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务史

清代在主要产盐省设置转运使,均为专管盐务的官员。

顺治二年(1647),清廷在扬州设盐检署,扬州设盐运署。两淮盐运司长官说,两淮都是从三级调过来的盐运,还是盐运司。

清初,两淮盐区还设置了盐巡御史,是两淮盐区的最高盐官,无定品,任期一年。然后,设立两淮都城盐运司和湖南、湖北、江西江南的盐道。

运盐使掌管食盐运销、收税、钱粮缴纳、各地走私案件、缉私考核等等。

运盐使的下属官是运盐司,即运司、运司(又称同知,从四品)、运司(运盐司副使,从五品)、运判(即运盐司运判,从六品)。淮河运盐团由潼、泰、淮三个河师和30个盐场(后合并为23个盐场)组成。其中淮安分公司迁至海州(今连云港),更名为海州分公司。运盐科科长也是运盐科的下属官员(运通、运副、运判官),代表运盐科直接管辖盐场的盐政,并负责纠察。每个盐场都有一个场使,负责场班的接待,生产收入的缉私等。盐运司的下属官员还包括监知同知(正五品,负责验盐金)、验批署使(正八品,专司盐引和验批)和库使(正八品,负责盐课及其保管)。江南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盐道,负责盐销地的食盐运销管理。

现在位于扬州的“运司衙门”,是“两淮划归盐运司”的俗称。其所谓“淮北”,指“淮南”、“淮北”;其所谓“运盐使”,就是“运盐使”所在的“衙门”。因此,“云司衙门”附近所有与“运盐使臣”、“使臣”有关的街巷,都被命名为“云司公议”、“云司街”、“东泉门街”等,形成了古今中外闻名的历史街区,也是明清、民国以来扬州古人文荟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