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孙吴政权与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农田水利

(一)孙吴时期长江中下游水利的发展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池塘,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耕,尤其适合水稻种植。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水利设施,优势水土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农业生产仍然得不到保障。自东汉以来,江南农业和水利虽有发展,但也只是集中在某些点上。就广大地区而言,开发程度不高,还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明显落后于北方黄河流域。孙吴立足于长江以东,长江中下游是其政治经济中心。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和水利,建立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才能与北有曹魏,西有蜀汉相抗衡。为此,孙吴和曹魏一样,在其统治区域内,也大力耕地,发展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口粮供应,增加财政收入。孙吴垦荒始于建安八、九年(203-204),历时70余年,直至西晋灭吴。集中领导,统一管理,更有利于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土地开发。孙吴统治时期,农田水利的一大特点是土地开发与水利并举,大规模的开垦意味着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因此,随着孙吴屯制度的实施,长江中下游的水利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孙吴填海的面积和形式,在他的著作中已经有所阐述,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仅围绕上述特点介绍其水利事业的发展。

1.太湖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是江南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秦汉时期,这里修建了许多海堤、圩田、堰塘、运河等水利工程。东汉末年,这一带已经是“沃野万里,士绅富庶”的景象。以江东为根据地的孙吴,为了使太湖成为一个经济中心,继续致力于该地区的水利和农田耕作。建安八九年,孙权任命鲁迅为海昌(今浙江海宁)垦荒队长,管理太湖东部和南部平原的水利垦荒。后来在毗陵(今江苏常州)设典农校尉。皮岭电农一个队长的业务范围挺广的,管辖无锡、江阴、常州、丹阳、丹徒。为了加快太湖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孙吴政府有时会组织各界人士开展一场开垦农田的总战。如赤武年间,“各郡出部,新都队长陈标、队长顾城各引万人,会租打桩,男女数万。”几万人会租打桩,可见荒地开垦的规模。

太湖地区扩大围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田水利的建设过程。孙吴时期,太湖地区的水利大致如下:

(1)太湖堤塘建设。太湖东南沿岸的堤塘将太湖与湖东、湖南等水乡隔开,是太湖东南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前提。沿湖筑堤筑塘,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据传说,唐力位于长兴县以东35英里,是春秋末期范蠡所建。后来,在西汉第二年(公元2年),高在长兴县城东北25里处修建了一个高塘,以“阻隔太湖之水”。孙吴时期,随着湖东地区垦荒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三国志》卷五四《兀术·鲁肃传》。

②《三国志》卷五十二《兀术诸葛瑾传》裴松之注引“兀术。

(3)清·金宥利:《太湖准备》卷三引“吴兴山墟名”。

(4)齐:《乌江水考》卷一。

太湖东岸和南岸的堤塘建设频繁。孙修为了防止太湖水患,东起吴兴北部,西至长兴,称为“清塘”,目的是“避水而逃,守堤良田,引未来之行”。清塘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湖水的溢出,改善了湖东和湖南的水土环境,促进了湖东和湖南的农业发展。

(2)建造海堤。太湖地区的东南部濒临大海。沿海陆地的海拔远不能阻挡涨潮的袭击。因此,沿海人民修筑海堤来防御海潮,改善沿海避卤区,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据《吴越史》记载,孙说:“华亭谷东南端金山有咸海堤”。此外,《嘉兴府志·海棠》引《赵图记》曰:“海棠离郡百里,绵延一百七十里,横跨海盐、平湖两县。”金山在汉魏时期与陆地相连,唐以后落入海中,与大陆分离。孙吴前后,没有金山修筑海堤的记载。所以金山咸海堤很可能是孙武世修建的。当时孙吴正在海昌垦荒,极有可能在东南沿海修筑海堤,以满足农垦发展的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乾隆《湖州府炙心府清塘堤》。

