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从2001到2020年,用20年时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惠及十几亿人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强调小康,更强调全面。
“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首先,全面小康所涵盖的领域应该是全面的,即“五位一体”的整体推进和“五大建设”的整体推进,不能太长、太短、太强、太弱。其次,全面小康社会覆盖的人口应该是全面的,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谁都不能少。”
再次,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也应该是全面的,是城乡和东中西部共同发展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上的一步。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夙愿。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
在苦难深重的历史磨砺中,中华民族从未放弃对伟大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在艰苦卓绝、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中,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步伐从未停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标志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将开启向伟大中国梦冲刺的历史时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说到底就是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向往的理想社会,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
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带领中国人民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步伐,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书写了一页又一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