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美国房价是如何崩盘的?

你好!

2003年后,美国走出互联网泡沫危机,开始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当就业形势好转,人们有更多现金时,他们会开始考虑购买一些资产进行投资。但当时人们刚刚经历了互联网股市泡沫,人们对股市感到恐惧。

于是人们选择了另一种资产投资——房地产。此外,为了刺激美国经济,美联储将利率下调至1%。银行的贷款偏好越来越强,你只需要一定比例的首付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于是,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成为购房者,美国的房价开始快速上涨。

到2005年左右,美国房价增速太快。很多普通家庭买不起奥昂的房子,很多低收入者也拿不到住房贷款。相对于飞涨的房价,市场利率很低。对于贷款公司来说,增加高息房贷是赚取利差收入的一种方式。于是,很多贷款公司应运而生。

1,贷款标准放宽。

为了争夺市场,各种贷款公司和银行开始无节制地扩大业务,直到出现了一件事——零首付。你可以想象,一个拿着很低的工资勉强糊口的人,早上走进一家房贷公司,不需要提供很多担保,下午就可以拿到100%的贷款买房。拿1元找个人借4元,也就是(1+4)/1=5倍杠杆,找个人借钱一毛钱不还。从数学上讲,杠杆倍数是无限的。风险也是最大的。这种贷款被称为次级贷款。

2.没有追索权。

这意味着,如果贷款人无力偿还抵押贷款,贷款公司无权使用贷款人除抵押财产以外的资产清偿债务。如果我5年前从银行贷款654.38+0万元买房,我还有654.38+05年可以还,剩余未还贷款金额80万。5年前,你的房子价值654.38+0万,现在只有50万。大不了把抵押的房子给贷款公司,剩下的50万不还,造成30万的损失

3.次级贷款资产证券化。

有个东西叫MBS,中文叫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或者抵押贷款证券化。这意味着贷款公司或银行可以将贷款业务打包,作为债券投放市场。贷款公司也赚取利差。如果贷款人每年需要偿还6%的利息,那么其中的4%将作为MBS的年化收益率卖给投资者。

次级贷款本身的信用评级基本可以媲美垃圾债券,但资产证券化给了他们从垃圾中掘金的机会。贷款公司可以把所有的次级贷款打包。把这个包想象成三个部分。

这三段分别是高级资产、中级资产和低级资产。未来,通过次级贷款获得的现金流将首先支付给高级资产,然后是中级资产,最后是低级资产。所以高级资产的收益率是最低的,但风险也是最低的,中级次之,最危险的是低。

由于优先还款的功能和打包切片的方法,证券公司可以人为制造AAA级资产。这种信用等级高的资产在市场上的流动性非常高,很多投资者会倾向于购买。所以,对于贷款公司来说,这种包装销售的方式,让他们可以从垃圾中提炼出黄金来销售。

剩下的中级资产和低级资产呢?简单,重复以上操作。把中级资产和低级资产放在一起打包,切成三段。

就这样,从垃圾堆里找到了新的金子。自然可以继续这样做下去,从垃圾垃圾中掘金。

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开始剪出来的AAA级产品和后来剪出来的AAA级产品是不一样的。可以说,包装越频繁,获得AAA级产品的风险就越大,因为偿还贷款给的是初期,给的是后期。或者可以说,第一次打包的中级资产风险低于第二次打包的高级资产。

贷款公司就这样“制造”出了投资者争相购买的AAA级资产,并成功将次级贷款打包出售。于是很多钱用来买房,未来的现金流用来还房贷。

至于为什么这类资产会被评级机构评为AAA?当然也是为了钱。

危机启动流程:

曾经最原始的贷款人,因为资金流的问题,资金链断裂,无力还贷,违约。会造成自上而下的爆炸性违约。

接下来,贷款公司需要做的就是把没收的抵押房产放到市场上卖掉,弥补损失。正因为如此,市场上有大量的房子需要出售,大量的供给和需求不足导致了房价的下跌。

因为房价下跌,很多新按揭买房的人突然发现,我的房子现在不值钱了。为什么我现在要支付高于我房子价值的贷款金额?结果,他们拒绝支付贷款,出现了第二波贷款违约。这样,他们的房子也被银行作为抵押物清算,在市场上出售,进一步导致房价下跌。

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了次级贷款支付的巨大危机和房价的大幅下跌。

最后买房的人倒了,买这些“AAA”资产的人也倒了。就这样,危机出现了。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