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王声·陈元光

陈政(616 ~ 677),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太宗和高宗在位时,他立下了战功。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为平息全州、潮州话土著的反抗,任命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领兵守遂安(今小芸),实行“靖边”政策。由于原住民的顽强抵抗,他们投降了九龙山(今九龙江上游)。第二年(677年)唐一锋去世。该墓位于云霄县西部的将军山。唐贵德将军陈政与妻子司空合葬,坐西朝东。墓地外部有一个砖砌的龟形土墩,高约1.8米,长7米,宽5米,后有砖砌挡土墙,有墓堤、台阶、石翁仲、石兽、石华表等。南宋重建,清初毁。1984年对墓前宋代的基座和残存石柱进行了挖掘清理,碑文为“嘉熙四年(124)”。1985年按宋代墓葬制度恢复。

陈元光(657 ~ 711),字廷举,号龙虎,出生于河南光州固始,陈正之子。唐一锋二年(677年),陈元光奉命随杨颖将军攻其父哨所,实行屯田作战政策,拉拢土著,稳定地方。唐二年(686年)任漳州第一刺史,吏治严明,政绩卓著,在漳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景云二年(711),战死沙场。该墓在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石鼓山。汤震元原葬于小芸大直院(今漳浦县),第二年(786年)迁至周至,葬于漳州北部的石鼓山。坐西北向东南,占地1700平方米。墓碑上刻有“唐凯张陈将军陵园”,基座上刻有梅花,坟前有五层墓地,每层落差1-1.2米。两边各有一对石虎、石羊、石旺珠。附近的石头上,刻着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侍郎蔡士元所写的《修墓录》。1986年,漳州人民政府为纪念陈元光将军开埠漳州1300周年,重修此墓,并种植七里香、梧桐、柏树等绿化环境。陈元光(657 ~ 711),字亭居,号龙湖,河南光州人。第二年生于唐高宗咸清,十四岁随父陈政入闽。他在福建待了四十二年,为漳州的发展奉献了一生。他不愧是开发漳州地区的第一人。

实行“弃国为德,使胡与岳更加和谐”的民族融合政策

陈元光自幼博览群书,深受王导的忠君仁政思想的影响。其父陈政在闽南叛乱中圣旨八年后力竭而亡,接任父亲在福建镇守唐军的职务,他感到父亲叛乱政策带来的弊端是:“罪魁祸首受惩,余凶复活,法随奸从,越功越少”...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安抚叛逆的“野人”山民的策略,区分首恶与威压,重点打击首恶,即“剑只是头领,绳才是威压”(许天正、陈元光《平潮诗》)。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方针,在九龙江以北的西浦南一带,修建“唐华里”,在小芸的张江以北,修建“火田村”,开垦土地进行生产,建造村屋,安置军属,做到粮食自给,兵不扰民。他还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大部分“蛮夷”的臣服,并下大力气安抚流民,于是土著“望九龙江而望雷”(《白古谱》)。对于这些“野蛮人”,陈元光“宠爱他们”,免除他们的税徭役。这一政策的实施,赢得了民心,缓和了民族矛盾,使荒凉的九龙江畔“渐成村落,扩展千里”。

为了进一步督促当地村民改变陋习,融入主流社会,宣传“月湖百校,无缺口”。陈元光主张民族通婚,并鼓励部娶当地妇女。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汉畲族的融合,推动了尚处于部落时期的畲族的封建化进程。

在中原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取代落后的生产方式。

唐初,生活在“春潮”之间的山民还处于氏族社会末期,生产方式十分落后。他们“砍山扎营,逐山狩猎”,“她在火田繁殖而不耕犊”(陈元光《龙虎集》)。针对这种情况,陈元光积极推广铁制农具、牛耕和屈原犁,大力提倡精耕细作,兴修水利,用拖拉机灌溉农田,实行双季稻生产模式。

正是由于这些先进生产技术和措施的应用,漳州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初步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第一次提高,几千年来实行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宣告终结。

开办学校,化愚昧为敦伦

陈元光作为一代儒将,深知“兵者骄,礼让为心”和“其在造郡,要造国令”的道理。所以战争刚结束,他就去朝廷写了“请建州县表”的奏章,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两年,漳州正式建立,唐朝的各项制度法令和中原文化由此在这里得到推广和传播。“化俗为冠”,使“旷野满御恩”。他在县官中设“文”职,主持乡校事务,在浦南唐华里创办松州书院,这是中国最早以书院命名的学校,被收入新出版的《中国教育志》。陈元光让儿子陈望祥在书院讲学,聚集了四十名学生,成为漳州学校教育的源头。该校的创办不仅实现了“丑民风、醇乡风”(陈元光《龙湖集》)的目标,也使漳州进入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轨道。

