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屠杀的历史背景

19411 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开始。日本的目标是通过攻占东南亚获得当地的自然资源。当时日本资源匮乏,国力低下。如果它没有掠夺东南亚国家的资源,它的经济早就崩溃了。另外,作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日军必须拿下新加坡,才能彻底将英军赶出东南亚。抗战初期,南洋华侨直接汇钱给家人,捐钱给家人,达到50亿元,而1939年国民政府每年的战争经费只有18亿元,许多华侨回国加入抗战前线。所以日军对华侨非常敌视。新加坡沦陷后,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也遭到了日本的报复。

日军于1941年2月8日(珍珠港事件次日)开始入侵马来半岛。它首先在马来半岛北端的暹罗领地北大年府登陆,击退了驻扎在那里的暹罗宪兵,目标是越过马来-暹罗边境进攻西南方的马来半岛西部。同年65438+2月11,一支日军也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帕卢登陆,配合日军在暹罗北大年府和宋卡港实施的登陆作战。

英国皇家海军派出了Z舰队,包括不屈号航空母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敌人号,以及四艘驱逐舰。这支舰队在战争爆发前就已抵达该地区,由海军上将Tommayin Phillips指挥,目的是拦截准备在Kota Qalu登陆的日军。不幸的是,不屈号航空母舰在途中搁浅,不得不返航。由于日军的空中优势,皇家海军于1941 12 10在彭亨和关丹外海被日军空中轰炸机击沉,使得英属马来半岛东海岸大开,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更无力抵抗日军登陆。

日军利用即将报废的老式轻型坦克,迅速突破了驻扎在丛林中的英军伞兵坑的防线。因为英军在马来半岛连坦克都没有,坦克被英军参谋认为不适合在丛林地形作战,所以英军没有在马来半岛部署坦克。当时,占据九万多人人口优势的驻马来半岛英军继续撤退。最后,他们不得不撤退到新加坡。撤退时,英军顺手轰炸隔离了连接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柔佛长滩,使整个新加坡岛瞬间成为防御的堡垒。1942 65438+10月31,开战仅55天,日军就占领了整个马来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