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大杰出人物?有哪些人?

徐彬彬,1916,自黄远生以来一直是上海《申报》和《泰晤士报》的驻京特派记者。《北京日报》出版后,他被聘为特约撰稿人。他以熟悉历史轶事著称,时事通讯注重对人物历史背景的介绍。他的文笔优美有趣,很吸引人。他还研究中国传统戏曲,是民国初年著名的专栏作家之一。

徐彬彬是江苏宜兴人,是民国初年一批有影响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他是上海《申报》和《泰晤士报》驻北京的特约记者。他的交流方式流畅而有趣。后来编辑《北京》、《大公报》副刊,专攻文学,精通经典和历史,杂文深受读者好评。

到清末,新闻电报开始减半收费。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交通部专门颁布了《新闻电报条例》,规定:“国内外新闻电报,汉文电报出纳每字三元,英文电报出纳每字六元。”(据葛:中国报史)新闻电报成本的降低,使报纸更多地使用特种电报。

电报的不断架设、电报费的降低和铁路线的延长,使当时各大报纸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通讯网络成为可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报业从“政治理论时代”向“新闻时代”的过渡,确立了民国初年报纸新闻的“中心地位”。1912从10年6月开始,《申报》出现了“北京专员”这个名字。为了跟上竞争,上海的主要报纸,如《泰晤士报》和《新闻报》,也在北京聘请了特派员。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代著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徐彬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他们或者发特别电报,或者为上海的报纸写“特别通讯”。电讯在这些报纸上占据越来越多的版面,遇到重大政治事件甚至会刊登整版电讯。由于电信数量众多,报纸开始将电信分为特种电报、外国电报、电气化电报和公用电报。

因此,电信的增加大大提高了报纸的新闻报道水平。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报刊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报刊评论员,而现在又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新闻人,包括、徐彬彬()、刘绍绍、邵飘萍、林白水、胡、、等人,其中、徐彬彬、刘绍绍被称为民国初年的"三杰"。这些著名记者大多是在中国留学的学生,受过资产阶级教育,具有一定的现代新闻知识和办报经验,思想敏锐,有熟练驾驭文字的能力。他们为日本报刊向新闻时代的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初三名记者”:黄远生、刘绍绍、徐彬彬。

徐凌霄(1888 ~ 1961)

笔名彬彬,凌霄汉格老板。江苏宜兴。

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叔父徐志敬是康有为和齐超变法的积极支持者,深受其影响。民国5年(1916),继黄远生之后成为上海《申报》和《时报》驻北京特派记者,撰写《北京通讯》。由于熟悉当时一些重要政治人物的生平经历,时事通讯中经常透露一些有趣的内幕消息,文笔流畅,因此颇受读者欢迎,成为民初最著名的记者之一。邵飘萍的《北京日报》出版后,被邀请为特聘编辑,副刊主编,写了一篇剧评。从民国16 (1927)年7月,他和弟弟伊势合著的《论一位凌霄大师》一文,在《国文周刊》上连载了10年,报刊上也有不少故事。30年代前后,任天津《大公报》、《戏剧周刊》、《小公园》主编。1961死于北京。

袁称帝时,、曾、康心如等人创办《民信日报》,任总编辑,天天写文章抨击。纪死了。他曾担任《新京报》特约记者,与《申报》的《一微》通讯、《飘萍》通讯、《时代》记者徐凌霄的《彬彬》通讯同时走红。

徐凌霄和他的《古城归来》

原名徐仁金,笔名萧、韩、、、韩、、彬彬、朱琛、等。徐凌霄这个名字来源于他最常用的笔名之一。他原籍江苏宜兴。从祖父那一代开始,他响应顺天府乡试进入宛平,成为北京人。他出身名门,他的父兄很多都是晚清政坛的名人。他的叔父礼部右侍郎徐志敬,堂弟徐仁珠去湖南学政,另一个堂弟翰林院官编徐,都倾向于改革,都是著名的改革派官员,都在1898年的政变中被判有罪。一个被判拘留,两个被辞退,再也没用过。受家庭出身的影响,徐凌霄年轻时接受了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擅长文史。后来,他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前身北京师范大学。他学的是土木工程,但一生主要从事人文社科方面的活动。

