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孟连南延段与澜沧江带主缝合带

昌宁-孟连连接的性质、向南延伸的趋势和澜沧江带主要结合带的位置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争议的问题。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泰国北部的一些情况,以便在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S.H.Barr和A.S.Macdonald(1991)将泰国北部自西向东划分为四个构造地层带,即西太带、印度-温暖带、素可泰带和碧差汶带(图7-1)。

西太带相当于保山地块。银泰暖带(即房县清迈一带)的特点是在银泰暖山发育变质核杂岩,基底片麻岩与上覆低级或未变质的下古生界盖层被拆离断层隔开。志留纪-泥盆纪是一套深水盆地沉积。清迈北部房县泥盆纪硅质沉积物和石炭-二叠纪硅质岩中有笔石和放射虫(布诺帕斯和韦拉,1978;萨世达等人(1993)和萨世达等人(1993)认为其具有洋盆沉积的特征。清迈有大量代表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裂谷期的火山岩,清迈东侧有二叠纪-三叠纪S型花岗岩岩基。该带与昌宁-孟连花岗岩带极为相似,具有锡盟变质核杂岩、泥盆纪-二叠纪洋盆沉积特征,东侧为石炭纪-二叠纪裂谷火山岩和临沧-景洪花岗岩带。鲁安断裂是该带与西太带之间的边界断裂,也相当于昌宁-孟连带与保山地块之间的杰克断裂。

苏克台带以一套褶皱逆冲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岩和火山岩为特征,并有少量I型花岗岩侵入。布诺帕斯(1983)认为该带属于浅变质石灰岩、凝灰质页岩、放射虫硅质岩和弧前沉积的石灰岩。石炭纪-中二叠世火山碎屑岩、灰岩、泥岩和石灰岩沉积在弧形海沟的缝隙中,千枚岩、片岩和石英岩沉积在海沟中。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主要为一套酸性至中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未被三叠系磨拉石覆盖。该带的总体特征可对应南澜沧江火山弧带。Barr和Macdonald(1991)假设在素可泰和印第安纳波利斯之间有一条向东俯冲的隐缝合线。Cain缝合带向南延伸,与马来西亚的文东-拉布带相接。这一隐伏缝合带的向北延伸可能潜伏在中国滇东临沧景洪和东大山岩浆岩带向东推覆的推覆体之下,而出露在类乌齐地区唐吉群北侧的洋脊玄武岩显然是它的向北延伸和出露。碧差汶带是印支陆块的西缘,主要由上古生界沉积岩、二叠系和三叠系钙碱性火山岩及零星I型花岗岩深成岩组成。这条带和素可泰带之间的河道很难缝合。虽然在我国思茅盆地西缘尚未发现其对应物,但值得注意的是,南河带可能是以隐缝合线为代表的大洋向东俯冲形成的弧后盆地的闭合产物,弧后盆地可能向北延伸至思茅盆地景东县龙洞河地区,该地区发育一套石炭纪至二叠纪的深水火山-沉积岩系,但盆地尚未扩张形成洋壳。南河带经成毅、沙角向南延伸,可能穿越南海与从大那土岛延伸至加里曼丹的卢帕河缝合带(C.S.Hutchison,1975)相连,但其闭合时间可能稍晚,为侏罗纪至白垩纪。

图7-1泰国构造地层分区示意图

(根据S.M .巴尔和A.S .麦克唐纳,1991)

注:西太带相当于中国的保山地块,尤木断裂带相当于杰克断裂。工-西太带;ⅱ——因为他的温暖地带;ⅲ-素可泰带;ⅳ——碧差汶带。1-中间带花岗岩(S型);2-中间带变质核杂岩;3-西部花岗岩(S+I型);4—东区花岗岩(I型)

因为另一个暖带和素可泰带有从早古生代到晚古生代的发展历史,类似于长宁-孟连和南澜沧江带。因此,在澜沧江构造带的唐吉-景洪古岛弧带或陆块两侧可能存在两个洋盆,它们从原始特提斯发展到古特提斯并相互沟通,共同构成了原始特提斯洋和古特提斯洋。

晚古生代,双阳东支从吴起以北与金沙江洋和巴彦喀拉洋相连,闭合后在昌都-思茅陆块的东缘形成杂多-柳东江-南佐和南澜沧-景洪火山弧带,统称为杂多-景洪岛弧带(李兴珍等,1991)。西支向西延伸经双湖、岗马厝至龙母厝(李兴珍等,1991)。最近在双湖岗马错地区发现了蓝色的斜长角闪岩片岩,大地电磁测深研究也显示了这一缝合带的存在(秦国庆等,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