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一开始是个无名小卒,怎么成了诸侯?

对于楚汉历史,颜小二推崇王祥智勇,惋惜乌江之别,但要说当时最吸引我的英雄还是“韩信”。

韩信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成名之前还挺不受人喜欢的。据记载,母亲在的时候,他游手好闲,全靠母亲维持生计。她死后,他去朋友家蹭饭给朋友老婆吃,嫌弃他。他还被迫在这条街上钻到别人的腿下。但那天看不起他的人,恐怕谁也想不到,韩信会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诸侯,甚至被后人奉为“兵仙”、“帅神”,载入史册。

韩信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打败项羽,让刘邦眼红的诸侯。理由如下:第一,他足够理性,能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其次,他足够灵活自信,有足够的勇气,知道什么时候“知难而退”,什么时候“迎难而上”。

1、韩信的理性与“小人”的耐心在韩信早期的历史中,家境窘迫,不能做官也不能经商,性格狂放不羁,是个游手好闲的人,被很多人看不起。而且,他还涉嫌“混吃混喝”。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最后却以“兵仙”的名义名垂青史。

颜小二曾经听过“天才在左边,疯子在右边”这句话。也许年轻的韩信还在等待一个机会,成为人才眼中的“狂人”。

说起韩信的“隐忍”,被明朝朋友媳妇影射也没关系。最真实的“屈辱”是韩信被一个年轻屠夫羞辱,不得不从胯下穿过的经历。这一幕,也就是后世历史上著名的“胯下受辱”。

但在颜小二看来,正是这种“胯下之辱”,显示了韩信异于常人的“理性”。

为什么?根据历史可以知道,韩信先投项羽,后投刘邦。没有了萧何,韩信差点就和刘邦说再见了。明明韩信有“兵仙”之才,为什么项羽和刘邦这两个需要人才的“领袖”看不到他呢?因为他没有“好简历”。在这一点上,韩信也是自知的。出身普通甚至卑微的他,几十年来一事无成,也有“游手好闲”的基础。项羽和刘邦怎么能认可他带兵打仗的能力?

如此平庸甚至卑微的韩信,如果背负着“当街打架甚至杀人”的底气,无疑会让他本已平庸的履历雪上加霜。我想你们都明白。

2.韩信的灵活与自信,理性与耐心,绝不是韩信成为“诸侯王”的唯一原因。说到原因,这里不得不提韩信的灵活和自信。有时候,坚持是好事,但有时候,执着于错误的对象会耽误自己。韩信显然明白这一点。

据史书记载,韩信起初投奔项羽,项羽却没有采纳韩信的策略,这让韩信心灰意冷。韩信毅然做了逃兵,决定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韩信的行为,其实和现在的农民工“跳槽”是一样的。而韩信“跳船”投奔刘邦。虽然“新老板”比上一任老板和善,但还是没有韩信发挥的平台,所以韩信决定“离开”。这时,萧何出去了,他收复了韩信,也给了韩发展“将军”的平台。

在这里,我们跳出历史来认为“韩信出逃”无疑是他走上“将军之位”的催化剂。如果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没有刘邦见将军的紧迫性,也就没有让他见将军的事情。

韩信的“变通”在于他“双向选择”的思维,他对自己的能力足够自信。同时,他并不把刘邦和项羽当作自己的“父母”,而是当作“伙伴”。这时候的“负权”不仅仅是刘邦、项羽这种“老大”持有,韩信这种“求职者”也持有。

韩信在择业上的灵活和“大胆”,值得我们很多人学习。太多人因为“不够自信”或者“不够灵活”而在一棵树上吊死,最后耽误了时间,错过了机会。

韩信离开项羽给了他一个认识萧何的机会,而韩信离开刘邦,其实是以自己的能力为筹码,向萧何和刘邦施压。韩信似乎在告诉他们,“用不用,没机会。”在这里,只要是爱惜人才的领导,韩信肯定会被留下。

3.韩信的诸侯之路:筹码的交换从历史记载来看,燕小二总觉得韩信似乎没有把自己和刘邦的关系定义为“尊卑有序下的君臣关系”,而是“合作者”。只是在古代社会的封建王朝之下,韩信的行为无疑是“危险的”,他的想法确实让他陷入了困境。

据记载,有了刘邦提供的平台,韩信很快就大显身手。当年几乎战无不胜的项羽,也因为韩信吃了不少苦头。而韩信这边,一路横扫,灭魏,奔赵,胁燕,定齐。齐国平定后,韩信开始“犒赏”,他上书刘邦,让他做的代理人。

当时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需要韩信解救。利弊权衡之下,韩信当上了齐王,但他们之间的嫌隙却从此种下。

如果从“伙伴”的关系出发,韩信向刘邦索要“齐王之位”只是“交换筹码”,但如果从“尊君尊臣”的关系出发,韩信此举就有些“威胁”了。这里出现了“誓不反汉的韩信被打得落荒而逃”的一幕。

但历史就是历史。以史为鉴,可以提炼出很多有价值的真理。一千年前是君臣,一千年后是尊卑不分。如果一个有能力的“工人”想从平民一跃成为韩信那样的“诸侯王”,那么在“筹码交换”的时候为什么不大胆一点呢?

4.任何一个写在最后的人都成为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这不是巧合。他们总有自己的优势。韩信,一个令人敬佩的军人,曾经也是一个被周围人鄙视,被街上的人挑衅的小人物。好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般人眼中的所谓“懦弱”,有时可能是智者理性的“韬光养晦”。所谓见风使舵的三心二意,有时候也是聪明人的即兴发挥。

韩信低调中的隐忍,跳槽中的灵活创造机会,的确值得很多“打工者”深思。颜小二说了这一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本文为闫小二哲学著述原创独家发布,如有处理、抄袭等侵权行为,一经发现将追究责任。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它们被入侵并删除(两周内)。请喜欢这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