徐凌霄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首先是一名著名的记者。从1910,从事新闻工作30余年。他曾为《上海时报》、《申报》、《北京中国新报》、《北京日报》、《实报》、《天津大公报》等著名报纸撰写时事通讯和评论。他还担任北京日报、早报和天津大公报的副刊编辑。在应聘《上海时报》驻京特约记者期间,他以“彬彬”为笔名为该报撰写了大量北京时事通讯,以求观察仔细、分析细致、思维敏捷、文笔优美,在当时一战成名。曾经,黄远生和刘绍绍在初中时还被称为著名记者。离开新闻界后,刘绍绍与黄远生、邵飘萍一起被当时的新闻界誉为“三大杰出新闻工作者”。其次,他也是著名的历史奇闻。他亲身经历了戊戌变法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结识了清末民初朝野的许多政治家。他不仅熟悉中国近代史,而且十分注意相关资料的积累,对清朝历史也很熟悉。他在《京华日报》和《上海时报》上撰文,并与弟弟许合作,在《上海国文周刊》等刊物上撰文,就是这种历史轶事。这些共计一百多万字的文章,后来被编成书籍,成为国内外清史和近代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第三,他也是著名的诗人和戏剧评论家。作为诗人,他擅长旧体诗。他在青年时代就以诗成名,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与袁、沈南亚、徐半梦等人合唱的作品。他曾被当时的人们誉为“京城四才子”。作为戏曲评论家,他对京剧的历史、流派、剧本、角色、唱腔都有非常精湛的研究。他以“凌霄汉歌剧评”为题在沪、京等报刊发表的剧评,以及他在担任《国剧月刊》主编时写的剧评,知名度很高,拥有大量读者,深受演艺圈重视。如、奚晓波、梅兰芳、程等京剧名家在青年时期都曾得到他的指导和嘉奖。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成就,徐凌霄还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他写的《古城归来》。这篇小说从1928九月到1每天在《上海时报》连载,直到1931二月才发表。是一个80多万字的庞大结构。从1793,也就是乾隆58年英国使节马扎尔尼访问热河宫引发的一系列纠葛,到1916年袁世凯帝制失败结束,时间跨度达到100多年。该书以这一时期的历史为经,以虚实相间的人物和故事为纬,用文学的语言对北京古城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建筑、戏剧、宗教、伦理、语言、民俗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在此期间,有许多有趣的轶事和历史轶事与北京古城有关。记者的丰富阅历,历史轶事的渊博知识,剧评家对京昆艺术及其发展的深刻理解,以及小说对叙事对象的别出心裁的书写,都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小说是清末民初北京的百科全书。是可以和吴的《二十年目睹妖魔鬼怪的现状》和的《恶之花》相媲美的恢弘巨作。它应该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中国,自近代报纸诞生以来,报纸与文学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利用报刊版面连载小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采用长篇连载形式的报纸是上海的《申报》。1873至65438+10月4日,本报在其副刊《迎欢索记》连载了李少菊翻译的英文小说《听夜话》。后来,1879创办的《上海报道》和1882创办的《紫林上海报》也发表了连载小说。这些可以看作是报纸“长篇连载”形式的初步尝试。此后,这种方法逐渐被报刊广泛采用。许多著名小说家的作品,如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腐蚀》、老舍的《四世同堂》、张恨水的《春明野史》、金粉一家、哭笑不得等。,先在报刊上连载,最后,受到欢迎。徐凌霄的《古城归来》也属于这类作品。连载之初,就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当时,许多读者给《泰晤士报》写信,询问这本书的出版事宜。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安排付印,后来又因为屡战屡败而搁置。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如今,经过多方努力,这部小说终于由北京日报同心出版社编辑出版,令人欣慰。小说的作者徐凌霄死于1961。这部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文学作品的出版,不仅为读者提供了高品位的精神食粮,也将是对徐凌霄这位在中国新闻史上以博古通今、博大精深而著称的老记者的一个很好的纪念。

.....幸运的是,当时有一位著名的剧作家,凌霄韩诸葛(原名),他精通中外文学,并深深致力于挖掘京剧的精髓。他曾在《大公报》和鲍静创办《戏剧周刊》,不遗余力地维护京剧。我赞美我的知己,并和他一起写作...该院出版《戏剧》月刊,刊登徐凌霄、陈墨香、杜英涛等当代著名艺术家的文章和作品...

.....胡乔木还提到了一些能在《老北京副刊》写文章的人,如、许等...

梅兰芳谈昆曲:...“我最早唱的是北京的昆曲,观众并不讨厌。每次通话的结果往往出乎我的意料。舆论也用好的批评来鼓励我。这引起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关注,有两所大学增设了研究南北戏曲的课程。聘请专家授课。当地报纸,如谷俊义主编的《心有日报》和邵飘萍、和王经营的《北京日报》,经常刊登关于昆曲的新闻和评论。」……

徐凌霄的《故都百花》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酸梅汤的记载:

夏天冰最受欢迎的是冰镇酸梅汤。大街小巷、干鲜果店门口都可以看到写着“冰梅汤”字样的木檐和条幅。有的是黄底黑字,很有艺术感,迎风招展,就像餐厅的幕布,让过往的热人们望眼欲穿,解渴诱人。旧时代的北京王朝古老而优雅,我有闲暇。经常去琉璃厂逛书店,品鲁谷洞,测版本,消磨漫长的日子。又热又渴,要用馨园斋梅子汤解渴。

