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中国音乐发展史(我想写在研究性学习里,越具体越好)。谢谢~ ~ ~
可以参考这本书《中国流行音乐简史》(1917-1970)/product/830279 . html孙立,本名孙思普,中国流行音乐史研究者、收藏家,北京现代音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1936出生于辽宁开原,1960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退休前是大连医科大学药学教授。从小就喜欢中国流行音乐,从十几岁开始收集音乐素材。1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发展至今已有60年左右。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30-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本文将以20世纪80年代为中心,简要描述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由于中国流行音乐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本文也将涵盖其他类型的歌曲创作。一、中国现代歌曲创作的发端中国现代歌曲创作始于清末民初。清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建立所经历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逐渐向东传播,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冲突和逐渐融合的局面。当时直接借用外国歌曲的歌词作为军歌、校歌,如《中国人》(世耕作词)、《汉史歌》(王印才作词)。这可以说是西方音乐因素对我使用的开始。中国早期的歌曲是由小、、、、等人创作的。萧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家,也是我国最早的作曲家之一。《文》和《清》是他的代表作。虽然他的作品受到外国音乐的强烈影响,但他已经开始注意吸收中国传统音乐的因素。黄是一位在西方受过系统训练的作曲家,在歌曲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家之歌》和《玫瑰三愿》是著名的抒情歌曲。除此之外,的《卖布谣》、《教我如何不去想他》、的《不归之河》、《我住在长江头》、陈的《相磊》等作品,都是现代歌曲创作初期的优秀作品。这一时期,西方音乐文化通过留洋音乐家传入中国,音乐教育的推行和普及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影响着国人。同时,以大中城市为中心,逐渐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这些都为中国现代歌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现代歌曲创作初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方面,大量采用或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模式,甚至很多作品完全“西化”;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的母体也在创作中显露出来。这种情况大体上规定了以后歌曲创作的方向。二、中国流行音乐的创始人——李金辉(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创始人。黎锦晖出生于湖南湘潭,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的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戏曲音乐如湘剧、古画戏、汉剧等对他影响很深。1927年创办“中华歌舞学校”,后成立“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了“岳明歌舞团”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岳明歌舞团”并入联华电影公司。1949后在上海动画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67年逝世。黎锦晖青年时期痴迷于新音乐运动,主张新音乐与新文学运动齐头并进。基于这种认识,他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剧、歌舞和歌曲。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大陆流行,还流传到了香港和东南亚。《麻雀与儿童》、《葡萄仙子》、《仙女姐姐》、《可怜的秋香》、《月夜》等歌曲都很受欢迎。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是关于保护儿童的创造才能,反对封建教育的。文字通俗易懂,音乐语言简洁、生动、明快,继承和发展了沈心工、李叔同倡导的学校音乐和歌曲传统。同时,他是运用民乐素材的专家。在这些儿歌、民歌、小调、曲牌等中。都成了创作素材。黎锦晖无疑是宋创作民族化的先行者。在儿童歌舞之后,李金辉转向了流行音乐的创作。《毛毛的雨》和《姐姐我爱你》是他早期的流行音乐作品,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黎锦晖在流行音乐创作上的成功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当时的上海具有资本主义商业城市的特征,西方流行音乐尤其是美国流行音乐通过舞厅、电影、广播等媒介流入中国。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出现了对流行音乐的需求。李的流行音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65438年至0928年,黎锦晖率“中国歌舞团”赴香港、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亚、新加坡等地巡回演出。流行歌曲如《毛毛的雨》和他的儿童歌舞已经成为主要节目。1929因资金困难,滞留新加坡,无法回国。于是他接受了一家书店的订单,在短时间内写了100首流行歌曲寄回上海,16集歌曲由上海文明书店出版。《桃花江》《特快》等歌曲在此时大获成功。岳明歌舞团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团体。中国的第一代歌手如周璇、白虹和严华,以及流行音乐作家如黎锦光和姚敏都属于这一群体。聂耳也从这里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在1931-1936期间,李金辉还为《人间仙境》等十几部电影提供音乐,其中大部分是流行歌曲。同时,他还从事舞厅音乐、爵士乐这种民间旋律。当时“百代”、“胜利”等唱片公司录制并发行了大量他的流行歌曲。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方舞蹈节奏的结合。当时主要有探戈和狐步舞。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风格。