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镇的历史和文化

夏冬豆饼

夏冬豆饼不同于其他豆饼,有1000多年的历史。以选料精良、制作精细、色泽鲜嫩、酥脆爽口著称,是粤西著名特产之一。关于夏冬豆饼的起源,当地有一个传说:在隋朝,夏东堡经常遭到外国人的入侵,人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今年初夏,正是豆子成熟的时候,田野里一片金黄。一天中午,群众正在地里忙着收割大豆,只见一群恶魔气势汹汹地走来,张牙舞爪地抢夺大豆。正在这时,冼夫人率领的军队来了。他们赶走了魔鬼,夺回了大豆。为了感谢冼夫人的大恩大德,夏冬家家户户都磨黄豆,做豆饼,慰问冼夫人的军队。从此,夏冬的豆饼闻名于世,世界各地的客人都来夏冬品尝。

岭南佳果荔枝

2002年5月,《广东科技报》报道了“天下荔枝第一镇”电白区夏冬镇的情况,向人们介绍了夏冬的荔枝,其中有一句话:“全球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看夏冬。”

该镇荔枝主要品种有:白木杨、白腊、黑叶、桂味、糯米糊、桂味、妃子笑等。

上世纪80年代末,夏冬被命名为“李颖丹霞”、“电白新八景”,有百里李林、费霞浮山、丹丽崔莹。据1982调查该地区文物,电白地区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秦汉时期,百越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隋唐时期,县城东部、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居住着瑶族,西南至西北沿海及沿江地区主要居住着黎族和壮族。

汉人第一次移民是什么时候很难考证,但是从宋朝开始就有大量的汉人移民到中国。从宋徽宗时期(1101-1125)到明朝洪武时期(1368-1398),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大量中国人从福建莆田、晋江、闽县等地而来。此外,还有神甸卫守备官兵的后代(多为浙江人)和来此经商贸易的商人,以及一些曾在高、雷、连、琼等县任职的官员辞职后选择在此居住——他们先后在此繁衍生息,所以中国的汉人数量越来越占优势,而原来的土著不得不迁徙到广西、海南等地,一部分与汉人同化。

这个镇上的人很少搬出去。在全县各镇姓氏占全县姓氏人数比例的数据中,崔和王的比例最高。迄今为止,这两个各具特色的民族一直以多个姓氏和谐相处。“年例”大于“年”。有历史记载以来,茂名及其所辖市、县(区)、村大部分都在做“年例”,而且相当隆重热闹。也让我们可以追溯到它的文化与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仙台夫人之间的联系。在夏冬,从新年的第六天开始,村庄就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运行他们自己的年表。

夏冬镇的新年榜样

正月十七:据道光《电白区志》记载,夏冬镇有一年一度的活动叫“十七人观”,即在正月十七纪念贤太夫人,规模较大,节日气氛浓厚。每年的第一个月从16日到19日准时在Kanrenpo举行。这是一个纵横约三里的平原地貌。唐朝时,冼夫人的孙辈居住在集中的社区。一年有两个“年规”,一个是仙夫人的生日,一个是仙夫人的忌日,这与仙夫人元宵节出游的习惯和仙夫人的忌日密切相关。可见当地民众将“年例”视为“元宵节”,有其演变的痕迹。

每年2月是一年一度的夏冬社区援助活动,多年来规模一直很大。隋炀帝冼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英雄。她是爱国主义的楷模,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大业奉献了一生。她镇压叛乱,惩治盗贼,维护岭南十余州的稳定,保护环境和人民,发展生产,为人民做出贡献,人民崇敬她。为了纪念她的成就,人们建造了一座雕像来纪念她。解放前,粤西有100多座仙台寺庙,其中以电白县夏冬的龚燕庙最为壮观。龚燕寺建在任侃坡北端的石子岭阳坡上,坐北朝南,占地约1,000平方米,依山势而建。分为三个大殿,后殿地势较高,有两尊泥菩萨。中殿面积最大,绘有雕梁画栋,庄严肃穆。两尊冼夫人的塑像形神完全相同。前殿最低,靠近庙门。

