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临终前留下的哪三句遗言,至今仍为人们所唾骂?

因为慈禧临终前的三句遗言中有两句看似很为大清帝国着想,也很符合大清帝国入关后制定的铁律,却又带有慈禧生活作风的几分讽刺。更讽刺的是,她最后的第三个字似乎打在了她的脸上,把前两个字打得体无完肤。

前遗言:后宫不能搞政治。众所周知,在清朝历史上,后宫女性很少从政。当然,除了慈禧,似乎整个大清帝国也找不出第二个这么厉害的后宫女人了。即使是三代皇帝,生活在中原的孝庄皇太后,也没有慈禧那样得瑟。她一会儿听政府的,一会儿当皇帝。总之,除了少了皇帝的头衔,似乎慈禧才是清末真正的皇帝。

但要知道,清朝入关后,明令禁止后宫女子从政,所以慈禧入前朝是违背祖制的。但是咸丰帝死得早,同治皇帝年纪轻轻就登上了皇位,所以生母慈禧只被允许入朝,但这是咸丰帝死前的安排。另外还有八位大臣照顾生活,辅佐慈安太后,所以慈禧似乎也做不了多少。

但谁也没想到,慈禧杀了照顾她生活的八位大臣后,她活得比慈安皇后还长,长到杀了儿子养子,主导了清朝几十年的事务。要说她是后宫女子,那是轻的,简直就是清朝的武则天。也就是说,慈禧临死前的第一句遗言,说后宫不得干预政治,又说自己来朝听政是多么的无奈,似有讽刺之意。说到无奈,谁也比不上孝庄皇后,所以慈禧的说法根本就是借口,所以她的第一句遗言听起来像个笑话。

倒数第二句话:宦官不得从政。太监不得从政,这也是清朝的铁律之一。清朝入关以来,真的没有太监从政过。然而,慈禧一生宠信的宦官中,有一位几乎从政成功,那就是大宦官安德海。据说安得海是帮助慈禧扳倒照顾生活的八大臣的主要功臣,所以慈禧非常信任他。

此外,这位老爷在后宫对慈禧十分谄媚,尤其是当他知道慈禧对皇权的高度渴求,有意在后宫为慈禧打探同治皇帝的消息时,更是让慈禧觉得安德海非常有用,忠心耿耿,所以慈禧对安德海的宠爱无与伦比。也就是说,他帮助一个宦官娶妻,还允许他出宫到江南为同治皇帝购买结婚用品,极大地支持了安德海成为一个可以在紫禁城内自由出入后宫的授权宦官。

但因为这个安德海太嚣张,最后被同治皇帝指示,在地方上被杀。所以主没有机会成为统治天下的大太监。但是慈禧还是对很多宦官比较青睐,只是这些宦官没有安德海那么嚣张,所以清朝没有宦官。但是慈禧说宦官很难干预政治的时候,还是充满了讽刺。毕竟整个清朝只有她捧太监,太监不得干预政治的铁律早已被打破。

倒数第三个遗言:乍一看,慈禧的倒数第三个遗言好像什么都不是,只是立个继承人,这是最正常的遗言。但是仔细想想真的很可笑,因为当时溥仪才三岁,还是个连龙椅都不会爬的娃娃。清朝可以继承皇位的皇族很多,也没有必要设立娃娃皇帝,到了晚清还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

要说慈禧太后为什么这样安排后嗣,可能她还在想着外甥女皇后。玉龙没有得到光绪皇帝的宠爱,也没有慈禧太后那么足智多谋。如果建立一个成年皇帝,估计玉龙只能是一个在后宫安享晚年的皇太后,但是如果建立一个娃娃皇帝,至少玉龙还有话语权,但是毕竟玉龙脾气暴躁,政治能力差,所以要想控制局面,还得向慈禧学习。

也就是说,慈禧的前两句遗言,不仅讽刺了她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也是对大清帝国未来处境的一记耳光。只要溥仪还是个娃娃皇帝,玉龙皇后和前朝摄政王之间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慈禧的遗言就显得没用了。毕竟权力面前不是你就是我。

事实上,最终的结果实际上是太后玉龙和摄政王之间的分歧。最终,太后玉龙接受了袁世凯的劝说,下诏让溥仪退位。所以,仔细想想慈禧的遗言,不止是讽刺。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所以至今被人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