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先生把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时期划分为()。
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气候变化时期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和地方志时期。
竺可桢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在气候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将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时期划分为考古期、物候期和地方志期,这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历史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期是竺可桢先生划分的中国第一个古气候变化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一时期中国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业发展。考古学家通过对古代遗址的挖掘和研究,发现了一些关于气候变化的线索。
比如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种植水稻,说明当时的气候条件适合水稻生长。但龙山文化时期,水稻种植面积明显减少,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
物候期是竺可桢先生划分的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第二个时期。物候学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动物迁徙等生物现象与气候的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主要通过物候的变化来体现。
例如,中国古代的农民根据物候变化安排他们的耕作活动,如播种和收获。竺可桢先生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有关物候变化的记载。比如《诗经》中有一句诗“春雨惊春,蛰天”,说明春天来得比较早,当时气候比较暖和。
而到了唐代,杜甫在《望春》中写道“虽国破,山河长存,草木春复绿”,说明春天来的比较晚,气候比较冷。
地方志时期是竺可桢先生划分的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第三个时期。地方志是指地方志,是中国古代地理志的一种。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主要通过地方志的记载来反映。竺可桢先生通过对地方志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气候变化的线索。
比如明朝的《江南志》就记载了江南的气候特点,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这说明明代江南地区的气候变化与现在的气候特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