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举人村-陵水
陵水村是北京西部最古老的村落之一,距北京78公里,隶属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四面环山,毗邻莲花山,略呈长方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南岭看村子,整个村子看起来像一只乌龟。龟是“四神邪神”的“玄武”。是掌管北方的灵物,是吉祥长寿的象征。玄武(龟)头朝南,尾朝北。三条东西向的街道和南北向的胡同形成了鲜明的龟纹,龟纹的大小块组成了四合院。有人说,陵水村名字中的“陵”字,来源于村庄的整体布局。陵水村的居民主要是刘和谭。现在村里的居民为了多个姓氏聚集在一起。
据史料记载,陵水原名“冷水”、“陵水”,后演变为“陵水”。以前村里有36座石磨,72口井,风水好,人杰地灵。这大概就是村名的由来吧。陵水村的灵泉寺建于汉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相传汉代灵泉寺有个和尚,对土地很有眼光。他选择了灵山这片美丽的土地,传经修行,吸引四面八方的香客,在这里建村。明清时期,陵水村繁华,颇具规模。
最迟在辽代,陵水已有相当规模。当时经济相当发达,陵水村有八大名商号,被称为“八大堂”,分别是三元道观、大清、荣德泰、全益生、全益豪、三益隆、德生堂、积善堂。位于京郊深山老林中的陵水村,除了“八大堂”,还有八景,隐隐约约让人觉得陵水村与北京皇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连景观都是仿照北京的皇城。
灵水村自然风光优美,文物古迹众多。自古就有“陵水八景”之说。据说,陵水村宣帝庙墙上镌刻的陵水八景是:东陵石人、西山青山、南安近景、北塔凌云、龙泉水景、参天柏木、高照卫星、俏丽松榆。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观点,但又大同小异。一些景点被古老的寺庙、宝塔和水池所衬托。因为一些古老的寺庙,宝塔和水池已经不存在了,景点也消失了。目前,陵水的八个景点被认为是东陵石人遗址,西山莲花,南殿北观,北山柏翠,白豹桑榆,灵泉银杏,举人府和寺庙。
走进陵水村,古宅的深院,无论是三院还是五院,虽然斑驳破旧,但这里的一砖一瓦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陵水村的古建筑有一部分是明代民居,多为清代。四合院民居建筑为砖结构,青砖灰瓦,错落有致,布局合理,装饰华丽,门楼、影壁、石阶一应俱全。陵水村的四合院也主要由正房、倒房和左右厢房组成,内部有一个口形的中央庭院。四合院的建筑标准、规模、装修体现出严格的等级限制。
陵水村的四合院主要是一进院落,也有三进五进院落。陵水村的古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另外还有一些三合一的医院。
“靖西陵水举人村”不是一个虚名。陵水村有许多举人故居和官宅遗址,如刘茂恒、刘增光故居等。这些房屋建有门楼、影壁、高台阶、大板门、宽敞的厅堂、雕梁画柱、砖地墙、厚墙、古朴精美的砖雕、精美的花雕,既满足了山居建筑的需要,又追求了“乡村士大夫风”,保持了士人的儒雅,体现了主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地位。
明代富豪刘增昆的五进四合院
陵水村明代富绅刘增坤的房子,是一套南北相连的五进四合院。每个院落的东侧都有侧门,每个四合院由90多间房子组成一个独立的单元。
相传清朝雍正年间,这里住着一位名叫刘的商人。他有五个儿子,长子刘瑞吉,次子刘瑞祥,三子刘瑞如,四子刘,五子刘瑞,他们都有杰出的文学才华。家里五个兄弟都通过了举人考试。因此,刘家五兄弟的房子就叫吉兴堂。
然而,时过境迁。由于年久失修,这栋豪宅后面的几个院落已经破损,失去了昔日的“宏大”风貌。然而,从现存的古民居和陵水村举人故居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清时期非凡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可以追溯到当年举人的“官”式风格。可想而知,曾几何时,村里的读书人十年磨一剑,为的是名利双收,油灯。
清朝知府刘茂恒的家
刘茂恒住宅是陵水村最引人注目的举人住宅之一。刘茂恒,陵水村人,出身富家,自幼读书,清朝康熙年间步入仕途。历任内阁秘书、浙江刑部主任、山西汾州知府。刘茂恒为官清廉,勤政为民,深受人民爱戴。
