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食用糖的历史


? 一

? 糖是一种日常生活很普遍的调味品和食物,这里来简单地谈一谈,东西方食用糖的历史,究竟有多长呢?

世界上最早种植甘蔗的地方是古印度和中东地区,有特别多的种植园,可以让人一日三餐都能吃上甜品,甜果、果酱、果冻等各种现代花式甜品起源于中东。

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食用的甜品是蜂蜜和水果,偶然发现发芽的谷物可以熬出糖浆,就有了饴,即稻米、黍米和大、小麦芽熬成的糖浆。

公元前4世纪,屈原在《楚辞·招魂》提到“柘浆”,就是甘蔗汁。

? 《三国志》提到的“蔗饧”,是一种浓厚的甘蔗汁。

季羡林谈到,“中国古代没有‘糖’这个字,只有一个‘餹’字,指的是麦芽糖一类的东西。……大概南北朝才出现了‘糖’字。”

唐朝以前,西域商人带到中国的“西国石蜜”,以便携带、口感佳受欢迎,由于撞碎后的形态很像沙土,又称“沙糖”,古代的“沙糖”和现代的砂糖有不小的差别。

公元647年,即唐朝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派人到印度摩揭陀国学习制糖的技术,公元 661年,即唐高宗龙朔元年,来自印度的专家,以“竹甑法”制作出精细的沙粒糖,梵语名称为“sarkarā”,中文译为“煞割令”。

王灼的《糖霜谱》记载,大历年间,有一名邹和尚在四川传授工匠以“窨制法”做出洁白甜美的糖外观如霜,又称糖冰、冰糖。

随甘蔗制糖技术的推广和提高,熬制出红糖,成为进补佳品。

元朝时,来自阿拉伯的制糖工把“树灰炼糖法”教给福州制糖工,制作出更精细的白砂糖。

明清时期,中国的制糖技术更上一层楼,发明“黄泥水淋脱色法”,制作出雪白细致的精细白砂糖,又在白砂糖的基础上提炼出冰糖,都出口到亚洲、非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地区,孟加拉语和几种印度语言里的白砂糖都叫 cini sakara, 就是“中国糖”。

制糖技术的提高,各色糖果如香糖果子、狮子糖、花花糖、胶牙糖、芝麻糖、锤子糖、杨梅糖、花生糖、松子糖、酥糖、关东糖、玫瑰糖,让中国人的零食种类愈加丰富。

调味的糖类有白砂糖、赤砂糖、红糖、单晶冰糖、多晶冰糖、冰片糖。

到了近代,中国引进西式糖果的制作方法,糖的种类更为多样,畅销六十一年的“大白兔奶糖”,前身就是一种英国产的牛奶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大白兔奶糖不仅是难得的美味零食,也是珍贵的营养品,用七颗大白兔就能泡出一杯牛奶的说法广为流传。

明末清初,日本人直川智来到福建,学习制作红糖的方法传回日本,1662年,日本政府派遣使节来到中国搜集制糖方法和资料,在福州学习白糖、冰糖的制法。

日本直到明治时期还从中国进口糖,甲午战争后,日本占据蔗糖重要产地台湾,制糖技术由此开始高速发展,走向国际市场。

? 二

再来谈一谈西方食用糖的历史,蔗糖进入欧洲的时间,不超过一千年。

古罗马是当时欧洲最富裕强大的国家,还没有糖的概念,他们食用的甜品,是蜂蜜和水果,在面包和点心里面的甜味也是来自于蜂蜜和果汁。

欧洲的十字军东征到了中东地区,第一次见到蔗糖,把这种没见过的调味料称为白盐(盐本来就是白的……),带回欧洲,开始在地中海地区种植甘蔗。

在中世纪的几百年里面,甘蔗没有在欧洲广泛种植,所以那时的欧洲不像现代有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甜品,就连王室贵族也没有,吃的点心是肉馅饼。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开始大量流行甜食,连肉菜里面都加糖,做菜加很多糖,是有钱人的标志。

他们把糖做成雕塑,研究出上千种甜品,什么蛋糕、饼干都是很平常的,在招待法国王子的宴席上,餐巾纸、叉子、桌布都可以用糖来做,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土豪。

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凯瑟琳嫁给法国国王亨利二世,作为陪嫁的意大利厨师,把制作甜点的方法带到法国,不过直到十九世纪,法国的美食才在欧洲流行起来。

也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饮食开始流行甜点,以前只有上流社会能享用的各色甜点,随经济的发展,渐渐也走入平民阶层。

? 这里要提一下巧克力,自哥伦布把它从美洲带到欧洲,三百多年里面,它一直是一种饮料,1847年,英国人JosephFry 做出世界上第一块固体巧克力,巧克力终于从饮料变成糖果。

? 西点的烘焙离不开糖,白砂糖(粗砂糖、一般砂糖、细砂糖、特细砂糖、幼砂糖)、绵白糖、糖粉、糖霜、红糖、麦芽糖、蜂蜜、木糖醇,

? 西式糖果主要有糖渍花瓣、糖渍柳橙皮、糖渍鲜果等,用水果作为原料,可以制作出多种糖果,如苹果、草莓、凤梨硬糖、柑橘棒棒糖、覆盆子软糖,也可以把水果和巧克力融合在一起做糖,如樱桃松露巧克力,其他糖有咖啡糖、牛奶糖、牛轧糖、杏仁糖、焦糖,各种各样的美味原料搭配,碰撞出清新可口的美味口感。

本文标签: 砂糖 欧洲 制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