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厦门同安明朝对日作战资料。
明朝嘉靖二十年(1541年)。当年,大量倭寇骚扰同安县的联合、徐霞、横厝、东园等沿海村落。由于没有得到官兵的抵抗,日本海盗深入到鸿渐山一带,杀死了躲在一个浓烟滚滚的大山洞里的一千多名难民。后人为了铭记这一民族仇恨,将该洞称为“千人洞”。
明朝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一批日本船只停泊在厦门港外的五渔村,分别对同安、南安、惠安三县进行掠夺。嘉靖三十七年,倭寇放火烧了五鱼村,攻打同安县。后知县徐宗宣率军民进城抵抗,敌军开始撤退。同年11月,3000余名倭寇占领浙江柯美(舟山以北),在海贼谢老、洪老(即谢策、洪帝贞)的带领下,南下至吴屿的老窝。此后,日本海盗一直在掠夺厦门北部和南部沿海各县。
明嘉靖三十八年夏,吴语海盗及大批新到者,南掠陇西、漳浦、诏安、长泰等县,北围泉州府城,分头攻南安、同安。敌人进攻同安县时,是“久雨之城”。李世防带领军队和人民“种下木栅栏来保卫防空洞”,县学校的指导员吴金带领学生保卫他们的阵地。敌人久攻不下,转而烧杀抢掠郊区,烧毁居民房屋数千间,烧毁梵天名寺玉华堂。倭寇从祥芝、石虎、吴迅三路分兵,与王麟合为一体,率领船师追击。
明嘉靖三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敌料罗登陆,烧掠同安岛(今金门岛)。受害最深的是关敖。当时澳门官检署所在的城市有一万多名难民。他们推选杨克绍为团长组织四千多名丁壮守城。由于城高缺水,四月初九组织突围时城破。日本人放火烧城,城内外尸横遍野。投海自尽的女人不计其数,但最先突围的只有200多人幸免于难。五月,日军进攻后埔。后埔虽未建成,但民众早已组织训练,协同防御,日军攻不下。后来,同安县令谭维鼎带领乡兵渡海相助,城内自卫武装配合援军打击倭寇。最终日本人战败,俘虏了阿司和安维达等7人。梧州日灾“总五十日,村社空。”很快,驻守月港的3000多名倭寇移出港湾,官兵埋伏在海沧、白石、镇海、精卫,百战百胜;王麟和总指挥邓义贵在鼓浪屿、慈屿等地追击倭寇,击沉倭寇船只数十艘,俘虏、斩首数百人,但哑王孙尚俭和勾结倭寇的贼人逃脱,大部分落入海中淹死。驻扎在吴语的残余日军转移到了南澳。
从那时起,于和戚继光率领军队扫荡了逃往广东和福建的残余日本海盗。到嘉靖四十五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被消灭。
嘉靖三十六年(1557)
冬十一月,敌人占领吴语,骚扰同安。
嘉靖三十七年(1558)
冬天,占据吴语的敌人进攻同安县,知县徐宗宣率众击退。
嘉靖三十八年(1559)
敌人再次进攻同安县,指挥白震和李同智什邡带领军民坚守。
嘉靖三十九年(1560)
正月,敌驻海沧。
4月,驻扎在吴虞的日本海盗攻占了吴优,大肆杀戮。同安县令谭维定领兵救援。
5月,王麟和总指挥邓义贵在鼓浪屿和茨榆尾追击日本海盗,击沉日本船只数十艘,击毙数百艘。
嘉靖四十年(1561年)
岳口《行康王》
同安县岳口村在城南门外,经常被敌人袭击。知县谭维鼎在同安三魁、县城南门等地,击败了密延之敌。
1561初,敌人再次骚扰岳口,乡兵立即奋起抵抗。但由于敌人强弩利箭,很感兴趣,乡兵装备差,渐渐敌不过。村民们向神求佛,希望保佑平安。有人被这一幕感动了,看到了村里供奉的元帅,俗称康亲王大佛。头如斗,眼如两铃,头戴“斗”(冠),身披“黑蟒”(黑衫),坐在约十尺见方的战车上,上面插着五营旗。他很强大而且认为。这个倡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四月初一日晚,康王佛像被装上木轮,推出阵来。武装村民紧跟战车,摇旗呐喊,奔向日军营地。敌人不知底细,急来厮杀,拼尽全力开弓射箭。村里的士兵在佛像的帮助下英勇战斗,挡住了箭。在朦胧的天空中,敌人分不清真假,只看到利箭无法战胜将军,以为天兵天将如洪水般降临人间,眼看营门被冲走,一时大乱,加上城内军民闻讯赶来支援,邻村、寨兵抄四面八方,一举歼灭来犯之敌,大获全胜。
晚上,大家抬着“康王”佛像,敲锣打鼓,策马奔腾,欢呼雀跃,游行到全国各地庆祝胜利,俗称“行走的康王”。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为人民免遭灾难而庆幸,岳口每年四月初一晚上都要举行“行康王”活动,希望驱邪消灾,成为当地的一种民俗。
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十月,来自南澳的倭寇在福清与恬妞(今龙田)被戚继光击败的残余日军会师,再次围攻同安城,随后攻占福泉城。嘉靖四十三年正月,仙游县外,戚继光击溃南逃之敌,围攻安平(今安海)。听说齐军来了,他继续往南逃到同安。二月初五,齐军追到王苍平,杀了一百多日本人。许多日本人掉下悬崖死亡,剩下的日本人逃离漳浦地区。
嘉靖四十三年(1564)
二月初五,名将戚继光在同安王仓坪追击敌军,斩首数百人,坠崖身亡。
隆庆三年(1569)
4月,张其凤奉命活捉入侵同安沿海之敌,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