他家房子的地基有2米多高,是用长方形的大石块垒成的,石块的接缝用铁楔子加固,靠重力把上下石块连接起来。这座大厦的地基建于明朝。虽然地基上的房屋已经翻修过几次,但地基依然坚固如初。
刘茂恒故居曾是一个由五个入口相连的大四合院。历经200多年沧桑,如今已被分割成独立的院落。
刘茂恒的豪宅现在被分割成一个独立的四合院,是一个三阶格局的四合院。倒楼(南楼)宽度约19米,深度约6米。前院原来的正门已经用砖石封闭,东墙前端又开了一扇门。室内梁架为柏树,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前院(外院)有倒房和东、西厢房。东翼还有一面优雅的跨山影壁。
院子是用鹅卵石和石板铺成的。地势从前院上升到后院。庭院的中轴线是北面的一个悬花门(第二个门)。门楼不见了,但废墟和石阶还保留着。前院和内院用吊门和院墙隔开。吊花门是指连接内外院落的门,俗称二门,也称内门。旧时常说未婚小姐“前门出不去,二门出不去”,指的就是这种吊花门。吊花门外倒挂的房间、厅堂、院落为外屋,用来接待客人;吊花门内的正房、厢房、厢房、后盖房属于内屋,是家庭成员居住生活的地方,外人一般不允许随便进出。
穿过中院往北就是后院了。通往后院的门楼虽小,但保存完好。偌大的庭院安静宜人,满是花草树木,非常漂亮。我能想象从前,女士们在窗户下穿针引线。我们想到城市里的混凝土建筑,却又都羡慕这里的业主。
举人刘增光故居
目前村里挂的“刘故居”牌子,指的是清末陵水村最后一个举人刘增光的房子。为清代四合院建筑,位于陵水村后街81号。刘增光少年时在斋堂私塾读书。清光绪二十一年,考入天府考试,中了“吴佳科”。历任山西省左云县知府、静乐县知府、冀州知府、候补知府。1937年8月,国民党魏部与日寇在会稽山激战时,此屋为第十师司令部驻地,师长曾住在刘增光家中。
这房子是一个极好的三向长方形四合院,青砖灰瓦,雕梁画栋,雕门楼,砖雕影壁,瓦顶,精致别致。整个豪宅分为前院、中院、后院,共有20多间房子。屋内有吊花门、影壁、石阶,浑然一体,古色古香,显示出一种“高雅气质”屋的门楼外还有一面极好的影壁。房子外墙上的断木钉依稀可辨。
刘增光(1866-1943),陵水村人,家境富裕。少年时在斋堂私塾读书。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考入天府科考,获“吴佳科”。光绪二十三年,刘增光步入仕途,先后任左云县、静乐县、冀州府知府、候补府官。
“中西合璧”的钟
在陵水村村民杜拥军的家里,我们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美国制造的旧钟,那是一个木制外壳、内部镀金金属装置的座钟。这座钟楼现在的主人是住在陵水村40号的杜拥军。据杜拥军介绍,这座钟属于清末最后一位举人刘增光。当时作为刘的结婚礼物,是清廷在解放初期土改时送给他家的。据说举人刘增光先后娶了四个老婆。原来妻子姓刘,是村人。房利美和房地美来自夹沟,在门头沟的圈门。三坊是昌平县百官城人;第四个房间的小老婆是河北涿鹿樊山堡人。这个钟派上用场的时候,我们无法考证刘娶了他们中的哪一个,但显然这个西洋物件在当时是极其珍贵的礼物,农村人买不起。
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铜锅滴水来记录时间,没有所谓的钟表。从明末万历年间,西方钟表作为外交礼品传入中国宫廷。
这个钟看起来像铜的,但实际上是木头做的。围绕着这座古老的钟,我们惊叹于它传奇的经历和完美的造型。不知谁轻轻碰了一下钟摆,钟摆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立刻在空中回荡。
后来我们才知道,清朝的康熙皇帝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有着极大的热情,他对欧洲的编钟也是情有独钟。他还写了一首诗《编钟颂》:“佛法始于西方,教之以巧。轮子随刻线转动,指针按点移动。当深红的花朵休息并催促黎明时,金钟预告。早上勤政务,晚问。”由此可见,钟对于勤政的君主安排生活和工作的顺序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了。从此,清廷在养心殿设立了修理和制造编钟的作坊,于是,机械钟表逐渐从宫廷流行到民间。
三晋纪念碑
当我们去陵水村的南海火龙王庙时,我们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陵水村,一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三禁碑”保存完好。嵌于山门左壁,高0.94米,宽0.35米。石头是石灰岩,上面刻着详细的村规民约。
