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大明寺的历史沿革
大明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战国西汉时期,已经有一个齐国了。吕后元年,刘钊被封为侯国,并在自己的城内修建了大量的宫殿。大明寺的前身是后祭祖的焚香阁。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兴盛,随后佛、道、儒融合。
宋仁宗时期,作为儒家思想载体的古后宗庙成为一座寺庙,重建后称为通惠寺。
晋末,大明寺又经历了一次空前的灾难。大明善良勤劳之碑,刻于元代,记载了当年的历史。碑文记载,通惠寺在金朝末年经历战乱,“被兵士所毁,化为土堆废墟”。直到公元1277年,也就是元朝至元十四年,寺院的住持和施主才开始重修寺院,历时30年,通惠寺改名为大明寺。
春天来到了秋来,寒暑交替。历经800年风霜雨雪,大明寺依然屹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寺内古建筑有山门、金刚殿、燕君殿、中华佛殿、加拉帕戈斯殿、僧室、后佛殿等。虽然只有15座建筑,41间房间,但这座寺庙的维护和存续,因其珍贵的历史价值,牵动着河南乃至全国众多古建筑专家的心。中国留下的彩画很少,尤其是河南的。可以说河南的彩画是以方计算的,而大明寺的内外梁和斗拱都是用彩画,这在河南是很少见的。
1986,11,大明寺被列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5438+0,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