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沙磁文化,它的历史是怎样的?

沙磁文化其实就是以沙坪坝、磁器口为中心的学术文化中心,就像我们现在正在努力打造的“大学城”。本质上是把沙坪坝和磁器口的声母结合起来命名的。这种感觉似乎和历史无关。其实追根溯源,就是我们民族的屈辱史和抗日史。换句话说,可以说是。从1935年初至1938年3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重庆大学校长胡叔华、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为首的一批爱国教育家、知识分子等爱国人士在全国抗战中倡导并形成。文化区建成的主要标志是《沙茨文化区各界宣言》的建立、扩大和出版,代表文化区的月刊《沙茨文化》的出版,以及沙茨文化区“区”的正式成立。沙磁文化创刊号,1940出版,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嘉伦题写。1938 1全国抗战周刊由国立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创办。从65438年到0937年,日本全面入侵我国。当时执政的国民政府在南京沦陷后,将重庆作为首都。似乎这个小小的举动,让重庆这个西南偏远的地方,一下子变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首都,聚集了当时中国重要的文学、艺术、音乐人才,沙慈文化区范围迅速向四面八方扩展。其外围边缘东至嘉陵江对岸的盘溪、白溪,南至李子坝、华严寺,西至歌乐山沿成渝公路到达青木关,国民政府教育部迁至青木关文泉寺办公,青木关老关附近成立了国立音乐学院(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前身)。沙坪坝在抗战时期成为全国文化中心,拥有18所高等院校和全国八分之一的大学生,还有众多的文化学术研究机构和250多家工厂企业。大批爱国教育家、科学家、文化艺术家和实业家聚集于此,呈现出校舍众多、名师辈出的繁荣教育景象。

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大后方执政的十年,实际上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而国民党政府的教育政策是国民党执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它提出了“战时要和平时期看教育,战时要和平时期看教育”的教育命题,充分说明了战争越紧张,越应重视教育,也提出了适应政治、军事、经济需要的教育措施。

以下是国民党战时教育政策的一部分:

"(2)符合军事需要的教育措施。这主要包括实施特殊教育和战区教育,以及对学生志愿参军的奖励。

1.实施特殊教育。“特教”是国民政府教育部为适应战争和国防需要而增设的特殊教学和研究。

2.促进战区教育。在与日军争夺占领区的斗争中,一方面,必须在日军控制的“点”、“线”、“区”摧毁日伪军进行的奴化教育;另一方面,要在敌伪势力鞭长莫及的地方积极开展教育。

3.奖励学生参军。为奖励高中生参加抗战军事工作,以充实抗战力量,5月1944,教育部颁布了《高中生学生志愿参军办法》和《高中生学生参战奖励办法》, 规定参加过正规军或经军事技术机关或政府承认的游击队工作的学生,以及自愿参军的,应由原学校“留用”,有立功表现的,应由军事机关依法“申报”。 对于因公牺牲的,“除政府规定的荣誉和邮政编码外,原校应在校内立碑留念”;并规定“学生志愿参军者,其姓名及服役事迹,由教育部编入中央级抗战史料、教育年鉴或教育史,由地方级省市教育行政机关收集公开,有特殊贡献者,由教育部呈请行政院明示表扬”[33]。”

其实对我来说,值得纪念的事件可能是抗战前的高校南迁。比如北大南迁后,当时是西南联大。有网友评价当时的西南联大:“国立西南联大,在战火中,划出了它最辉煌的轨迹。然而,她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严格来说,她是北大、清华、南开在之前10年甚至20年的蜕变和积淀的结晶。一所大学包括理念、体系、专业、课程等实体的铸造,往往取决于校长及其管理团队多年的努力。”现在名牌大学在重庆都能找到踪迹。没有人能想象,今天坐落在上海的复旦大学,和它在重庆北碚区时是一样的。当然,最值得注意的是,李登辉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现在北碚有一个为他建的“邓辉馆”,但这个地方现在已经在大火中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70年前的2月6日,沙坪文化区在重庆大学举行成立大会,向社会各界宣布正式成立。宗白华、胡叔华、张伯苓、罗嘉伦、高仙健等老一辈知识分子“高举时代的火炬”。时隔70年,2008年2月6日,在张元龙沙坪坝区设立沙磁文化日座谈会上,张伯苓之孙、郭沫若之女郭平英、老舍之子亦舒齐聚一堂,畅谈“沙磁文化”。沙坪坝区为了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决定将每年的3月30日定为“沙磁文化日”,这无疑肯定了沙磁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积淀。