“三禁碑”建立于康熙韦辛年间,即1691。它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灵水村龙王庙前有一个八角池,村民们在这里共享泉水。碑文载有池中三禁:“猛投猛跳,蠢混泥,小儿流汗溺。”池台三禁:“宰腥臭,饮畜锻炼,洗菜带瓤。”
可见陵水村民在300年前就有如此强烈的环保意识。清康熙年间,龙王庙及庙前八角龙池重修,并留有碑文。“三禁碑”是迄今为止北京发现的最早的保护水源的碑。
寺庙遗址
灵水村曾经有17座寺庙。其中,佛教寺庙2座,分别是灵泉寺和白衣观音菩萨寺;2孔庙、文昌阁、魁星楼;其余13座寺庙为道教和民间信仰寺庙,分别为南海火龙王庙、天仙圣母庙、玉皇庙、天王庙、宣帝庙、关帝庙、五道庙、二郎庙、马王庙、山神庙、牛王庙、三圣庙、土地庙。以儒家为代表的文昌阁和魁星楼,在中国北方农村比较少见,说明陵水村的人在古代就很注重文化。儒、道、佛以及各种民间信仰并存的现象在中国农村并不少见,但一个村子里有这么多寺庙却很少见,这说明陵水村的人对宗教信仰虔诚,对各种文化包容。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陵水村的大部分寺庙已不复存在,但现存的灵泉寺、南海火龙王庙、天仙圣母院等遗迹,仍让人回望往昔,体会到弥漫着硝烟和香客的热闹气氛。
灵泉寺
村西莲花山下的灵泉寺建于汉代。灵泉寺是灵水寨最早有记载的寺庙,也是北京最早有记载的佛教寺庙。它最初被命名为凌锐寺,但在明朝被重新命名。据明代万部杂注记载,灵泉寺建于汉代,在灵水村,重建于1485-1505。灵泉寺以前规模很大。
寺庙坐北朝南,大门为砖木结构,前有影壁。山门两侧各有一个侧门。山门入口是天王堂,天王堂东北侧是关公堂,天王堂后面是三世佛堂,三世佛堂东侧有三间壁画。三佛殿后面是大学者三堂,三佛殿两侧各有一庭院。明代弘治年间,如此大规模的香火兴盛,与斋堂的岳翎寺一脉相承,使斋堂川成为京西的佛教胜地。
明嘉靖十二年(1533)重修,山门额有重修日志。灵泉寺只剩一座山门。山门为青砖仿木结构,大脊瓦顶,吻兽挂兽,四角挂风铃,石雕造券门。门口有灵泉寺石雕,山门两侧青砖砌侧门。灵泉禅寺有一棵古槐和两棵银杏树,其中一棵雌雄同体,每年结果。这两棵银杏树是国家二级古树,陵水八景之一。
从灵泉寺现存的山门和古树,不难看出,这里曾经有香火和佛事。
南海火龙王庙
南海火龙王庙位于陵水村西面。相传建于金代,明嘉靖十五年(1536)重修。南海的火龙王庙坐北朝南,规模巨大,占地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大门宽5.5米,深4米。现在正厅没了,只保留了大门。山门是青砖建筑,顶脊有吻兽,瓦盖顶。
券洞上部镶嵌青砖雕匾,四周刻有莲花花瓣。额头题“南海火龙王庙”并有铭文“大明嘉靖年间(1536)重阳造,重修于曾林乡”。正门两侧各有一扇侧门,宽4.2米,深2.5米。遗憾的是,这些寺庙现在只是一片废墟和废墟。海火龙王庙遗址气势磅礴,山门古树在诉说着昔日香火的鼎盛。
在古代,人们经常祈求龙王让缺水的地方下雨,但陵水村建了一座火龙王庙。俗话说“水火不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村民解释说,过去的陵水村水资源丰富,水也容易发生灾害。所以修建这座火龙王庙是为了保持“阴阳平衡”,祈求风调雨顺。
南海的火龙王庙里有两千年的古柏。两株古柏的树干分支处各有一棵桑树和一棵榆树,被陵水称为“白豹桑”和“白豹榆”,是陵水八景之一,京郊“古柏奇观”。这两株千年古柏都是国家一级古树。
仙女圣母院
圣母院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位于南海火龙王庙北侧,坐北朝南。大门宽2.4m,深1.6m,坚硬的山梁,砖吻兽。第二道门建在岩石平台上。正殿宽度为10.7米,深度为8.1米。是硬山式的,铺着瓦片,屋檐滴水。五根横梁竖起,殿内横梁绘有龙。龙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尤其是龙的眼睛亮得让人怀疑龙即将从房梁上跳下来。
正殿东侧有三个辅殿,宽4.3米,深2.2米,有硬脊。三梁两边各有三间茅屋,都是坚硬的山顶,碧水的山脊,瓦顶,三梁。原来寮屋墙上的“七十二师”壁画已经不见了。
龙王庙戏台