②参见王家伦、张放主编的《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158 ~ 159。

(3)平原河道的开挖。太湖地区,河网密布。但这些水面如果不加以约束和引导,往往会到处过水,触地成河,危及农业生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为地挖了许多塘河沟渠来限制和引导水流。这些唐河沟渠具有防洪、排水、灌溉、饮用和运输等多种功能。,密集分布于太湖地区,是太湖地区千百年来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产物。其中,很多这样的工程都是在孙吴时期开始的,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记载,只看到了一个长广溪的例子。光绪《无锡金桂县志》载:赤武八年(245),一校尉陈迅,疏浚长广溪。据《建康志》(卷二)记载,八年前左右,陈迅主持屯兵太湖,屯兵数万。长广溪可能是为满足围垦需要而改道的塘河。长广溪北口与太湖北支相连,南口与太湖相连,长三十里,宽一里多,贯穿无锡西南的土股。从它经过的地方和两端与太湖的连接来看,似乎是一个引太湖灌溉农田的工程。

(4)运河的整治和挖掘。江南运河北段丹阳至丹徒段,因地势较高,两岸山峦连绵,一直是疏浚的重点。孙吴时期,岑浑首先疏浚了这一段河道,“凿丹徒至云阳,但杜野(今镇江城东15里)、肖鑫(今丹阳城北10里)皆削脊,难矣”。这项工程非常艰巨。经过这次处理后,装运条件得到了改善。阿清人王明胜说:“自古以来,吴县从孙氏出发,经过无锡、武进、丹阳和丹徒水道。”⑨岑参对江南北段的管理,不仅方便了航运,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2.丹阳古湖区的围垦。古丹阳湖位于江苏溧水、高淳、当涂、芜湖、南陵、宣城五县,水面相当宽阔。围湖造地历史悠久,围湖田地平坦肥沃,灌溉方便,对政府和农民都很有吸引力。光绪《高淳县志·山川》载:“相国卫有田四万八千亩,周四十里。春秋时,吴主城为赛诸之城,因楼附城,为吴沃土。”可见,围湖填海,春秋时期就有了。孙吴建都后,古丹阳湖区也是重要的垦区之一。设在湖中(在今当涂县)监管农业,大规模开垦农田,沿湖开发沼泽地,截湖放水,破土耕种土地,发展农业生产。比如今宣城以北60里的金宝圩,就是古丹阳湖的一部分。“孙氏起于江东,中原避乱者归之,无地可植。才会围绕场域建立金钱等场所,一切界限多在城中”。再如普立堂,永安三年(260)秋,“都尉密筑丹阳湖田,立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参见吴同举:《江苏水利百科全书》卷十一。

②《太平玉兰》卷170《州县志》引自陆吾。

③《十七史讨论》第42卷。

④民国《高淳县志》卷十五。

理塘》1。大概是选址不当,这次没有成功。八年后,西溪再次提出围湖埔里,“建埔里田,复旧址”。可见,围垦古丹阳湖的活动在该地区农业生产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此外,著名的高淳永丰圩、芜湖县保圩都是孙吴时期修建的。

孙吴在古丹阳湖区推广围垦,促进了该地区圩田水利的发展。通过广大移民和士兵的辛勤劳动,在迷雾重重的古丹阳湖区开垦了无数良田,为这里稻作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水土资源。这不仅成为当时孙吴政权的一个富庶的农业经济区,也为六朝及后世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江边地区的农耕与水利孙吴政权在长江中下游江边地区设置的村落有10多个,大致可分为以万口为中心的江北村落和以武昌为中心的南北村落两个区域。

(1)江北屯区。万口,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西南部,是安徽的入海口。安徽下游有一片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曹操曾派为庐江太守,“屯湾,广开稻田”(3),为南征吴做准备。当时,梦露向孙权建议说:“宛天富而美。如果成熟了,人数还会增加。若有数岁,宜早除之。”(4)于是,建安十九年(214),孙武五月征安徽,俘虏曹操男女数万,继续在安徽大兴种地。江北的农田开垦主要种植水稻,需要相应的水利设施。因此,随着垦区的不断扩大,农田水利也相应发展起来。建安年间,吕蒙任庐江太守,在宛城凿石通水,“注水田百余顷”,进一步扩大了原有的吴唐皮灌区,使之“功利化、人性化”,百姓立庙供奉。由于兴修水利灌溉工程,宛城地区开垦了大面积的水田,成为当时重要的水稻产区。仅仅是长江以北荒地西边的一个村子,就能“受到上万人的欢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三国志》卷六月四日《武陟铺杨行传》。