其实都说沙磁文化是融合的文化。按照现在的说法,不如说是重庆文化区的设立。以下是重庆日报一篇名为《沙磁文化:战争年代的火炬》的文章中提到的沙磁文化的故事。

70年前,胡叔华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对此进行了深思。胡淑华是重庆大学第二任校长。1936年秋,他首次提出在沙坪坝建设重庆文化区的设想。他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现代科技文化的推动,但科技的发展需要文化作为基础。为此,他写了《理想中的重庆文化区》一文。针对当前形势,他在文章中写道,“当务之急是做好国防准备”,但“由于人才匮乏和文化落后”,国防已“无法满足战时后方的需要”。为此,他提出“应该为国防作准备的工作应该集中于培养人才和提高文化...重庆文化,尤其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认为,“重庆建立文化新区,不仅关系到四川文化本身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它的光芒不仅照耀着重庆的一个角落,更辐射到西南省份和整个中国。”从此可以看出,建立中华文化区的意志只是缺少了某些条件,而在1937,胡叔华的设想提出半年后,日军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由此全面爆发。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地的大学、中小学、文化科研机构和大量工厂迁回江西,来到战时首都重庆。嘉陵江沿岸一度有18所高等院校,学生人数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同时涌入250多家工厂和众多文化、学术、科研机构。这些单位的到来,进一步为胡淑华的设想创造了条件,并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在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四川省教育学会会长高先建等教育工作者和众多经济、商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1938年2月6日,重庆沙慈文化区在重庆大学宣告成立,并于当年3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由此开启了一座众多文化精英云集的殿堂。文化区的诞生就像一只巨臂,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高举着一个战火纷飞时代的火炬,给了无数人希望。无论在嘉陵江边还是歌乐山下,到处都是书和机器...

专家认为,“沙磁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精英文化与国民革命战争时期大众文化的结合。也是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结合。它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重庆沙磁文化区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重庆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文化区作为战时中国的文化中心,率先掀起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工业救国和乡村建设的热潮,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文化区为新中国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文化区的大批学校和知识分子东移,其功能和影响迅速向东扩散。特别是在文化领域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仅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就有100多位院士,成为新中国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主力军。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街区的优秀传统在沙坪坝得到了进一步的延续和深化。1950年,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设立重庆市第三区(1955年命名为沙坪坝区)为文化区。在沙慈文化区原有的基础和精神指引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沙坪坝区已发展成为重庆市科技实力雄厚、文化教育发达的著名科教文化区。截至2007年,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区”,连续十六年保持“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称号。全区有高等院校19所,各类中小学112所,专任教师6373人。并在沙坪坝区西部土地上,建成了包括重庆大学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土珠铁路物流园等在内的西部新城。沙坪坝正在规范有序地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教育、高科技、现代物流高地。同时,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嫁接,该区正在大力建设动漫产业基地、文化艺术培训基地、文化创意和创新产业孵化基地。培育三峡广场城市文化娱乐休闲圈、千年磁器口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重庆大学时尚文化消费圈。

沙慈文化区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国民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现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的结合。它是现代教育史上高举爱国、民主、科学、进步旗帜的丰碑,也标志着沙坪坝作为一个文化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发展。希望沙磁文化能够推动重庆文化的发展,让重庆真正成为重庆文化区,甚至是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