《毛毛的雨》、《桃花红》、《特快》等作品格调不高,有些相当低俗,迎合了普通市民的低级趣味,在当时广受诟病。聂耳曾撰文痛斥这些作品。可以说中国流行音乐一开始就没有走一条健康的道路。除了内容平庸之外,粗制滥造的音乐,妖艳的唱腔,声与怒都给后续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他在流行音乐中处理外来形式与民族传统关系的成功经验值得后人借鉴。第三,歌曲救国的创作和进步音乐人的流行歌曲创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实引起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感。随着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群众性的救亡歌咏活动。广大进步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救亡歌曲。从而为中国歌曲创作的另一个趋势奠定了基础。聂耳是救亡词曲家中的佼佼者。短短两年左右,他写的30多首歌,大部分都广为流传,获得成功。《毕业歌》、《新女性》、《拓荒者》、《义勇军进行曲》是他三月的先锋作品。《飞花歌》和《塞外村姑》是民歌抒情歌曲中很有特色的作品。在救国歌唱活动中,还可以举出《宝剑进行曲》(麦欣作词)、《到敌后去》(冼星海作词)、《游击队的歌》(贺绿汀作词)等具有行军风格的歌曲。这一时期奠定的具有行进风格的群众歌曲(以后称为队列歌曲)在中国已表现出成熟的民族特色,如较少使用和弦分解旋律,而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多递进,抒情等。同时,进步音乐人也参与到以电影为主要媒介的流行音乐创作活动中。比如聂耳的《别南洋》、《媚娘的旋律》、《铁鞋下的歌女》、和安娥的《渔》和《光棍》、贺绿汀的《四季歌》、《歌女》(田汉光的词)、《在春天》(关璐和贺绿汀的词)、《秋水伊人》、《刘雪庵的何日君》。总之,抗日战争爆发前,除少数艺术歌曲外,中国的歌曲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分支。一种是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一种是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大众歌曲。流行音乐是在西方流行音乐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写作上有两种趋势:民谣和西方制造的大小调式。群众歌曲以西方进行曲和民歌为主,而写作上有两种趋势:民歌和进行曲。至此完成的类型分化,奠定了日后大众歌曲创作的基本态势。四。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流行音乐和群众歌曲创作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伪统治者非常重视流行歌曲的宣传功能。伪满洲国时期,著名歌手李香兰一度成为流行乐坛的风云人物。李香兰是日本人,出生在中国,真名叫山口淑子。战后,他回到日本,在政界成为日本参议员。抗战时期,她曾唱过很多流行歌曲,如《满族姑娘》、《戒烟歌》、《支那夜》、《苏州夜曲》等。,都是为了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宣扬“东亚存亡”,在当时造成恶劣影响,激起国内有良知人士的强烈反对。当时活跃在中国流行乐坛的作曲家有、、姚敏、梁、等。其中,黎锦光和陈歌辛最具影响力。黎锦光的代表作有《夜来香》、《五月的风》、《疯狂的世界》、《采摘槟榔》等。陈歌辛的代表作有《遍地玫瑰》、《渔夫的女儿》、《爱情之火》、《在山上》等。这期间,中国的流行音乐并没有太大的成就。除了一些技术上的进步,整体风格并没有超出早期的格局。总的来说,中国流行音乐从产生到1949新中国成立的发展,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特定历史环境的限制,它的发展是不完善的。一方面,它有着浓厚的殖民气息和固有的弱点;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不发达,流行歌曲只面向小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作品题材狭窄,制作工艺粗糙。这就决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将会经历一段曲折的道路。抗日战争以来,以延安为中心的进步音乐家们继续沿着救亡歌唱活动的方向发展创作。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延安颂》、李的《两个小男孩》和《放牛娃》的诞生,以及《军民》、《南泥湾》、《白毛女》、《刘胡兰》等歌剧的产生,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解放战争时期,出现了《解放区的日子》、《山那边的好地方》、《我们工人有力量》、《胜利进行曲》等优秀歌曲。五、新中国成立后17期间创作的歌曲随着全国的解放,在群众歌曲领域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创作队伍。从《歌唱祖国》到《我们走在路上》,王新、李、瞿希贤、等作曲家在进行曲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李尤为突出。陈赓、唐鹤、生茂、福临、邱宇、吕远等军旅作家在新民歌创作中显示出强大的实力。雷振邦和师傅在少数民族音乐素材的运用上有着独特的成就。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征》组曲、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夏虹》等大型声乐作品也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尤其是群众歌曲的创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合唱、合唱、独唱、二重唱、表演演唱等多种体裁形式都有优秀作品。这是中国歌曲创作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进行曲和新民歌的创作仍是主旋律,其中进行曲逐渐以抒情性为主(如《代代相传》)。新民歌的创作有两种趋势:对民间素材的开发(如《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和在民间音乐基础上的再创作(如《克拉玛依之歌》)。此外,圆舞曲(如《我爱祖国的蓝天》)和说唱歌曲(如《八月十五月明》)中也不乏佳作。大型抒情歌曲如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太阳》和沈的《屈》等,已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各类歌曲民族化成果明显。旋律以中原民间音乐或民族音乐为基础。配器是传统的,要么是国家乐队,要么是管弦乐队。电台是最重要的媒体,大众集体演唱是最常见的音乐生活方式。这一时期的歌曲演唱以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为核心,产生了、、、郭、、、等一批歌唱家。这一时期的优秀歌曲多收录在《革命歌曲大家唱》两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