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代十国很多人造反当皇帝?

五代十国的混乱时代,国家更迭非常频繁。特别的是以前的新皇帝大多都是镇守河东,也就是河东节度使。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河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著名的龙兴之地,可以连接各个重镇。第二,在大部分藩镇被削弱的情况下,河东依然保持着相当的实力。所以河东的时使一般都是皇帝倚重的人,手握重权,能在改朝换代下迅速称帝。

历史河东在古代,河东一般指黄河以东,山川环绕,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特殊的地理关系,中原被锁在里面,芜湖对外相连,所以军事实力很强,它的时代一般都很强大。安史之乱以来,唐朝无力控制我们这个时代,河东逐渐被胡人接管。在李称帝之前,他能够扫除外患,平定内忧。一是其父李克用经营河东数十年,使得河东非常强大,有逐鹿中原之势。二是河东,因为五湖杂居,民风彪悍,军事实力雄厚。这两点,加上李自己的努力,才得以灭后梁,进而称帝。

新生代崛起,老李克用父子倚仗河东,自然知道河东的重要性,所以掌管河东的人都是心腹。后来上位者沿袭先例,称帝后,都把河东让给心腹,以取得对河东的绝对控制权。但是,人心不同。老夫子去世后,我们河东的专员大多各司其职,以新代旧。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石敬瑭由晋转唐,还是刘知远由汉转晋,都是从河东出发,推翻旧主。石敬堂在河东把刘知远当了我们的时间,后来被换掉了。刘知远吸取教训,任命弟弟刘冲为河东节度使。

新主每带走一部分河东精英,长此以往,河东的实力不断被削弱。到了北汉刘的时候,河东仅存的精锐都消耗在与、的战斗中,北汉最终不得不投降。从此河东再无往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