贸易和福利工人和发展经济。

漳州建市后,陈元光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他劝农民与商人交往,造福工人,教育儿子和下属“天天从书上学,以星言劝农”(陈元光《龙虎集》)。在他的政策激励下,官民开垦土地,种植水稻、茶叶、蚕桑,发展多种经营,掀起热潮。所到之处“多斧驱虎豹,多谋截港捉虾”(陈元光《龙虎集》)。漳州大地上,一派喜人景象:“火场黄米香,水中金鱼醉”(陈元光《龙湖集》),“农村处处繁华,俊朗宜人”(陈元光《龙湖集》)。此外,晒盐、造船、制瓷、制陶、冶铁、织染、农机具制造等中原的手工业技术也在这里得到了传播。《海船近盐》(陈元光《龙湖集》)不仅展示了当时造船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盐业的发展和海上贸易的初步繁荣。

传承中原文化艺术影响深远。

陈元光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儒家将军。他不仅武功高强,而且爱好诗歌,善于吟诵。漳州建市后,为传承中原文化艺术做出了诸多努力,影响深远,包括诗词歌赋的传唱、闽南语语系的形成、戏剧艺术、饮茶文化、民俗、宗教、祭祀文化等。,这些都能找到与中原最初关系的痕迹。其中,陈元光的《龙湖集》是福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文献。本集收录陈元光诗歌50首,其中7首已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和《全唐诗》,43首为《唐代珍贵佚文》。

福建漳州文明的先驱

1300多年前,河南固始人陈元光跟随其父唐贵德将军陈政,率领固始近万名府兵南下进入福建,屯兵天际,开创了漳州的安定繁荣,被后世佛祖称为“张凯王声”。陈元光的开拓性工作不仅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而且对中原文化在闽、粤、台及东南亚各国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天,仅在台湾省就有300多个分庙,小芸卫辉的祠堂,供奉着“张凯圣王”。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来到小芸询问他们的祖先,并向先贤表达敬意。

为什么陈元光的《唐史传》没有被修复?

有“张凯王”之称的唐代第一位漳州将军陈元光是漳州的创建者,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没有列传,让后世感到困惑和惋惜。事实上,纵观历史长河,陈元光并不是唯一没有正史的历史名人,他的地位高于陈元光。野史、地方志、嘉成中也有不少记载,但正史中也有不少佚名者。分析陈元光没有唐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漳州只是唐朝疆域辽阔的东南一个刚刚建立的郡,被称为僻静的海边,没有什么“人气”,档案资料难以存放在千里之外的都城长安。更何况,陈元光的祖上父辈,本来就是隋朝依附于唐朝的“前将军”,难免有人对他们另眼相看;而且唐代的“尚书”一职也只是排在第四类,肯定不是“达官显贵之体”。鉴于上述因素,后世的历史学家可能无法了解“张凯”的来历,从而导致了陈元光的“唐史列传不修”。然而,任何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不应该认为唐史是默默无闻的,并怀疑是否有陈元光和他的丰功伟绩。

虽然记载了著名的开张圣人及其部下的事迹,但他清楚地记载了漳浦在牌坊二年十二月与州并置的故事(见《旧唐书。地理);再比如《新唐书》。《地理志》,其中还记载:“漳州南有水(在云端),故名”(我按:新唐书出版于宋代,当时漳州府已再北移至芗城区四百余年,故书中称“漳州南”)。

北宋学者、章济于丰五年(182年)写了一部地理行政区划专著《地图序》,其中明确记载:“唐高宗悬拱二年十二月九日,府左羽、左郎,平定,使州难。割福州西南(唐中期改称隋、闽州为福州),置漳州。智帝初,张水北设屯索,州以水闻名……”武玉写《插图序》的时候,距离陈元光因公殉职只有300多年,时间很近。当然,他所采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并不荒诞,所以应该没有疑问。南宋末年,中央政府史家整理的公文档案进行了分类整理。其中就有李磊。20、用了近300字的《陈元光祠记》,详细记载了自宗熙宁八年(1113年)起,被追封为宋代“忠侯”。从那以后,许多宋朝皇帝都先后治疗过陈元光和他的父亲。本文所载事件,止于南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九月,陈元光被封为“启悟之王”。同时也大体记录了陈元光作为名士出身、会泽市民、享受庙会祭祀的光辉形象和升华过程,资料弥足珍贵。官书《宋瑶纪稿》成书于陈元光生活的450年间,尤其是官书档案,收录的东西比较权威,当然可以算是一部靠谱的历史。

