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我需要一些明朝长宁公主和华杉公主(嘉靖皇帝的妹妹)的详细记录,年份就出来了。

长宁公主(1387-1409),明之女,生母不详。

公主嫁给西平侯·穆英姿·穆欣。公主恭敬有礼,熟读《孝经》和《妇规》。公主死于永乐六年(1409),时年22岁。

华杉公主,明朝公主,明星王朱由珏的二女儿。

十岁就去世了,一直没有结婚。嘉靖四年(1525),其一弟明世宗立其为长公主[1]。与此同时,她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岳和同父异母的妹妹长宁公主也去世了。嘉靖七年三月,明世宗下令修建公主坟堂、祭祀器皿和石碑,由工部负责。

平顺县与陈卿起义

明嘉靖初年,这里爆发了陈卿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持续了七年,波及到山西、河南两省,搞得“全晋怕地震,皇帝大怒”。这是山西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给朱明王朝以沉重的打击。

16世纪初,朱明王朝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贿赂成风,苛捐杂税,民不聊生。仅陕西省每年就要花费87万吨米露,是明初的80多倍。社会危机就像一团干火,一触即发。再加上地处山西东南部的鲁泽,连年灾荒,百姓四处讨饭,甚至“相食”,终于出现了“贫者偷民,无良者以鲁城为计,此率行之,天下大乱始。”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平顺设县前,北部是黎城县,南部是壶关县,大部分地区是潞城县。当时这一带地处偏远山区,山高林密,道路艰险。那是一个被人们称为“三顾”的地方。

明朝郑德十年(1515),潞城县青阳里石埠头村(今平顺县西沟乡石埠头村)有一个叫陈卿的人,是潞城县牙里掌管粮库的小官吏。为饥荒所迫,出于同情,陈卿偷偷地用图书馆里的粮食帮助一些饥饿的人。结果他以“欺官辱国”之罪被判重刑,并将被押往汾州审问。幸运的是,陈卿在押送途中伺机逃脱,于是他躲在了家乡的青羊山。

第二年,与父亲朱恩、、叔叔、陈锋、兄弟、村民王占领青阳山,以山为村,拒交赋税,抗官,招兵买马,参加起义。然而,等人很快发现了叛乱,王被政府逮捕。这坚定了陈奇和陈卿起义的决心。他们联系了全国各地的农民来壮大自己的力量。经过几年的准备,一批山西、河南的造反派加入进来。

嘉靖元年(1522),陈奇、陈卿父子在青阳揭竿而起,公开宣布与政府对抗,举起反对朱明王朝的旗帜。

正义的旗帜高高举起,四面八方的农民听到了响应。庆阳李所在的庆阳山,地势起伏陡峭,处处可藏伏兵,为义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此地远离政府,使起义军在发展初期避免与政府大部队交战,有利于发动、组织和扩大队伍。他们打富、杀霸、破官、济贫,深受百姓欢迎。人们争相加入叛军,叛军很快发展到两万多人。

庆阳起义的声威震动了泸州官邸。周知多次派兵进攻,但都失败了。这时,泸州知州杨派到庆阳安抚义军。起义军被欺骗了,陈卿的父亲陈奇被捕并被杀害。此后,陈卿担任起义军首领,大张旗鼓地重新树立了自己的名声,并与众多叛军联手,实力更加强大。

据《六安正史》记载“庆阳之贼,乘势而为,聚众闹事,曹操颇为兵士。按危险来说,那是个洞,而且是有害的,不可能放出来。"后来《平顺县志》对此也写了一篇奏章:"政府军出去抓的时候,大都被杀了。(陈卿)尹德善、陆和尚、吴学生、、和他的弟弟是最强的。"这时,陈卿的农民军已发展到5万多人. "晋豫诸侯,朝廷官兵不能合。“可见起义军的气势是如此之强,官兵们一时也帮不了他们。

山西官军第一次大规模讨伐陈卿起义军是在嘉靖四年(1525),时任山西都察院巡抚左宜都亲自率军,但被起义军击败,以失败告终。起义军乘胜前进,所向披靡,一举攻占潞城、历城、壶关、临县(今河南省林州市),形成起义军“北倚太行山天险,望豫北平原,以拒师”的强大态势。

次年11月,山西指挥霍金林率15000部队对起义军进行第二次镇压。起义军分三路作战:第一路,尹德善、吕尚领兵两万,正面迎敌;第二路陈卿带领三万人迂回敌后;第三路,由王中兴率领5000人,驻扎在太行山东麓的吕林山和玉霞关,牵制中州政府军增援部队,保护青羊山叛军基地。

这场战争不仅规模大,而且异常激烈。经过几天几夜的战斗,起义军取得了又一次重大胜利。他杀死了官军统帅薛朝勇,攻克了辽(今山西左权县)、秦(今山西沁县),活捉了秦国知府王。随后又派兵南下,在易门、陵川、东平、修武、焦作、河南等地打击官军,频频传来捷报。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吃着锅浆,欢迎反叛者。至此,太行山以南七州州府大部分已被起义军占领,威望几乎与张德、怀庆、卫辉平起平坐。