陵水村龙王庙戏台建于明代,在南海火龙王庙大门对面。舞台朝南,建在一个石墩上。舞台宽6.8米,深8.7米,高2.64米。坚硬的山型,覆盖着灰色的瓷砖。有八根柱子和五根横梁。舞台中间有一个木隔扇,把舞台分成前舞台和后舞台两部分。隔扇有左中右三个门。龙王庙戏台已被门头沟区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85。
南海的龙王庙、戏台、八角池、三大禁忌遗迹和圣母院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古村落文化中心。
陵水村的古树
陵水村有10株古树已被载入《北京市古树名木志》。陵水村有三棵一级古树,分别是“白豹榆”(侧柏)、“白豹桑”(侧柏)、“北山”(侧柏),七棵二级古树,“雌雄同体”银杏树和五棵国槐。陵水村有200多棵柏树,4棵松树,100多棵槐树。
其中“柏抱榆”、“柏抱桑”、“雌雄一体”的银杏树,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珍稀树种”。佛教徒称之为“三圣树”。
当地文化
陵水村是典型的北方村落,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独具慧眼的汉代高僧,选择了这片灵山秀水,修建灵泉寺,传经修行,这片风水宝地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香客,大家在村里长期居住。历代僧人在此传播佛教,甚至与儒道思想碰撞,千百年来相互融合,和谐共存,形成了陵水村“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博大包容精神的一个缩影。
陵水村的人们崇拜文化,尊崇官员,早早体会到“学而优则仕”的真谛,借助古代盛行的科举制度开始改变命运的官员生活。陵水人聪明,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永恒的格言。想读书,就得有钱。有钱就要做生意。做生意就要走出去。能出去的靠文化。有了钱,可以更好的培养下一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所以陵水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人墨客。正是“大地之灵教育出类拔萃之人,出类拔萃之人富。”
陵水村村民自古崇尚教育,读书风气浓厚。他们受过古代的教育,也受过现代的教育。他们以“举人文化”闻名,是农村文化的典范。据记载,这个村子出了许多名人和两个进士。民国时期,这个小村子里有6个燕京大学的学生。著名学者刘增光为陵水村赢得了“京西陵水举人村”的美誉,由此产生了陵水村的“举人文化”。
解放后,村里很多学生也上了大学。一个人口不到1000的小村庄,却有如此多的文人墨客,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因此有“举人村”之称。
这个村子当地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尤其是陵水村的“秋粥节”。每年初秋的这一天,陵水村的村民们都会自发地聚在一起喝秋粥。原来,康熙七年(1668),斋堂川发生水灾,康熙二十一年(1682),又发生旱灾。刘茂恒和他的父亲刘英权先后捐出3700多石粮食,帮助数万灾民。刘茂恒一直是个清官,勤政为民,深受人民爱戴。为了纪念刘志富的义举,村民们把中秋节的开始改为“秋粥节”,并集资买了一口大锅。你给一把米,我给一把豆,你加水,我添柴,大家喝“举人粥”。立秋时节,陵水村的秋粥节成了金榜节。近年来,每到立秋时节,一些准备高考的学生都会来这里喝“举人粥”,感受先人的“制胜之道”。
陵水村作为京郊的一个小村庄,无论是古朴典雅的古民居,还是建造精美的举人住宅,都让我们非常期待去参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文化底蕴的积淀,这不会一蹴而就。这些历经沧桑的古宅、深院,就像一本历史书,让后人穿越时光隧道,感受书香古韵,追溯过去陵水人的“官”风范。陵水村的古宅、豪宅、深巷、古树,在后人虔诚的眼中,也在米卡延续了很久。
孙克勤和孙波写文章,拍照片。
参考
孙克勤,宋冠亚,孙波,2006,参观京西古村落。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孙克勤,孙波,2013,参观中国最美的古村落。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