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中的老台州——台州石板路

我今天有点空。我要上网和大家聊聊老台州的往事。我写的这些短文没有体裁,我也信。我一想,大家看起来都很轻松,我也写的很轻松。我称这种类型为聊天风格。本来写了一个系列,就不打算再写了。后来在网上发布后,好评如潮。很多人鼓励我继续写作,也有朋友打赏我的文章,再次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还好我现在打字好多了,继续写,继续聊!

台州的一些称谓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样,也不知道为什么。比如称你老公为男将军,称你老婆为女将军。平时说话:你的男将军呢?你的女孩在哪里?他的男人会怎么样,他的女人会怎么样。诸如此类。难道夫妻非要开战,百思不得其解。

泰州市革命委员会前有一条路,就是现在海陵区政府前的傅佥路。那是一条柏油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树冠都连在一起。我记得当时如果下大雨,我只听到下雨的声音,但里面只是毛毛雨。盛夏,外面阳光明媚,里面凉凉的。没有梧桐树覆盖的地方,沥青是软的。用手一扣,一手的沥青又脏又黑,用水也洗不干净。孩子们经常玩下流的游戏。

台州当时的特色就是石板路。我家前面的苗毅街是一条石板路。台州有很多这样的路,就是把两块长方形的石头竖着放,中间放一块长方形的石头,顺着路继续延伸,形成一条路。石材较硬,包括花岗岩、大理石、青石等。它们极其古老,充满沧桑。这些路面非常坚固,仿佛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这种路面很耐用。不管下多大的雨,我好像从来没有淤塞过水。记得有一次修这条石板路,几个成年壮汉捡石头,里面好像是空心的。现在我觉得它有排水设施。

每天这条石板路上人和车来来往往。主要的汽车是木制手推车、独轮车、自行车,偶尔也有卡车和马车。卡车的主要目的是运送兔子到皮肤研究所。每天早上从这里去的唯一方法是粪车。每天早上粪车经过石板路,随着一声“倒姑娘!”“女人带着厕所从家里出来,把厕所里的屎倒进粪车。粪车沿路拉,沿路喊,一路有人出来倒厕所。石板路上有一股难闻的气味。粪车是用来收粪浇地的,在当时是很好的肥料。我觉得中国古代城市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的。一般都是女人倒马桶。如果一个家庭总是由男人倒马桶,他们经常会被邻居嘲笑。有的女人倒马桶的时候头发蓬乱的从床上爬出来,轮到她们出门的时候已经打扮好了。台州街头还有一个场景,就是晒厕所。马桶倒掉后,用马桶刷洗干净,然后把马桶盖支起来,放在太阳下晒。小时候我们给它起了个外号叫相机。1984年,我去苏州读书。苏州的大街小巷也是旱厕,风景和台州一模一样。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从台州到了台州。

小时候我们经常在石板路上做游戏,比如检查,摸三三只小鹿,跳橡皮筋,有车来了就让开。我记得有个老头,每年冬天都在石板路上转悠,在路灯下提着个小筐,上面包着布卖花生,偷偷摸摸怕联防队打击投机倒把。它非常小。称花生要花几分钱。有些小孩子贪吃花生,没钱买。他们经常趁人不注意,从他们那里抓几个花生吃,让老人原谅了他一会儿。因为路面比较窄,如果有大货车经过,两边的人都很紧张,生怕撞坏房子。石板路上每天都有很多故事。

当时负责道路清洁的有四种分子。每天天一亮,四种分子就负责扫街,用人那么高的竹扫帚扫石板路面。我还记得我家巷子东边的老莱莱,拖着她那肥胖的身躯,拿着大扫帚扫着街。我记得他很善良。我对她还有一个印象,就是她举着大牌子站着一排人,在居委会被批评。场面依然激烈。好像那次她晕过去了,然后过了几天早上就去扫街了。那时候我还小,什么都记得很模糊,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随着台州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石板路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道路。想起当年的石板路,的确是当年台州的一景。如果保存到现在,也可以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