②《三国志》卷六一《吴开传》。

③④《三国志》卷五四《吴孟传》。

⑤《三国志集·五四卷·吕蒙传·太平宇宙》卷一二五。

⑥读《望江县志》卷二十六《石》札记。

(2)北方和南方的村庄。长江中游以武昌为中心的南北村落的发展,促进了长江中游部分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第一,阳信灌区。在长江南岸,孙武世曾经修建了阳信灌区。《水经注·江水》载:江水“再东,过夏洛县北(今湖北阳信东),右岸富水。水从阳新县清心山流出,向西流出,经过阳新县。.....左右水,公私灌,咸成沃土,旧吾屯在何处也。”富水是长江南岸的一条小支流,河谷平原适宜农耕。孙吴统治时期,沿富水海岸修筑夏郡、阳信隧道,引水灌溉。从“公私灌溉,盐成沃土”来看,当时阳新地区的农田水利相当发达。

二是从巴基斯坦引水的灌区。从巴基斯坦引水的灌区在长江北岸,靠近古武昌。河的左边,水是大坝注入的,水是从红楼县下面的大别山灵山流出的。.....武氏,旧营立于水边,汲水浇野。“南水北调灌区位于湖北罗田地区,吴、魏交界处,耕地意义重大。所以水利灌溉也开展起来了。

第三,涞水屯区。建安十四年至十八年,周泰“派兵屯田岑”,兴修水利,屯田垦荒,用岑水灌溉农田。岑,在今湖南澧水下游,涞水是澧水北岸的一条支流。《水经注》卷三十七说:澧水东过唐县(治湖南安乡北),且“入县,左入水,水出西北天门县界,南至培平屯,用以淘水灌溉田地数千顷。”朱所指的“京平村”可能是周泰兴修水利、开荒后的情况。引入的水利工程数以千计,可见规模之大。

此外,江陵、安陆屯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三国志》卷二十七《舒威·王基传》记载:“江陵有沮、张两河,良田数千顷。安陆周围,滇池沃岩。”反映出这些荒地地区的水利事业也具有相当的规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三国志·吴泰传》卷一。

(2)参见王家伦、张放主编的《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166 ~ 167。

孙吴政权坚持不懈地推行垦荒制度,大力开发利用长江中下游的水土资源,发展水利,不仅为当时的孙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在开发江南水网、围垦湖田、修建圩田水利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努力, 为南方水利和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东晋南朝在东南地区制衡北方政权。 因此,可以说孙吴时期的垦荒和水利建设是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东晋南朝时期的农田水利

东晋南朝长期统治淮河和汉水以南的广大地区。淮河和汉水是南北政权的边疆地区。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是东晋南朝政权的政治中心和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所谓“百度的投资难得。”。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东晋南朝政府十分重视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所以农田水利的管理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地区,尤其是江南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一直是发展的重点。除了这两个重点地区,巴蜀地区在原有农田水利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岭南地区也逐渐走上了更快的发展进程。

1.由于三五地区丘陵、丘陵、沼泽、洼地众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长期以来,高地干旱,洼地被淹。因此,只有建立良好的排灌系统,才能充分利用这里丰富的农业资源。江南人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以水网圩田和山区丘坝为主的农田水利特色。东晋南朝的270年间,南北两支生产大军,在江南大地上辛勤开垦和扩张。无论是水乡水网工程,还是高地堰塘工程,都是在孙吴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为唐代以后江南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南齐书》(卷二十六)《王敬泽传》。