此后,元朝时期,中华文化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文献丢失,尤其是地方文献,大多残缺不全。导致后人在研究地方志时经常遇到文献断层,不得不求助于野史、系谱家和口口相传。

直到下一季年中,社会基本稳定,当地官员才恢复了“史圣修治”活动。于是在郑德七年(1512年)出版了由进士、四川步骘、莆田周莹编纂,进士、漳州知府、武陵陈洪谟编辑的《大明漳州志》。遗憾的是,它很少被印刷出来并代代相传。今天查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图书总目录,只记载《大明漳州年谱》明郑德版已成为家中孤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笔者曾两次试图随团赴台参加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于是看到并浏览了这本“孤本”漳州地方志,还委托人将这本地方志中的许多章节,如《大明漳州地方志传》第十四卷《礼与纪》、《陈元光》等进行了拍照,并复印带回原处研究。

这部传记对陈元光及其事迹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和评价,是迄今为止记载陈元光生平的最早的官方文献。看了该部地方志的序言,我们知道书中的许多材料都是从《旧志》和《宋志》中收集来的。但可以推断,漳州府志是唐宋时期编辑的。时至今日,墨道的《古志》已经失传,甚至明朝初年国家官员编纂志书时,也只能得到一些残存的《旧志》和《宋志》。因此,郑德《大明漳州府志》中记载的陈元光传记极有可能直接来源于《唐书》和《宋书》,绝非后人杜撰。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年间甚至之后,福建各级地方政府陆续编纂了各种版本的地方志,如《舒敏》、《八闽通志》、《福建通志》、《漳州府志》,关于张凯的历史,尤其是关于陈元光的行为, 与《郑德志》中的记载相比,虽然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这些方志都以同样的方式肯定和宣扬了陈元光“开漳”和“建漳”的历史功绩。

固始县在寻找陈元光故里光州(良治光州、定陵城、光山、仙居、固始、殷诚)时,由于没有开唐书,在本县季晨乡只剩下陈元光祖上几代的坟墓和祠堂(据郑德版《大明漳州志》记载,陈元光祖上原籍“河东”)。河南文献中现存最早的记载是《广州志》。忠烈传。清乾隆写的《陈元光》。最早记载“陈元光,字亭居,益阳人(隋时广州曾改名益阳),生于宪庆二年(657)二月十六日”。

此外,还有清代和近代广东省编纂的《潮州府志》或《陈氏族谱》等资料,也记载了的历史事件,对其功绩的赞誉与福建省基本一致。只有陈元光的老家叫广东。经查相关资料得知,另一位番禺县同姓人陈政被误认为是陈元光的父亲,故有广东籍之误。事实上,没有可靠的数据支持这种说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绝对肯定历史上确实存在陈元光,他被后人尊为“张凯圣王”是有充分理由的,也是名副其实的。(方群达文)

张凯文化的发源地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原南迁,入闽启蒙,对福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南下福建、越南的移民多来自河南。其中,唐初固始县陈政、陈元光入闽事件,创造了漳州文明的发展史。

唐高宗通章二年(669年),全州、潮州府之间发生“暴动”。回德将军陈政奉诏出任岭南行军总管。他和他的儿子陈元光一起率领九千多名政府军士兵平息了齐敏和百越交界地区的混乱局面,并在今天的云霄县首先开战车筑堡、铺耕,结束了闽南刀耕火种的时代。陈政因病去世,葬在小芸将军山。他的儿子陈元光上台,经过数百场战斗,终于平定了闽南的“乱局”。唐二年(686),请朝廷建立漳州府。此后,他教育百姓,治理百姓,弘扬文化,实行法治,移风易俗,创造了漳州一千三百多年的基业。漳州最早的治所在今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西林村位于漳江之畔,故州以河名“漳州”。陈元光是漳州第一任刺史,被后人尊为“张凯之王”。北宋第三年(1112年),宋徽宗封他为“卫慧祠”,祠堂设在小芸城西门。因为这段辉煌的历史,小芸成为海内外张家子孙心目中的“开张家圣地”。

闽南安定后,陈氏父子从河南固始带来的87姓府兵大多在此定居繁衍。这些官兵进入福建当兵,为漳州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都以自己是“唐朝的士兵”为荣。再加上唐朝在海外势力强大,所以他们的后代迁到台湾省、东南亚和欧美后,自称“唐人”,简称“唐山”。于是,“唐山”成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一对。