徐凌霄的遗书《古城归来》出版了。

与黄远生、邵飘萍并称为中国早期报纸三大杰出作家的徐凌霄,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古城归来》,日前由京报集团同心出版社隆重出版。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为该书作序。人大新闻学院教授、著名新闻史专家方汉奇教授撰文称,“这部小说是清末民初的京派百科全书。”

徐凌霄先生从事新闻工作已经30多年了。在担任《上海时报》驻北京特约记者期间,他为该报撰写了大量北京时事通讯和随笔,这使他一举成名。9月1928-2月1931,他创作的《古城归来》发表在《上海时报》上。洛阳纸一度价格不菲,好评如潮。这本文集出版,约60万字,分上下册。第一卷反映了袁世凯称帝前后政治人物之间勾心斗角的各种鲜为人知的故事。第二卷描述了京剧的发展变化以及历史上几位著名演员的“走红”史,如谭鑫培、梅兰芳等。

……

这些新知识分子为国家服务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是上一代依靠科举“济世”的士大夫,而是从事各种类型的知识活动,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影响。例如,徐凌霄在史静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原本打算从事工程设计,并参观了长江。后来郝母陷入困境,目睹腐败,愤然投稿报社,引起社会关注。他随后进入新闻界,成为与黄远生、邵飘萍齐名的民国初年三大报人。后来,和他的哥哥许都以写作为生,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

徐凌霄的《古城归来》是他的代表作。此时,他的社会地位与他的叔叔徐志敬和他的堂兄弟不同。这本书反映的思想是在他们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民国初年,徐凌霄为《上海报》撰写专栏《北京快讯》,外交官顾维钧远赴北美。他喜欢读徐凌霄写的《新京报》,称赞他的文章“有条理、有思想”。可见,徐凌霄虽然出身于旧式士大夫家庭,但他的思想却能与时俱进,一点也不落伍。

《古城归来》乍一看很像老式文人写的笔记、轶事,点点滴滴记录一些趣事来讲。其实从形式上看,这部小说主要是讲轶事,包括人物和故事。虽然人物没有那么生动,情节也缺乏戏剧冲突,但有了这两项,就用简单的笔记和轶事划清了界限,成为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从思想内容来看,书中记录的无非是清末民初北京古城的官场、学界、梨园的趣闻轶事,也是文人雅士感兴趣的东西,其中体现的思想倾向与五四时期叫嚣变革的先行者并无太大区别。

北京是一座古城,五代古都。现在我们都很怀念古城的原貌,尤其是想到梁思成先生评价北京是“伟大的文物”,更让我们怀念北京。这多半是因为我想到了这些古代遗存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所以很遗憾它被拆除破坏了。如果回到一百年前,生活在末代皇帝的首都,你可能不会对它倾注那么多感情。因为作为皇帝所在的“首善之区”,它首先是封建专制的政治堡垒,是统治全国的神经中枢。爬在“天子”脚下的“老北京”,自诩是“皇帝生的”。“说到江南人,他们叫蛮子,山东人叫老东家,山西人叫老西儿,其他地方的人在北京人眼里不是‘土气’就是‘窝囊’。如果一个人能被称为‘老北京’,脸上贴金,那真的不亚于《九表》里的文天祥。”从这句调侃“老北京”的话,可以看出徐凌霄对古都北京的态度。在徐眼里,北京的内外城、皇城、故宫,大致不外乎“大圈里有小圈,小圈里有皇城”。这种监狱般的“圈子”,既是控制百姓的核心,也是对皇帝的“锁封,永世禁止”。像徐这样的新知识分子对古都的感觉是“黑雾茫茫,入土之路阴森凄惨。”这不仅关乎北京“无风三尺土,雨满大街泥”的气候,更关乎北京在专制皇权统治下的黑暗。该书以五千年历史上最安逸、最威武的皇帝乾隆处理的两起案件为开篇,解剖了专制制度及其代表人物的残酷与昏庸。这两个轶闻就是王羲之的《子官》案和英国使臣马嘉尼的《朝觐》案。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却真实的展现了乾隆盛世的真相。

……

徐凌霄是民初一位重要的轶事散文作家,其思想来源于《古城归来》。他们使用的既不是欧化的白话文,也不是文言文,而是一种接近京剧(主要是京腔和白腔)的语言。这种语言受地域限制,但读者却不小,和京剧的观众没有太大区别。这些作家包括、许、老玄、齐如山等。后来来台后,又有了唐和夏。中国大陆现代文学史很少提到它们多少有些不公平。

徐凌霄和他的《古城归来》

吴小如

(《古城归来》序言)

