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详细介绍一下百年来书籍的变化。

书籍的改革

据考证,在造纸术出现之前,先民的文字记载先画在地上、树上或石头上,后来为了方便携带,出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记载,故名“甲骨文”。35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刻有最古老文字的甲骨文,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书的雏形。后来,出现了“青铜器铭文”,即在青铜器上铸造或雕刻文字。在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已经有200个字了。后来人们还把文字刻在竹简或木简上,串在一起,称为“策”或“书”,成为简化书。周朝时,人们用丝织品作为书写材料,所以有句古话:“写在竹帛上的,称为书”。汉代造纸术的发明成为书籍史上的一大飞跃,也形成了纸质书籍的基本形态,流传千年。此后书籍的演变大概更多的是印刷技术的革新和飞跃,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到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和装订技术的改变,使得书籍的制作更加方便,但纸质书的形式一直流传至今。然而,最近电纸书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书籍的演变。

电纸书的出现源于电子纸技术的发明。有人称这项技术是印刷术诞生后图书进化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有人甚至预言,未来十年,电子纸和存储芯片将可以容纳整个图书馆,电子纸媒体也将使大多数纸质印刷书籍成为过去。

与传统纸张相比,电子纸技术可以重复使用,因此被称为“一张永远用不完的纸”。汉王科技近日向北京CPPCC捐赠了200本汉王“电纸书”N516,用于北京CPPCC会议。这些“电纸书”是世界上第一批配备5英寸电纸书显示屏的电子阅读器。与普通电子阅读器相比,“电纸书”采用了两大核心技术,即最先进的电纸书显示屏和智能电源管理。其中,采用电子墨水技术的电子纸显示屏的阅读效果被认为是“最接近纸张的阅读”,新的电源管理技术大大降低了系统功耗。

由于最新的电纸书显示技术,这些“电纸书”具有无辐射、无背光、全角度显示等特点。,保证他们的阅读体验与传统纸质阅读相差无几,而且小巧轻便,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是日常阅读的最佳伙伴。“电纸书”专门为环保而设计,从各个角度进行展示。适合各个角度阅读,无闪烁、无辐射、无强光,让用户体验到户外阅读的乐趣,其显示效果完全可以媲美普通纸质印刷品。此外,内置的MP3播放器可以在阅读后欣赏优美的音乐,获得无与伦比的流畅、舒适、健康的阅读体验。同时,一本“电纸书”可以存储成千上万的书籍,容纳海量的知识。

新书的出现也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据全国阅读调查显示,近年来网络阅读率快速提升,“电子阅读”需求不断增加,而贴近阅读习惯、具有类纸阅读效果的电子纸技术正迎合了这一需求。

来源:/bjwb/html/2009-03/08/content _ 124395 .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