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历史的直观表现就是劳动改变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劳动创造历史的直观表现就是劳动改变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这句话不对。

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写过一段著名的话:“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强迫个人像奴隶一样服从分工的情况已经消失,因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已经消失;只是在劳动不仅成为谋生手段,而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社会能否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大多数西方哲学家把劳动看作是一种有外在目的的累人、费力甚至痛苦的活动,这种活动只是维持肉体的存在。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中实现了“劳动”范畴的革命性变革,从劳动塑造人、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实现自由三个层面构建了科学的劳动观。

劳动提供了一把科学解释人性的钥匙。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劳动观的基础上,科学地阐述了劳动是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突出了劳动对人的塑造和发展的作用。在他看来,劳动对人类历史生成的前提意义不仅表现在人类的起源上,而且表现在人类的现实生成上,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必要条件,人类在劳动中不断丰富自己,成就自己。正是由于劳动对人的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意义,恩格斯深刻地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唯物史观“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一切社会历史的钥匙”,凸显了劳动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意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人与动物区分的现实标志入手,确定了考察历史规律的正确前提,确认了“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因此,劳动的广度、深度和强度直接影响和规定着人类社会生活的面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财富的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增殖的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指出,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必然导致对劳动的剥削和压迫。只有消灭“生产剩余价值”的狭义社会劳动和私有制,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科学地解释了劳动从手段到目的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第一次全面阐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在人类劳动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而且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总是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居”的新时代美好生活成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要实现梦想,必须脚踏实地。要把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愿景变为现实,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有保障、可持续,就必须依靠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积极劳动创造。着眼于更好的生活看待现在的劳动,有几点需要牢牢把握。

——劳动是美好生活“获得感”的基础。“社会主义完了,新时代也完了。”只有通过艰苦诚实的劳动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局面,只有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不断增强获得感。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焕发劳动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力量。

——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幸福感”的动力。美好生活的“幸福”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也不是固定的心理感知。它源于劳动,凝结在当下的奋斗中,“是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劳动本质上构成了人类美好生活幸福的基础和源泉。新时代提升“幸福感”,必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激发每个人的劳动和奋斗热情,形成人人都愿意劳动和创造的良性社会。

——劳动为美好生活提供了“安全感”的保障。美好生活的“安全感”来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人性化的工作场所和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这也是社会善治和文明进步的前提和尺度。增强美好生活的“安全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弘扬“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的价值理念,捍卫劳动者尊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让诚实勤奋劳动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