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历史:为什么中国古代从来没有“宰相”?

了解中国古代史的朋友对“宰相”这个词肯定很熟悉。宰相在中国古代朝廷的权力仅次于皇帝,常被称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我在这里告诉你一件事:“宰相”在中国古代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

在古代,“宰”指的是负责宰杀活物的祭司,后来逐渐演变为世俗官员的称呼。周代时有管国家政务的太宰、管贵族家务的家宰、管城市事务的翟逸等官名。“相”就是“辅助”的意思。“宰相”一词的本义是辅佐君主的官员。

最著名的“太宰”——周公

“丞相”最早出现在《韩非子·显学》中,“贤士之官,丞相必从州部起,猛将必从卒起”。但这里的“丞相”是国家行政官员的统称,对应的是“猛将”所指的军事官员。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宰相”从来没有成为正式的称呼。

韩非

秦、汉初的“宰相”,主要是指“三公九臣制”中的“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其中,宰相(尊称其为“郭襄”)权力最大,拥有与皇帝并行的权力和机构,名副其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每次上朝,皇帝都要起身向宰相鞠躬。

汉武帝正式确立“内外朝制”后,国家大事的决策权从外朝宰相转移到内朝书摊上。宰相的地位和权力逐渐下降,甚至改名。领导尚书台的将军贾尚书令成为一个全新的“宰相”,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

汉武帝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宰相一度被“复活”,从这个鬼之前的文章《三国“三巨头”是如何对付“复活”的宰相制度的?》然而,这一时期的宰相只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临时措施,“宰相”在三国后期再次被取消。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宰相。

金朝建立后,“宰相”开始由以前的“正反两相制”向“多相制”转变。晋朝时,所谓“三司八席”、“门下三省”的高官,都可以参政议政,被称为“宰相”。但由于晋南北朝时期官制的不断变化,“宰相”的名号和权力也在不断变化,未能形成定制。

晋代宰相谢安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在前朝官制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隋称内史省)、中书令(隋称内史省)、仲崇(隋称阎娜)、尚书省巡抚尚书令等官员成为隋、唐初年新的“宰相”。

唐朝“贞观之治”后,“府堂制”逐渐确立,原来的三省演变为府堂的附属机构,处理国家事务的主要权力基本掌握在府堂手中。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之后,只有被允许参加政府会议的官员才能被称为“宰相”。

经过晚唐五代的演变,北宋正式确立了“二府三司制”。中书门(政务厅)副长官、枢密院长官、三司(住盐铁部、科)长官成为新的“宰相”。

几乎与宋朝同时,辽朝的“宰相”也经历了全新的演变。辽朝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北方枢密院和南方枢密院,分别掌管军事和政务。另外,南北枢密院分为南北两个总理府,行政长官称为总理。辽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宰相”为官名的朝代。

元朝在借鉴唐宋官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中书省为核心的中央行政体系。在中书省,中书令(一般由皇太子统领)、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老实、参政都可以算是“宰相”,最高峰时宰相人数达到十几个。

忽必烈

明初承袭元朝制度,继续以中书省巡抚为“宰相”。但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朱元璋以“胡案”为借口,正式废除中书省,皇帝直接掌管六部,决定一切国事。自此,“总理”在名义上被正式废除。

明太祖

然而,虽然废除了“宰相”,但皇权的“无限责任”和皇帝的“有限精力”之间的矛盾并不能消失。明成祖登基后,“内阁制”正式确立,内阁成员均为“大学士”。后来“内阁”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宰相机构”,内阁大学士也就成了实际的“宰相”。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内阁制”,大学士还是“宰相”。但清初的权力主要集中在议事会和南书房手中。雍正七年(1729),“兵部”正式成立并很快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兵部军事部长成为清朝实际上的“宰相”。

大议会

清末,慈禧太后发起了所谓的“预备立宪”。宣彤三年(1911),清朝废除兵部,开始实行现代意义上的内阁制,任命宰相掌管行政权。中国传统的“宰相”走到了尽头,伴随“宰相”几千年的帝制也在几个月后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