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历史事件
1,金马鸡传奇。金马鸡的传说由来已久。据史书记载,汉武帝认为云岭南麓有鸡青羽,这是西汉的民间传说。它们可以带着碎石飞过天空,声音悠长而明亮。宣帝称赞汉朝皇帝访滇。王宝因为某种原因没来。他还写了《金马蓝鸡颂》祭祀。
东晋常兵在《华阳国志》中说,滇池有龙马,可以交配出一匹好马,可以“日行五百里”。北魏地理学家多道元(公元472-527年)在《水镜注》中也提到大姚、玉山有金马、绿鸡。唐宋以后,佛教徒用这个奇妙的传说。据说金马是佛教阿育王的“神”。自唐代以来,昆明东西两山都建有金马青鸡庙。人们把它当作神来崇拜,历代文人吟诵的诗词也很多。
2.圆通寺的传说。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昆明一夜大雨。第二天早上,一个和尚从和尚家走出来,看到院子里落叶纷飞,进大厅烧香,只见木柱上有两条泥龙泡在水里,好像刚从水里回来。和尚大吃一惊,转身跑去报告住持。住持很怀疑。于是他领着一群和尚进了大厅。他看到龙被水和苔藓(藻类等)覆盖。)粘在他们的秤上。
龙的胸部上下闭合。和尚们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不敢泄愤。其中,一只小萨米好奇地四处张望。他走出大厅,看到地上有一个巨大的水印。水印沿着柱子周围的泥龙延伸。小米沙指给僧侣们看。它们似乎明白这一点,沿着水道爬行寻找水源。一群人来到崔晋湖畔的九龙潭(金源通街西北角)。
原来昨晚下大雨的时候,很多人都听到了龙吼,战斗持续了一整夜。还有人在岸边发现了一些长满大碗的林。众僧恍然大悟,寺内两条泥龙冲入大海(翠湖,原名菜海子),驱逐了一条占据九龙池的龙。在此之前,昆明经常被龙淹没,淹没了城市的一半街道,人们抱怨不休。战后,龙消失了,人民安居乐业。
圆通寺大殿后面有一张咒台。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是小龙藏身的大山洞。小龙占据主要地形,经常滋生怪兽,危害民众。在昆明以南约40公里处,有一座盘龙寺,和尚名叫阿扎里。他知道崎岖经(古夏经),详细记录了大禹治水的过程。其中之一就是降服龙的魔力。为了收获龙,这里建了一个饺子台。我恭请阿扎里在台上日夜念经。过了几天,魔法的效果出现了。地上的龙穴求饶。阿扎利挥手离去。自此,蛟龙水患消失。
3.阿诗玛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贫穷的家庭在阿尔迪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孩。我的父母希望她的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所以他们给她取名为“阿诗玛”。阿诗玛姑娘不仅漂亮,而且能歌善舞。很多男生喜欢她。她爱上了从小就是孤儿的黑,发誓不嫁给他。
有一年的火把节,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婚了。财主布巴拉的儿子阿志也看中了漂亮的阿诗玛,于是找媒人说亲,但无论怎么威胁,怎么迁就,都无济于事。布巴拉的家人趁阿黑在远处放羊的机会,派人带走阿诗玛,强迫她与阿智结婚。阿诗玛什么都不肯做,被鞭打,关进黑监狱。听到这个消息,阿黑日夜兼程去救阿诗玛。他和阿芝比赛唱歌,砍树,收树,播种,都赢了阿芝。
热布巴拉恼羞成怒,命令仆人放出三只老虎扑向阿黑,阿黑三箭射死了老虎,救出了阿诗玛。狠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不肯罢休,勾结崖神,在阿诗玛和阿黑过河时,让洪水把阿诗玛卷走。十二崖少女英山哥救下阿诗玛,把她变成了石峰和回音神。
从此以后,你怎么叫她,她都会回答你。她的声音,她的影子永远留在了这个世界上。阿诗玛不屈不挠地与强大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取代黑暗、善与美终将取代丑恶、自由终将取代压迫和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风俗习惯:
1.不要随意触摸儿童、小和尚、少女的头部和头饰。
2.进傣族寺庙的正殿或者去傣族竹楼都要脱鞋。
3.在傣家竹楼住宿时,不要把头对着主人家的门,而要把脚对着主人家的门,也不要跨过女方的脚。
4、别人给你一顿大餐,你要用双手去接;不能填别人的菜,也不能随便加一勺。
5.去回族地区或进入穆斯林餐馆时,避免谈论猪肉。避免说“胖”这个词。一般用“壮”代替“胖”。
扩展数据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世界上居住着26个民族。有汉族、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哈尼族、壮族、傣族、傈僳族等民族组成村落或混居村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又保持着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的各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淳朴。无论是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独特的食物,多彩的服饰,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有趣的婚礼,都能让人感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和周围的三个神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花山、傈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族人民都会穿着自己亲手绣染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举行摔跤、斗牛、二重唱等活动。根据新年的季节,许多习俗在民间很受欢迎,如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节,正月初九的金殿春游,九重阳爬螺蛳峰,中秋节晚上的月亮大观。
昆明的地方文学艺术种类繁多,如云南戏曲、花灯戏、民歌、少数民族戏曲、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百度百科-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