(1)宁镇地区水利建设。宁镇地区当时是丹阳、金陵两县的地盘,地形多为丘陵、丘陵,多为低山浅丘,地势起伏较大。遇暴雨,山洪肆虐,摧毁乡村;如果长时间不下雨,小溪就会停止流动,没有水可以灌溉。鉴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古代劳动人民开创了以堰塘为主的水利灌溉事业,筑塘止水,下雨时蓄水,晴天无雨时放水灌溉,形成了无数的小水库。东晋南朝时期,宁镇地区有许多堰工程。南齐景陵王小在谈到这一带的水利情况时说:“这里并不是旧社会唯一遏制古塘的地方。”①文献中著名项目多达89个,大部分分布在镇江、丹阳、金坛、溧阳等地。

首先,练池塘。李安堂建在进士杜南面前,位于丹阳县西北,唐朝时方圆四十里,又称莲湖。陈敏“据江东,要修耕织,君弟和合止马林溪灌溉云阳,又名练塘灌田数百顷”(2)。李安堂接受历山和长山的水,不仅可以灌溉田地,还可以帮助运输。它是江南运河上著名的水利枢纽。

第二,新风堂。新丰塘,也被称为新丰湖,在丹阳县以北约20英里的兴丰附近。是东晋初期修建的蓄水灌溉工程。东晋大兴四年(321),金陵内史张敏主持修建。《吕传》说:“当时他所辖四郡,因旱失田,鲁为李渠新丰堂。”当时总共雇佣了211420名工人,可见规模之大。“旧晋陵寝地广人稀,恶渠少,秽田多”。工程建成后,“灌溉农田800多公顷,年年丰收”,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南齐书》(卷四十)《竟陵文选·王传》。

②③《元和县志》卷二十五。

第三,赤山堂。赤山塘位于都城建康的东南,是建康周边古堰塘中最著名的。赤山塘,也被称为赤山湖,位于句容县西南约30英里处。相传于孙吴赤乌二年(239年)建成,初步解决了这一地区的洪水威胁,为湖外大片农田储备了相对丰富的灌溉水源,促进了受益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到了南朝,各个朝代都加大了治理。小琪在明成祖时,是一个由政府出资、沈礼主持的著名时期。“明帝重修赤山池,耗费材料数十万”,隋朝曾一度败下阵来。唐朝齐德年间,县令杨在梁的基础上修复了旧堤。大历十三年(778),王新再次重建。改建后,赤山塘周长为120,有两个闸门控制蓄泄。当时句容、上元(今南京)两县的田地就靠这种灌溉。

除了大型堰,中型堰比较多。据《新唐书·地理志》和《顺治镇江志》记载,当时著名的堰塘有:唐丹,位于金坛县东北28里,是小琪时代的丹满所建;吴堂,位于金坛和丹阳之间,距唐周四十里,灌溉金坛和丹阳两县的农田,吴友在梁潇主持修建;斜塘,位于金坛县城以北25里,是田亮谢法冲督建九年(510);金坛东南三十里的南北斜塘,各灌溉一千多亩,是梁平通五年(524)谢德伟所建,唐武德谢重修;金坛县东南三十里的官塘,是梁大同五年(539)谢所建;娄湖湖位于建康城东南15英里,每周10英里,灌溉面积20公顷,始建于孙吴时期。刘宋时,沈庆之在此“广牧业”③;建康城北的瀛丹湖,灌溉农田30公顷④;苏君湖,城西北15里,周10里,水浇地12公顷;葛塘湖,位于城市以东72英里,每周7英里,灌溉40公顷。虽然这些池塘没有李安堂、新丰和赤山塘大,但它们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政府修建的大中型堰塘,民间挖的堰塘更是难以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梁书》卷五十三《好官传·沈璃》。