该寺由崔和王共同修建和管理。庙前有一幅对联:左边是:万众一心,献一尊,千古诚敬;右边是:分法,保二族,王一万,崔一万。

每年正月十七,崔、王二人登上庙前三里外一个叫寒寒坡的平坡上戏台,请两广有名的粤剧团来唱大戏,比谁在台上唱得响。与此同时,还举行了一场被当地人称为“走公”的比赛。仙台夫人一年一度的纪念活动从正月十六持续到十九。此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观众云集于此,人来人往,拥挤不堪,熙熙攘攘。1957年,夏冬龚燕庙曾有粤、桂、湘、琼四省1万人前来祭奠仙台夫人的盛况。不幸的是,龚燕寺在20世纪50年代的“三反五反”浩劫中被烧毁,苏东坡等诗人的题词已经消失。到了90年代末,当地群众自筹资金,干脆在原址上重建,由附近村民管理,香火常年不断。

在当地的活动中,夏冬冯佳村的圣诞活动规格最大,影响最广。每年在冼夫人生日、纪念日都会组织相关活动,统称为电白冼夫人文化节。前有高力士、杨贵妃,其第四代孙女,嫁入,葬于狮子岭(有现存墓葬为证),可能是其父、武则天宰相许给皇帝的礼物夏冬荔枝,最早开辟了从李湘乡夏冬到古都长安的“荔枝之路”。

“红尘骑公主笑,谁知是荔枝。”相传高力士向杨贵妃的家乡赠送了美味的荔枝,被称为浮山岭阳光下的夏冬荔枝。夏荣村委会有一个“金凤”(也叫“正风”)花园村,村周围还保留着许多古砖。夏冬村有37个礼堂。人们常说它有36间半,其中崔氏有26间半。这些祠堂大多坐北朝南(有“与祠堂对水”的古代建筑习惯)。

东:德明寺

中间:崔氏大宗(即长房镇福贡寺)、璟宣寺、云谷寺、前亭寺、一真寺、端宁寺、石兰寺、德化寺、崔氏寺(即崔氏将军寺,崔氏始祖)、朱轩寺、季枫寺。

西:渭南公庙、神山公庙、夏震公庙、真春公庙、表畈公庙、艮尾公庙、敬一公庙、致远公庙、龚艺群公庙、思源公庙、清泉公庙、会都公庙、白云公庙(一半被大风吹倒,剩下一半)。

崔氏20多个祠堂中,大部分都在七祖之下。因为三间房人少,所以神龛也不多,但在第二间,只有七祖景宜(镇辅)公祠建在田地的西侧,八祖振淳(当时为明)公祠建在祖祠的左上角,* * *占了三间。崔氏宗祠的其余部分,是为人口众多的四房、长房而建的。

崔氏第二宅的敬义公祠是在光丙申(1836)、沈冰月、沈冰日和沈冰这几个日子修建的,这是其一大特色。不过,第八祖振春的祠堂是十六世纪用良渚和蔡亮的钱修建的,这也不同于其他祠堂。(崔)谥号,崔泽淦第八祖,是公祠的名字,不是他的排位名、字、号。其他祠堂的名字每次都是这样。

神社里挂着牌匾(红底金字),上面写着他们的成就,如进士、举人、结缘等。清代《崔氏》中的书法家夏发,在一家当铺里典当了他的书法,得到了钱。有一年,建了一个王氏宗祠,但是大门上挂了条幅,还是没有挂理想的牌匾。崔夏发喝醉了,写在“寺”字右边,但“寺”字里还欠着一幅画,醒来就不写了。此后,其他同样以文笔稍有名气的人,弥补了笔画的不足。和他的文笔相比,笔法各方面都不一样。后来崔氏祖庙里又有崔夏发写的条幅,如“星聚遗徽”、“师泽龙”、“教侠珠池”、“参加岳木”等,但各额字体似乎出自不同家族。

