下了多项纪录:这是中国空军首次以大型四发飞机为基础研制战略和战役支援飞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空军的“大飞机”非常少,比如模仿苏-12战术运输机的运-8中型运输机直到1974年底才完成首飞,而模仿苏-16轰炸机的轰-6中型轰炸机也在1968完成首飞。

最终中国空军选择的改装平台是苏联在50年代捐赠的10图-4轰炸机。这10架飞机其实是苏联仿制的B-29轰炸机。虽然它们是当时中国空军仅有的大型轰炸机,并且直属空军指挥,但是性能逐渐落后,所以作为空警一号的改装试验平台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为适应空警一号的大量特殊性,所选图-4飞机进行了大量适应性技术改装:

首先是飞机外观的转变。机身背面增加了一个直径为7m、厚度为1.2m的大型玻璃钢天线罩,机身下方也增加了多个专用玻璃钢天线罩,用于电子支援或地空通信。

由于技术改造,图-4的气动外形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空警一号进行了多次有针对性的试飞,以保证飞机正常的飞行品质和机动性。

其次,对全机驾驶舱进行了改装。原本位于机身中部的弹舱被关闭,改为与飞机前部驾驶舱同步的气密舱。驾驶舱前部的大型夜间拦截雷达和机身周围的几挺航空机枪和飞机炮塔被拆除,机身中部和弹舱被改造成雷达后端设备舱和指挥设备舱。

若干雷达显控设备、航图板、空对地通信设备等。已安装,并添加了相应的内部电缆布线。其机身整体结构与美苏研制的E-3或Tu -126预警机没有明显区别,而且这种技术改造在中国空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引擎再一次更新。

由于空警一号加装天线罩和指挥设备后,空重比图-4飞机增加了5吨,原有的Ash-73TK活塞式发动机已不能满足飞行需要,研制人员决定将图-4飞机的发动机更换为涡桨-6用于运-8。

与Ash-73TK相比,涡桨-6的推力增加40%以上,完全可以满足空警-1的飞行需要。但由于涡桨-6的体积远大于Ash-73TK,换装后系统匹配存在较大问题,影响了飞机的机动性和稳定性。对于上述问题,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的技术人员也采取了短、平、快的方式来解决。

“空警一号”的战术性能

从关键战术性能来看,“空警一号”预警机采用国产843警戒雷达作为主要探测单元,是中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大型两坐标远程警戒雷达。

其最大理论探测距离(针对大型轰炸机目标)可达400公里以上。运到“空警一号”后,认为可以发现350公里外的中高空飞行的轰-6轰炸机。

还能发现250公里外低空飞行的安-24飞机。至于在500米左右低空飞行的米格-19飞机,探测距离不到200公里。

但一方面是两坐标雷达,只能进行角度测量,高度测量需要配合相应的高度计雷达进行。另一方面,仍然是采用后向磁控管元件的雷达,抗干扰能力和多目标探测能力不足。

同时,支持这种843雷达的后台显控指挥系统的技术水平也比较落后。缺少类似于舰上美苏军队的直观雷达显示和控制屏幕,雷达操作员需要观察示波器来标记雷达截获的目标。

截获目标后,空情绘图仪需要在绘图板上手动绘图。绘图仪通常与机械手紧密配合,只能负责一个轨迹。确定飞行轨迹后,需要人工计算拦截航线(飞机可能没有这个能力)。计算出的拦截航路无法通过类似苏联“空中”半自动拦截数据链的方式自动上传到拦截机上,而是需要指挥所操作员通过语音提示提醒飞行员。

这意味着,从性能上来说,“空警一号”与其说是“预警指挥控制机”,不如说是真的“预警机”,是天上飞的雷达站。

至于飞机的指挥能力,空警一号只能手动绘图,雷达不具备多目标探测和指挥能力,空警一号自然不具备指挥大规模空中战役的能力。充其量只能用于引导拦截器拦截单个、小批量目标,甚至不清楚是否具备拦截超音速目标的能力。

但考虑到当时中国空军国土防空作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以单机、小机群形式进入中国大陆的美蒋空军战略战术侦察机或战斗机,这种“单目标拦截能力”对当时的中国空军来说基本足够了,虽然确实不怎么样。

“空警一号”的拆卸

虽然中国航空工业和中国空军的技术人员为空警一号的研制和试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到了70年代末,空警一号还是难逃下马的命运。

主要原因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70年代末,两岸关系逐渐改善,中美首次正式建交。中国空军国土防空作战任务大幅缩减。与此同时,东南沿海和华南沿海的地面雷达站建设也有了很大进展,“空警一号”的需求自然下降。

第二,从当时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参考美国E-3A预警机的性能,空警一号的性能确实太落后了。无论是舰载机还是雷达都无法满足未来中国空军的需求,而中国空军在特殊的80年代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空中战役,也没有走出国门。

就这样,1979年,历经10年研制、8年试验的“空警一号”正式下马,结束了它在中国空军的传奇。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空军才重启预警机的外包和研发,在试图外包以色列“费尔康”预警机未果的情况下,拿出了我们自己的“竞技机”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