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中生老师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控制系统的效果与控制对象、控制方法和应用环境的性能相互关联,控制方法必须包含控制对象、控制环境和控制目标的因素,这是有效控制方法设计的必然结果。一种说不需要建模的方式,是缺乏设计依据和设计目的的片面说法。
为了保证控制质量,控制工程对系统目标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建模和模型验证后,应充分了解系统的确定和不确定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法设计,考虑建模误差和应用不确定性,留有足够的稳定裕度。这是保证控制项目控制质量的唯一途径。现代控制系统更加复杂和全面,不进行深入的建模研究是不可能解决实质性问题的。
30多年前,因为建模技术和资金的匮乏,有学者发现了一个词“无模型”。他们利用数据建模提取一类对象的特征,根据离散模型跟踪最优控制和预测控制的思想,推导出一些控制率。他们希望把自己的控制率直接应用到这样一个没有建模的对象上,把这种应用形式称为“无模型”,这是“书学者”的玩笑方法,而不是工程方法。孩子搭积木不用画图建模,随便搭就行,搭好了再拆也没用。让我们在学校实验室里找点乐子。你可以尝试任何事情。如果你控制不了,就不会有任何后果。只是好玩而已。
建模既昂贵又必不可少。比如航天、航空、汽车工厂都有专业且昂贵(几亿、几十亿、几十亿)的测试场地,对各种性能进行测试和建模。现代计算机和仿真软件如此发达,可以充分了解对象的特性,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不确定性的范围。这些都是建模所涵盖的领域,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是质量保证。
即使是很简单的应用对象,也不要求太高的质量,应用控制率要有一定的选择方式。如果有“经验”,可以直接套用一定的控制率,效果不错。这种“体验”不仅是人脑中的“模型”,也是质量的保证。但经验如果在设计过程中付诸实践,就必须有操作基础,并依赖于模型。
目前的“无模型”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低阶数据模型的离散设计方法,依靠最优控制思想经过一些简化后推导出控制率,而最优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方法。过于简化的模型实际上不能处理复杂的对象。
所以可以说命名的概念逻辑和应用的操作逻辑是矛盾的。命名概念的逻辑矛盾,意味着他有一个“基于模型的最优控制”的祖宗,不仅没有体现出来,反而全盘否定,显示他无门无派,创新独立?;应用的操作逻辑是矛盾的,即由于“无模型控制率”并不适用于所有对象,因此判断其应用范围和验证其方法的有效性是不可行的。
目前“无模型”的概念和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和混乱,各种解释都有涵盖基础层面的“矛盾”。比如“只靠输入输出数据”的控制。仅从数据上,我们只能推断出一些系统的特性。简单系统可以,复杂系统不行。比如多轴机械手能否从末端的X坐标推断出各轴的姿态?控制汽车的“无模型”控制率能否适用于“飞机”?30多年来,我一直在讲一个悖论。
矛盾论告诉我们,要把握事物,就要明确利弊,其中控制问题和控制方法是一对矛盾,一般经典方法都对应典型问题。控制方法的应用首先取决于它是否与问题的主要特征相匹配,然后调整参数以达到目标。如果不建模对象,这两步就没有具体的基础,无法实现。就像开药不问,裁衣不量,这种文学基本就是瞎猫碰死老鼠的表现。它不是一个为明确的问题寻找答案的设计。
实际上,无论是简单的项目还是复杂的项目,都要先建模,只有用模型才能分析研究方法;有了模型,我们对实际问题的主要特征有了了解,人们使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谁会放弃这些信息而使用“无模型”呢?——没错,只是有些人不搞工程,只玩学术,搞理论脱离实际的“创新”。
最近发现了一些客观事实。“无模型”的观点,源于30年前从事经济学的“软学科”学者。当时他们搞软科的时候,手头有一些统计数据,做一些建模、分析、预测也没什么。与现代控制工程不同,现代控制工程以各种人工设备为研究对象,对象结构复杂,控制目标严格,如30自由度的机器人、无人系统、高性能飞行器、集群协同控制、网络控制等。
模型设计解决了问题与方法之间的主要特征匹配和参数整定问题,剩余不确定性小且可控。所谓不确定性也是一种特征,是可以建模的。现代计算技术使得建模和仿真非常方便。所有已知的和能想到的问题都可以建模,方法研究的基本的、可靠的、长久的、有效的、完整的思路都可以在模型空间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