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新青年》写作的历史背景!

1956年6月,人民文学收到王蒙投稿(原题为《一个小伙子来自组织部》)。编辑谭志仁、涂光群认为小说尖锐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反官僚主义问题,发表后一定会引起热烈关注,于是将原稿赠送给副主编秦兆阳。

后来,根据谭志仁传达的秦兆阳的意见,王蒙很快修改了小说,还给了编辑部。17年7月,第二天要发行的最后一批《人民文学》9月刊中,一位作者临时拿走了一篇4万字的稿件,于是秦兆阳决定由王蒙小说来补位,并亲自连夜修改稿件。

除了将书名改为《组织部的新青年》外,秦兆阳还对内容进行了重要修改,强化了反官僚主题和赵琳之间的感情纠葛(小说被收入《1956短篇小说选》时,王蒙恢复了小说的原名,删去了一个“一”字,取名为《组织部的一个年轻人》)。

以及1981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中收录的《一个小伙子从组织部来了》,部分重要内容根据作者手稿进行了还原)。9月7日,小说发表在《人民文学》9月刊上。

扩展数据:

小说简单的叙述语言中隐含着反讽。例如,有着丰富生活和工作经验的刘世武经常谈到“关于党的生活的建设”

刘世武似是而非的理论概念,“缺点就是进步中的缺点,我们的伟大事业就是由这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的”,看似条理清晰,实则充分利用了自己深厚的政治素养来掩盖自己的官僚惰性。

小说中简单而生动的隐喻在揭示现实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熟练地驾驭那些林震认为深奥的概念,像摆弄算盘一样灵活。”这句话表面上赞扬了刘世武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熟悉,但实际上讽刺的是,他利用自己的权力玩弄了自己手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