陈元光父子开张的丰功伟绩,历史上一直有所追究,但唐代新旧书并无关于他们事迹的记载。这多少有些遗憾。但“唐史无传,张江有庙拜将军”。漳江两岸人民感受到陈氏父子开发漳州的丰功伟绩,建起100多座“圣王庙”,供奉陈氏父子及其将领。每年元宵节,人们都会举行“拜师王”、“行王”等盛大而独特的祭祀活动。现在,“巡圣护王”作为一种民俗,已经成为福建省第一批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对“张凯圣王”的信仰,伴随着张凯政府军后代迁徙到台湾省和海外的脚步,不断流传。“开光张祖寺”——小芸卫辉寺香火远播,仅台省就有300多座分寺,东南亚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年来,大批张籍后人踏上故土,寻根祭祖,祭奠先贤,千年思乡,落泪。2006年10月,国际张凯文化友好协会成立大会在新加坡举行。今年3月29日,国际“张凯·王声”文化节在小芸将军山脚下隆重举行,“张凯·王声”文化在其发源地熠熠生辉,举世瞩目。

张凯祠-小芸卫辉祠

小芸卫辉寺位于小芸西门外的漳江畔,隶属云岭镇响堂村。寺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从西北面向东南。建于唐思圣元年(684),古称陈将军庙。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命名为卫慧寺。现存建筑为明代成化人吴永穗(1465 ~ 1487)重建,历代多次重修。张凯圣君陈元光被誉为海内外的卫辉祖庙。1985年1月被公布为云霄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唯一一座被列入《中国旅游景点词典》的开章祖寺。2005年5月,小芸卫慧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元光是海内外张凯将士后代崇敬的“张凯圣王”,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早在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年仅十三岁的陈元光就在一封书信中,跟随父亲“回德将军”陈政,带领中原政府进犯福建,稳定闽粤边界,实行绥靖开发,维护唐朝国家多民族统一。父亲病逝后,袁光攻下哨所,扩军千里,修筑堡垒,使边荒安定,山望平,立为将军。武则天悬拱二年(686),获准在小芸漳江畔建漳州治所。漳浦县随州治而设,后为怀恩县。陈元光被任命为第一任漳州刺史。他创办官学,兴农惠农,创造了灿烂的张凯文化。在陈元光的倡议下,六十四名随家眷入闽的中原将士定居漳州,并鼓励军中青年与当地人通婚,以加强民族团结,使军民安居乐业。靖云二年十一月初五(七月十一日),少数顽匪纠党造反,潜入天界拜岳山。陈元光率领轻骑抵抗,却被起义军首领蓝凤用高刀砍死。他被埋葬在太田的大石原,并提交给包陶伟,镇军的一般。陈将军死后,历代皇帝都称赞他的创举,并多次封爵。百姓觉得自己的善良被奉为神明,庙里香香的,以后都不会被取代。“唐史无传,张江有庙拜将军”。宋代漳浦县令卢望寿在《访将军庙》一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漳祖开庙祭拜陈的盛况,抒发了公平自由的情怀。

寺庙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18米,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由照壁、大元、殿体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分为门厅、天井、回廊、正殿两部分,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正殿宽五间,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梁式石木结构,四周夯土墙。大厅的左侧和右侧有侧室。寺庙配有“接待室”,左侧有一列石碑。

大厅中央有一个木雕神龛,供奉着陈元光和他的妻子。座位前的陈政雕像。右侧是马薇的神龛,有“巾帼英雄”的牌匾和陈元光的祖母魏静的雕像。两边写着“巾帼长征近沧海,中原南下天”。左边是许天正祠,匾上挂着“建功南郡”,书协“一起来纪念地史,造福庶民”。正殿两侧有两个侧厅,左边是“太子”厅,右边是“柔姨夫人”陈怀瑜厅。大殿中有一座明代方形石炉,宽. 8米,高. 5米,厚. 5米。它四脚站立,正面刻有“崇祯任申(1632)春王正月,晋濮,刘邓书社”的楷书,是现存寺内早期石雕文物。庙里的梁是用浓墨重彩的织锦画的。这些人物故事和花卉图案与瓜柱、过梁、麻雀等圆形浮雕装饰相得益彰,衬托出民族艺术的精髓,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南方建筑装饰风格。

门厅为三山形山,宽五间,深两间。横檩上挂着“功德在民”的横匾。是当代著名隋唐五代史专家、厦门大学朝鲜潘教授的题词,是对陈将军祖辈开发漳州历史地位的客观评价。

小芸卫慧寺是漳州开展中外和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这些年来,国内外的游客一直摩肩接踵。寺内还有许多制作精美的金字匾额,如“圣宗在漳台”、“圣德钦恩”、“四海在会泽”,都是包道台湾省“张凯王声寺”赠送的文化礼物,是两岸文化的生动载体,也是台湾省文化根在大陆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