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朱元璋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背景最低。他是一个同样地位卑微的正经贫农,十六国时期后赵王朝的第一个皇帝石勒苏益格是个奴隶,但他的父亲和祖先都是匈奴部落的首领,而朱元璋的祖先则是世世代代不识字的贫苦中农。

就是这样一个贫苦农民的孩子,靠着在家乡黄觉寺出家时学到的一点文化知识,加上几年在外游历所获得的知识,从一介小兵做起,在不到16年的时间里,灭尽群雄,推翻了强大的元朝在长城的统治,建立了享国276年(截至崇祯殉难)的大明朝。

朱元璋成功的原因,大部分要归功于明朝开国谋士朱升,他向朱元璋提出了“筑高墙,广积粮,缓称帝”的九字方略。这个策略是朱元璋以南京为出发基地后,在强大的敌人包围下,最终站到最后的基础。

然而,朱元璋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这一战略,还取决于实现目标的指导原则。实力弱的时候有隐藏实力的意思,但并不禁止他做某件事。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在不断强化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争取民心,争取士心。

第一,不掠夺,促进生产,明确军纪,不害民,得民心。

元十六年(1356)朱元璋拿下南京后,凭借江南粮食充裕的便利,具备了“广积粮”的基础,但这种“广积粮”并不像清朝的太平天国,将物资全部交公,然后统一分配。事实上,大部分都是上层阶级所享受的。朱元璋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循环,搞可持续积累。

据《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有了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展和恢复农业生产,设立田管署“防备和专修水利”,“派儒生通知乡,劝农民种桑”,建立民兵制度“有事则战,无事则耕”。

朱元璋还多次提醒官员“劝民以农,不要争分夺秒”,对种田有功者给予奖励,绝不搞破坏和掠夺性占有。这样的集中发展,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仅仅几年后,所辖地区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可以在不伤害成本的情况下,为“积谷防饥”提供充足的物资。

朱元璋在与民共享发展红利的同时,也牢记军队不应成为害民之源。《明史》中有记载,朱元璋做诸侯前,曾率领郭子兴的部下将领攻占河州,发现将领们抢夺百姓的财帛和妇女,于是用军法强行警告,于是“百姓寻访被军队掠夺的妇女而归,其乐无穷。”

朱元璋麾下大将胡大海(开国功臣,明朝建立前被义军所杀,明朝建立后被追封为越王,死于八卦阵,在公仁寺画像排行中位列第七,仅次于李善长、徐达等六位开国公爵),曾说:“我军中男丁不知书,只知三件事:不杀人,不掳掠妇女,不烧房屋。”

胡大海记住这句话,其实就是朱元璋禁止和防止军队残害百姓的体现。所以朱元璋的军队口碑非常好。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只要点亮横幅,就会“远近皆宜”。在朱元璋攻占的地区,大部分人心都依附于此,“广积民心”的作用远大于“广积粮”

第二,建“礼贤阁”以招贤纳士,渴贤之士,为贤下士。

朱元璋在笼络民心的同时,也试图笼络士人的心。文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在古代,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治国。元朝几乎无视这些无奈的文人。第一次科举勉强举行是在元朝建立42年后,发布圣旨恢复科举的皇帝也获得了“仁宗”谥号。

元朝不了解士人阶层在辅助统治中的重要性。朱元璋并不傻。至少在明朝建立之前,他对士子非常礼遇,求贤若渴。初入南京时,他专门设立“礼贤阁”,吸引大批士子,诚心诚意向前来投奔救国救民的士子求教,给予他们远超元朝的待遇和尊重。

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还算客气,能当下士,对元朝失望的江南士绅也积极响应朱元璋。元二十年(1360),浙江人,江南文坛领袖之一的刘基(刘伯温)接受朱元璋的聘用,成为他的谋士,说明江南士绅对朱元璋是完全接受的。

此前,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基本上都是他在淮西的老乡,如李善长、胡等,他们都是人才,但名不见经传。大概只有老朱升在元代考上了,名字略显单薄,影响力无法与刘基相比。从此,朱元璋不缺士子帮他谋划和治理百姓,在地区和乡村的统治也越来越稳固。

综上所述,一开始并不强大的朱元璋攻占了基本根据地南京,立即实施了“筑墙积粮,慢慢称王”的策略。同时,他也不忘抓住天下的真正根基,即民心、士心。后来者的实力积累和成功,从来都是建立在全世界每个人的支持之上的。没有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九字战略的积累只是一种想象中的力量。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农民起义,只有这一次朱元璋领导的黄巢、李自成、洪秀全领导的起义,规模其实够大,但是他们都不顾百姓和士人的利益,不给,只抢,所以最后都失败了,其他的农民起义大多都是这样。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教授曾这样评价朱元璋:“农民、地主和知识分子的合作是他成功的最大原因。”归根结底,它其实是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概念。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多交朋友,少树敌。朱元璋之所以成功,和这些观念差不多。谁敢看不起朱元璋这个农民?牛终究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