此时的嘉靖皇帝震惊于“全晋恐震,京师流言流”。明朝廷采取先绥靖后加兵的办法,让山西、河南两省的官员合力劝降,然后镇压,但“圣旨之言,威弱矣。”明朝朝廷为此不知所措,连嘉靖皇帝都失去了信心,想要停战。然而,一些部长认为,陈卿叛军拒绝承担风险,并声称士兵。如果不及时围剿,“刁民”就会“跟风”,天下大乱必然开始。

于是,嘉靖又被重新部署。嘉靖七年(1527)十月,兵部派往夏衍,调集陕、鲁、豫、直隶等地65438+万余兵力,镇压潞城郡,攻打青阳山。

从立冬到岁末,围剿与反围剿的战斗一直在激烈地进行着。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河南临县主簿郝世昌为官军出谋划策,暗中指点起义军从后方进攻的路线。官军占领制高点,叛军总部受到极大威胁。决战谷堆,因为实力悬殊,叛军大将王中兴被俘,尹德善战死,征召326人,主力严重受挫。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陈卿仍然带领人民在庙头地区战斗;后来为了保存实力,退守马屋寨,乘危拒敌。夏衍于是包围了马武寨。

根据平顺县东寺头村高9.57米、宽4.35米的“三晋第一碑”碑文记载,夏衍在马屋寨修建了一座瞭望塔(碉堡),采用“火牛火箭”战术——即在数百只羊的角上绑上尖刀和蜡烛,在羊尾巴上绑上鞭炮,在晚上叛军困倦入睡时点燃蜡烛。包括王中琪在内的七名士兵在战斗中牺牲,近万名军士投降。在强大的攻势下,陈卿等人疲惫不堪,节节败退。在最后一次战斗中,全军覆没,陈卿被俘。不久,陈卿和其他人被带到首都并“在这一年被处死”。

持续了七年的轰轰烈烈的陈卿起义结束了。

夏衍作为朝廷的指挥官,在战斗结束后没几天就进山了。当他看到叛军营地的防御工事时,不禁仍心有余悸。面对青羊山数百里的森林和群山,他内心的恐慌依然难以平复。他认为,虽然这次陈卿起义被镇压了,但鉴于这里地势险要,将来还会有人在这里造反,这是祸根。

为此,嘉靖八年(1529)二月,夏衍上书明世宗嘉靖皇帝数万字,建议在青阳山设县。他说,陈卿虽然平坦,但山林之险犹在,随时可能有“以为乱”的人。因此,有必要在此设郡治之,否则“有害”。这个建议得到了嘉靖的赞赏,夏衍决定开始建县。

经过考察,夏衍选择了陈卿起义爆发地青阳作为县令,依山建城。方圆是一座两华里的城市,城内建有政府办公楼、桥梁、寺庙、学校、仓库和监狱,就是今天平顺县的前身。同时,割出潞城县16里、壶关县10里、黎城县5里,在方圆设立疆域31里的新县。随后,在县内设置了玉斗崖、盘溪峰、白云谷三个巡检司,于霞关、红梯关两个关隘进行保护。

今天我们去平顺县红提关乡北坦村,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的红提关碑文石碑。这座纪念碑高4.22米,宽2.25米。它是夏衍在嘉靖八年(1528)顺遂时竖立的,夏衍写了一篇文章,写了一本书。题词曰:

玉峡距关西百余里,近蚁尖冰碛,壁上千峰耸立,中间是险峻的峡谷,小如风门,底下无底。石头抬起它的牙齿,转向孤独的人,看起来像一道彩虹。年纪比小绵羊大的男人以消极的态度拒绝当老师也是真的。所以彩虹天梯的名字在今天很容易被命名,也因为它的贴近性而被记住。……

在这里,夏衍写到了镇压陈卿的起义,当然,他是在歌颂自己。当然,我们今天也不能抹杀明朝这位重臣的功过。光是夏衍在鸿体冠名碑上的一手好书法就值得称道。早在1985,这座纪念碑就已经被列为山西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关于新县城的命名,当时花了不少心思。据徐元直《新建平顺县名碑文》记载:“平公(夏衍)后,余孽犹长,建城以顺民心。你可以上顶,你叫平顺。”也就是说,平顺县名是由夏衍提出,嘉靖皇帝亲自洒陈翰,而平顺县名是赐名,意思是“镇压叛军,地方服从”。

从这里来看,平顺这个县名的由来,很有一些封建统治者的自觉。

明朝统治者痛定思痛后,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治国失误,开始重视上党这个“天下屋脊”。除了设置平顺县改变对这一带深山密林“三顾”的局面外,嘉靖皇帝还赐名平顺,同时推动设立庐州为府,加强对这一险要太行山区的管理。给政府起的名字叫“六安”,意思是泸州从此稳定。此外,恢复了隋唐宋元时期“州县相合”的区划格局,在六安府设县,使州县重新归同城统治。嘉靖皇帝还将六安府所在的新县命名为“长治”,以祈求这里长治久安。

今天的长治市的名称就是从那时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