《故城归来》的作者徐凌霄先生(1886—1961),是我一生尊敬和敬仰的老一辈学者之一。早在初中的时候,我就很爱看老公的文章。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有幸面对面地参观了我丈夫的公寓,同时,我还见到了我丈夫的弟弟伊势先生。当时,伊势先生已经从脑血栓中康复,他的讲话已经很困难,所以他听了凌霄先生的教学。讨论的话题主要是关于京剧。盖先生不仅是老派作曲家,还能以BLACKPINK出镜,所以他说的自然是切中要害。但时隔多年,其内容无法保存到今天。

凌霄,本名任堇,字云浮,江苏宜兴人。小时候在暨南大学读书,旧识甚深,深得宋老师赏识。而龙,进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土木工程系。后来,在国家危难、民生憔悴的时候,他想到了以文章报国,最终以写作为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经常在报纸上看凌霄先生的专栏,每天几百字,谈古论今,赏剧评艺,言简意赅,深刻细腻。可惜没有编出来,现在成了广陵散。唯一留下的是王先生在《上海时报》1928连载的长篇小说《古城归来》,但当时并不孤单。到上世纪末,王先生之子泽兴先生负责编辑报刊的抄本,略删原书上下八十万字,均为六十余万字,加回标题,仍分上下两部分。这本书即将由北京同心出版社出版。我要求作者通读一遍,并写一篇序言作为引言。背完了,我想简单说一下-

这本书虽然看起来是一部自传体的“纪实”小说,但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剧情上。书中主角多了个陆贾的名字,即作者自称,还是老残游记中的老残,即其书的作者刘鹗本人。盖“于”字,即取半个“许”字代替作者姓(这种方法常用于书中人物的名字,如康有为、袁);至于“卢家”,他把卢克和贾伯林(现译为卓别林)的译名的前几个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从而嘲讽自己。他的书是从作者进入首都大学堂开始编的,然后扩展到学术界和政界,包括学校的风光,师生的动态,官场的丑恶,政局。作者对写作感兴趣。直到辛亥革命,清朝皇帝退位。中间穿插着老北京的各种世情、风土人情(如酒楼、茶店、妓院、戏院、商店、医院等。),以晚清时事演变为主线。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清末民初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众多著名演员的表演记录。其间,作者自然也写到了艺术家的品德、艺术水平和每部剧的表演特点。总之,第一部分对研究近代历史和晚清民俗的人有参考价值,第二部分对研究戏曲的人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是极其珍贵的戏曲史料。其中作者谈到京剧流派的传承,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谭鑫培、王桂芬、孙菊仙都是程长庚的后代,但他们又各有特点。如果他们三个都师从长庚,这三个表演艺术家是不可能自己开学校的。此外,他对杨小楼和梅兰芳也有类似的评论。

对于当时的名人,笔者只重点介绍了天津南开学校的创始人严修(字)。他认为自己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教育事业造福后代。在第一部分的结尾,他不遗余力地称赞他。至于京剧演员,贾碧云(后来也扮演了皮黄)受到了称赞,不仅因为他的艺术水平高,而且因为他的个性,这在当时是美德和艺术的典范。可以看出,无论是思想水平还是价值观,凌霄先生都走在了老一辈学者的前列。

这本书我前后看了两遍。我觉得是一部很有可读性的“纪实”小说,值得读一读,琢磨一会儿。现在同心出版社出版了这本埋藏已久的优秀读物《付梓》,这的确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徐凌霄的遗产在70年后出版。

信报讯民国初年著名记者徐凌霄,近日由同心出版社出版了一部京味纪实小说《古城归来》。

徐凌霄原名徐仁金。从1910开始,从事新闻工作30余年,写过大量的时事通讯和评论。历任《北京日报》、《早报》、《大公报》副刊主编、《泰晤士报》驻京记者。他与黄远生、邵飘萍一起被当时的新闻界称为“三大杰出新闻工作者”。

1928年,徐凌霄的《古城归来》开始在《上海时报》上连载,小说一经发表,便受到各方好评。从1793,英国使节在热河拜见乾隆皇帝引发的一系列纠葛,到袁世凯未能称帝的结局,全书跨越一百多年。这本书分为两册。第一卷主要描写官海沉浮,反映袁世凯称帝前后政坛上百姓的各种鲜为人知的故事。第二卷描述了京剧的发展变化和著名演员谭鑫培、梅兰芳的“走红”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首都的民俗风情和生活状况。

由于种种原因,小说连载完成后没有及时出版,随后又因多次战乱而搁置,作者徐凌霄也于1961去世。直到今年,《古城归来》终于在尘封近70年后由同心出版社出版。著名新闻史专家方汉奇曾说,《古城归来》是一部全面了解清末民初京城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可以与《二十年来所见奇景》、《恶之花》等名著相媲美的恢弘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