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经过五年多的霹雳舞,1992年,中国第一家迪厅舞厅终于出现了(当时叫迪厅广场)。它就是位于上海延安路的“JJ”迪厅广场。从1990开始,沪上一些地方出现了小舞厅,主要是玩迪厅,但也只能算是前辈,真正的迪厅要从JJ说起。JJ的老板是台湾人,姓马。马老板是中国大陆开迪厅的第一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商人。后来,他在北京开了JJ,在广州开了JJ。JJ迪厅开业盛况空前,每天人数超过1000,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有国外的DJ,有没听过疯狂音乐的,有布局超前卫的,还有无数疯狂的顾客。直到今天,我也忘不了第一次走进迪斯科的感觉。
上海的JJ已经运营了2年多,也流行了2年多。到1994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已经完全烧光了迪厅的热潮。北京、广州、Xi、沈阳等地的迪厅成为年轻人的圣地,内地人也慢慢开始出现在DJ舞台上。
大陆人最早进入DJ舞台是做配角。做领舞,打灯光,做MC(当时很多地方叫“主持人”)等等。所以当时国内有很多优秀的MC(主持人)。老外DJ负责放音乐,大陆MC负责带动气氛。慢慢地,最早的MC变成了中国大陆最早的DJ。所以这些DJ大多都是全能的,他们会放碟(也就是放音乐),他们甚至可以促进气氛。甚至很多DJ舞跳的很好,很多DJ还能主持抽奖什么的!那时候很多城市都没有迪厅,更不用说DJ了。所以,那时候任何一个城市的老板要想开迪厅,往往都要在那些较大城市的迪厅里挖。所以当时只要DJ好,哪里都不用去,就等着别人来挖。一个愿意跳槽的DJ工资涨的很快,跳一次,升职一次。
另一个不得不说的重要角色是当时的“DJ公司”。中国最早的DJ公司也诞生于上海。一个叫“BPM”的公司打DJ公司,老板姓严。另一家公司叫“Crossline”DJ工作室,老板姓魏。两人都很正规,是当时国内DJ的摇篮。
“BPM”只是一个DJ和MC经纪人。专门负责给全国的大型迪厅送DJ。派往国外的DJ一般提供往返机票,住宿安排在星级酒店。工资都在万元以上。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当时公司名气很大。
“Crossline”正在从事更多的项目。黑胶唱片,专业舞曲CD,DJ人才代理,器材销售都有。它更贵。不过能专门去上海的DJ一般都不在乎价格。“十字线”的生命周期比“BPM”长。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DJ的成长和学习速度太快,需要DJ公司引进DJ的地方越来越少。直到2001,上海的交际线才逐渐淡出DJ市场。DJ从贵族到平民起家,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DJ开始变得不再神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DJ平台,开始了“都市牛仔”般的流浪生涯。
事实上,作为中国大陆早期的一群DJ,很多人无法理解“DJ”这个词对我们意味着什么。“DJ”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梦想,一个自我提升的梦想,一个不断超越的梦想,一个被更多人甚至全世界认可的梦想,一个与世界对话的梦想。梦想成为DJ的人没有一个人愿意醒来,但很多人不得不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