② ④ ⑤《丁敬健康志》卷十八。

(3)《宋书·沈庆之传》。

数数。有50多个村庄以池塘、堰、湖等命名。在查干隆、光绪编纂的《丹阳县志》中,且多以姓氏为前。虽然不是所有的堰塘工程都是六朝时期开凿的,但有不少是六朝时期开凿的,或者是六朝时期开始开凿的。元嘉二十一年(444),江南大旱,百姓饥寒交迫。"如果不种庄稼,他们就会挨饿。"。但在金陵郡,“承邪之宅,无所不存,失而复得,陈济之谷,量巨大”。这反映出“城北房”相当多。许多大、中、小型堰塘在抗旱和保护农作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太湖地区的水利。东晋南朝时期,太湖地区的水利和农田管理工作在孙吴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唐火的修建,通江港的疏浚,太湖地区的排水和填海造地,以及解决太湖排水通道方案的提出。

唐火唐火位于太湖东南边缘,从王萍到湖州长90英里。《嘉泰吴兴帜》卷三十一引《吴》曰:“晋太守开之,灌溉土地千余顷。”后太守沈佑之“加君,改名池,可灌溉二千余顷”②。在江南,“名堂皆以水接陆”。“以多水之名思湖,以蓄水之名筑池”。由于唐火的特殊位置,它的堤岸实际上成了太湖东南岸的大堤,起到了防止太湖泛滥的作用。它的唐河成了排灌沟,长时间下雨就滞蓄洪水。天气干燥时,蓄水灌溉池塘下的农田。因此,唐火的建设促进了太湖东南沿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书》卷九十一,《孝义传·耿旭》。

②《元和县志》卷二十五。

③《永乐大典》卷二二七六《唐》引《》。

(4)《莲湖志》(卷八)“请修莲湖铭”。

通江港的疏浚。太湖平原东北部毗邻长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略有倾斜。高地受旱,低地受涝。西晋太康四年(283),于海县(今常熟市)还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县城。为了利用河流的潮汐资源,消除洪水灾害,这里的劳动人民沿河挖通江岗浦,在低洼处周围筑土。到梁潇时,“高祥有二十四条河,与潮相连,灌溉源头,不愁干旱。”农村的低田都是筑堤的,足以抗水,涝害不害。因为没有旱涝之忧,是“常熟”,所以大同六年(540),于海县改为常熟县。这说明东晋南朝时期,太湖东北部的农田管理和治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东晋南朝时期,太湖地区也出现了化湖为田的活动。太湖东北,今无锡与武进之间有古芙蓉湖群,素有烟波浩渺之称,相望数百里。金元时期,晋陵寝史官张贵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在曲阿星修建新丰堂灌溉田地,在芙蓉湖为田地排水。但是天寒地冻,湖也没有完工。这是太湖地区围垦湖田的一次尝试。虽然不成功,但为后人提供了一些动力和借鉴。后来,在刘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当地人在芙蓉湖地区的杨修湖堰成功地开垦了农田,获得了数公顷良田。《读史·郁芳札记》(卷二十五):阳湖东八十里,南北三十二里,其北与延饶湖、临金湖相连。一共三个湖。刘崧元嘉在中部修建了湖堰,获得了数百公顷的良田。“收复阳湖后,元嘉二十四年,临金湖被治。太湖地区垦荒活动的兴起,反映了当时太湖地区水土资源的开发已从开垦高康平原逐步推进到湖泊沼泽,这也是东晋南朝时期三吴地区人口增长和土地集约化程度提高的反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光绪《常志稿》卷一。