这些祠堂是独立于客厅的,在轴线上的总体布局是:大门——厅堂——卧室。享堂又称祭祀堂,是祭祀祖先、举行祭祀仪式、各民族团聚的场所;宿舍是放祖宗神的地方。在祠堂前,一些著名的官员家庭也有照壁或牌坊,画一个飞盘,非常壮观。这些贵族家庭的祠堂往往有专人管理。有的收房租,有的守家谱,有的守祠堂,有的准备祭品。王有淮阴殿,专门处理族内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崔有董事会,也是类似的组织。祠堂的经济支柱是祭祀田地(俗称蒸味)。祭祀场是祠堂下整个家族的公共财产,其收入主要用于支付祠堂祭祖和供养宗族的各种费用,以及奖励为宗族荣耀做出巨大贡献的孝子子孙。

为什么明清时期夏冬村修建了这么多祠堂?有当地老人说:东西一公里,南北一公里,前后左右有很多池塘。是“仙女撒网”和“网监”的宝库。历代祖先认为,这里每多建一座祠堂,就“又多了一根头发”,更加繁荣发达。所以,竞争就像投资。集资捐钱修建新祠堂(子庙),设置大量祭祀场,以求祈求新的发展。但如果抛开迷信色彩,透过现象更深层次地寻找原因,就能看出这与明清时期有关,当时宗法制度处于成熟发展阶段,人们非常重视祭祀,将其作为家族的重要活动,祠堂成为家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象征。在家训中,“立祠堂”和“重祭祀”的说教占据了突出的位置,非常相关。崔、王这两个地方姓氏,都是名门望族、富商名流,读经学、受理学影响较深的中上层人物也不少。其他宗族拿不出这么多钱建这么多祠堂,两大名门崔、王能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清政府对此没有任何限制,所以修建祠堂就成了他们所有人的主导意识。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夏冬村各个角落都修建了祠堂,* * *修建了37座,实际上是36座半,这自然成为一种可以理解的历史现象。传说很久以前,电白县夏冬发生旱灾,水稻歉收。许多人因为饥饿而逃往西南部。当时,夏冬有一位阿林怀兰医生,吴川练师人,他也和灾民一起逃亡,途中救治了许多灾民。

当林大夫和灾民到达交趾国(今越南北部)的过境点,过境点的一位将军治好了病,将军非常感激。

交趾国皇宫里有一位公主,长期生病,没有得到医治。一天,关将军进宫报告说:“中国有一位林大夫,他带着灾民逃到关,治好了许多灾民的病,还治好了我的病。公主病了很久了,不如请他去看她。国王想了一会儿,让将军邀请林医生入宫治疗公主。果然,公主吃了林医生开的药,几天后病情好转。为了感谢林大夫,国王献上了一箱箱金银珠宝,但林大夫婉言谢绝了。

国王设严以熟红薯为国宝款待林大夫,以示最高敬意。宴会后,林医生问公主:“你能给我一块生红薯吗?”公主答应给阿林医生生红薯。他吃了一半,留下一半扎在发辫里,戴上圆瓜帽,告别公主,回到中国。

就在林大夫出宫不久,不知何故,国王突然接到报告,国宝地瓜被偷了。齐威王大怒,立即派将军关去追捕他。林博士去了边境,乘船到了河中央。这时,追来的将军划了过来,拦住了林大夫,说:“你把国宝地瓜偷到了国外,现在下令逮捕你。”林医生听后,表示要为救灾群众活下去,拿回红薯种植。将军听后深受感动,命令士兵们放手,让林大夫把红薯带回中国,自己就投河自尽了。

林博士回到电白峡洞,种了半个红薯,很快就长出了叶子,种上了土豆。这种红薯可以耐旱种植,而且生长迅速。消息传开,各乡农民纷纷前来领取薯苗和薯块,广为种植,红薯作为杂粮充饥。从那时起,甘薯从夏冬传到广东各地和中国的许多省份。

乾隆年间,副馆长崔率人在电白边上建立“地瓜林寺”,纪念林怀兰博士救荒的功勋。寺庙建成后,每年收获红薯的时候,当地农民都会选择大条的红薯挂在寺庙前,以表达对林医生好心的感谢,并祈求保佑风调雨顺,收获红薯稻子,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幸的是,这座寺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