(2)康熙《常州府志》引《南徐》。

③参阅王家伦、张放《中国农业出版社农田水利史》,1990、194页。

南朝时期,太湖的排水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因为主要的排水渠道——松江,在南朝时期“淤塞”,“到处泛滥,造成洪水泛滥”。于是,土地污染,春流汇集的吴兴一带,便“延滞了,雨未过,便去漂泊,或方春辍耕,或秋嫁,家苦,无可防。”说明排水不畅对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传统的筑塘堵水似乎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要。因此,疏通和增加排水渠道势在必行。为此,南朝政府两次提出增加太湖下游排水渠道的计划。一次是宋元嘉年间,扬州刺史王留君根据姚蛟的建议,决定“自武康古曦开顾操湖,直抵大海百余里,过运河”。糜竺作竹,在今德清县东二十余里。当时大概是想把苕溪向东通往太湖的苕溪流域的水抽干,再开一条运河到杭州湾。姚娇在这里勘测了20多年。元嘉十一年,他向朝廷提出了这个计划,但合并后朝廷认为不彻底。元嘉二十二年,姚蛟又提出,与政府共同探索,画出了一个图案。经审查认为可行,其效益可达四县。为了慎重起见,先开了一条小运河作为试点。当时,武城、武康和董倩三县的民工被动员来开小运河。但是这个项目最后没有成功。另一次是在梁忠大同二年(530),因“吴兴县屡遭水患而失收”,有人提出“泄浙是大渎”。政府派汪洋等人策划组织吴兴、宜兴、吴军三县的士兵“开沟止泻”。震泽是太湖,“导赈震泽”是为了泄太湖之洪,目的是“使吴兴免于屡洪”。但由于萧统太子的反对,这一计划未能实施。南朝政府开渠和泄洪两个计划虽然没有实现,但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开发利用太湖水土资源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洪水的出路,并寻求解决之道,对后世影响很大。从唐宋时期直到今天,太湖水系的建设和维护仍然是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3)惠济区农田水利。宁绍地区隶属东晋南朝三吴之一的惠济郡。由于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相对发达的农业生产。到了刘宋时期,山阴县已经出现了“地狭人多地少”的矛盾,地价可以和关中地区比肩。这样就要求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改善水利条件,发展农业生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书》(卷99)《二熊始兴王君传》。

②《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

③《宋书》卷五四《孔季红传》附孔灵符。

建于东汉永和五年(140)的鉴湖,以其巨大的库容,储存了惠济南山的水,基本解决了惠济平原的洪水威胁,为这一地区储备了充足的灌溉资源。东晋南朝时期,灌区灌溉制度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浙东草渠的开凿。据《嘉泰会稽志》记载,晋时司徒贺勋为会稽郡时,开凿运河灌溉田地。何逊在西晋末东晋初主持开凿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这条运河西起西陵(今萧山西兴镇),东南经会稽县,东至曹娥江,全长约200里,大致与鉴湖池平行。因此,它实际上成了鉴湖灌区一条东西向的总干渠。这条干渠与原有的多条南北向河流形成了交错的格局,既扩大了灌溉面积,又方便了它们之间水量的调节,使灌区的设施和布局更加完善。这条运河的开凿在该地区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东晋时期,张炬县(今余姚东南)得到了恢复和重建。《晋书·孔子传》记载:为会稽内史时,“张炬郡有汉旧恶,灭数百年。我乐于巡逻,修旧堰,灌溉田地二百余顷,都成了好买卖。”这个时期还有一个大工程,就是长湖的开发利用。《水经注·浙江水》:“浙江亦在东北,长湖口,湖广五里,东西一百三十里,沿湖开水门六十九,灌溉良田千顷。”水闸的设置对调节水量和防旱防洪至关重要。

惠济县北部沿海的海堤建设,对于维持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也具有重要意义。会稽县北部临海,海潮泛滥,咸化水源,排斥土地,对当地农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惠济人在沿海修筑海堤来抵御海潮。六朝以前,随着沿海地区农田的开发,出现了零星的海堤。六朝时期,尤其是东晋以后,一个系统的海堤工程似乎已经基本成型。《新唐书·地理志》和《嘉泰会稽志》中记载,会稽东北有海堤,唐开元十年(722年)已在原海堤基础上建成。这说明惠济北数百里海堤在开元以前就存在了。虽然关于开元以前修建惠济海堤的文献很少,但从一些零散的材料和当时的背景来看,惠济海堤的大规模修建应该是在东晋南朝时期。《南齐王敬泽传》说:“近土有湖海,民无士,皆护塘役。”而且还有一个专门的“堰塘丁”,从事堰塘工程的建设。这里所说的“池塘”是指海堤以及湖泊和池塘的堤坝。堰和池塘的大规模改造必须包括海堤的建设。否则,只有运河、河网的疏浚,没有系统的海堤挡潮除盐,低湿咸的山地平原也不会成为一亩黄金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