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船的历史

交通工具的演变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交通方式作为一种移动人和物的工具,从肩背、用牲畜发展到现代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主要交通方式,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社会由此产生的分工而逐渐演变的。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根据考古发现和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船只,4600多年前就有船和汽车,4500年前就设立了负责道路的“司空官”。大多数古代人住在河边。随着火和石斧的应用,为了满足捕鱼和渡河的需要,产生了最早的水上运输工具——独木舟。同时利用自然河流、湖泊和海洋进行运输。很早就开凿人工运河,连接自然河流,扩大航运范围。早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时期,中国就开凿了汉沟运河。秦代发掘的灵渠连通了湘江和珠江水系。隋朝时期,完成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工程,这是世界上最早、最大、最长的运河。唐朝以后,海上贸易逐渐开始。在宋代,帆船被作为重要的海上运输工具,从广州、泉州航行到东南亚、印度洋甚至波斯湾。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七次漂洋过海,沟通了中国与众多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大约在11世纪,中国将指南针应用于海船,大大提高了航海技术。这项技术很快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是中国科技对航海的一大贡献。

一、水路运输业的发展变化

(一)、奴隶社会

进入奴隶社会后,交通依靠水路,开始用木板造船。夏商周三代的都城,为了方便诸侯朝贡和人员往来,都力争乘船到达。据史料记载,当时长江、黄河、淮河都是通过船只连接的。比如在黄河流域,船只可以驶回禹门口,经汾水到山西曲沃,经渭水到秦窦勇(今陕西冯硕、宝鸡);在长江流域,船只西可达四川宜宾、成都(回岷江),北经汉水可达河南南阳,南经响水及其支流可达广西泉州、湖南郴县。通过海上,与附近的日本和越南也有联系。

(二)、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地区仍以发展水运为主,先后开凿了连接两大流域的汉沟运河(现为苏北运河前身)、连接黄河和淮河的夹缝运河,形成了与我国东部三大水系互联互通的水运网络,进一步促进了原经济文化落后的吴越等地的开发和发展。

(三)秦汉

秦汉时期,此时最著名的建设工程有:秦时开凿的沟通长江、珠江的灵渠,以及东汉末曹操在河北修建的白沟、曹丽、平陆、全州、新河等一系列运河,直通河北东北部滦河下游。于是,3世纪初,中国东部南北之间,出现了滦、海、黄、淮、河、珠六大水系相连的水运大壮举。航运业也有明显的发展。船只用船舵来控制航向,这里有著名的港口,如碣石(乐亭)、颛顼(樊植半岛)、琅琊(胶南)、吴(苏州)和番禺(广州)。与日本、朝鲜海上交流较多,有通往东南亚、印度洋沿岸的航线。

(四)、隋唐时期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的造桥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河北赵州的安济桥(又名赵州桥)建于隋代,桥跨37.37米,雄伟壮观,结构合理。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非常先进的,到今天还相当完整,比欧洲同类桥梁早一千多年。除广州港外,扬州、华亭(松江)、杭州、明州、温州、福州、泉州、潮州、密州、邓州、滁州(叶县)、平洲(卢龙)、李杜镇(旅顺口附近)等港口和城镇也已发展到一定规模或相当规模。中国与海外国家贸易的地理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以洛阳为中心,建成了全长2700多公里的南北大运河,东北至卓君,东南至余杭。

(五)宋、元、明、清

自宋、元、明、清以来,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比如内河运输,通过济州河、汇通河、通惠河的开发,也将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另一个例子是海上交通。随着指南针的发明和海图在中国的出现和应用,为中国远洋国际航行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由此,明朝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远至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肯尼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交流,成为世界航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举。由于航运业的辉煌成就,早在宋元时期,中国的广州、泉州、明州等港口都成为国际著名的海港,尤其是泉州港,曾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海港。

正是由于宋元时期倡导的开放政策和鼓励海外贸易的做法,加上管理机构——市舶司的设立,实施了有效的管理,泉州港才成为国际通商口岸,中国的海外贸易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南宋时期,船公司的收入曾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五十分之一。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移边”政策,特别是顺治十八年(公元11年)沿海民众大规模的被迫内陆迁徙,严重阻碍了海外交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于是,私人商业贸易蔓延,形成了大陆向东南亚的大规模移民。

二、水路运输业的实地分析(以安徽省五河县为例)

(1)水路

淮河是从东到西贯穿全县的主要河流。境内流量95.2公里,流域面积484平方公里。经蚌埠东郊进入县城,经4区、镇1、乡16,到达浮山。过柳巷、盱眙入洪泽湖。淮河年均宽300-400米,水深13米。汛期平均水面400-600米,水深18.5米。冬季平均水面200米左右,水深12米。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是天然的好航道。

北淝河属于淮河水系。本县流程12km,均在漠河口区。北淝河治理工程流域规划中,河流上游瑶姬以上流域面积600平方公里,贺飞流域面积890平方公里,本县浍河流域面积562平方公里,作为北淝河灌区。10吨以下的小木船和吊船在县城部分地区可以使用。

惠河是胡同水系的主要支流。从固镇县九湾合河进入县城境内,从花园洋房向东至五河以北的五店子河。全县流量43.8公里,流域面积557平方公里。浍河水至西坝口,另一支流流经酒仙湾分洪闸控制入淮,船只可通过船闸来往。惠河航道宽30米,常年可吞吐约10吨木帆船。汛期可驱动30-50吨挂桨机。航道内杂草、浅滩多,影响通航。1957年7月,县水运局对中阳等人的杜会河河道进行了疏浚清理,开辟了200米、30米宽、1米深的航道。次年8月,中阳集-四义一段回河航道疏浚,航道长1.8万米,宽1.4米。1963在袁寨集、沙湾、官家渡三个浅滩进行疏浚,航道500m,宽30m,深60m。从7月25日1983开始,省疏浚工程队又进行了一次中档杜畿至北甸子的疏浚。由于古镇水闸堵塞,浍河航道滩浅,影响大量物资过境运输,必须进一步整治浍河港航道。

沱河也是胡同水系的主要支流。沱河从固镇县城北的濠城流入县城,到达姬胡与沱湖南汇合,到达五河北甸子与胡同河汇合。沱河上游水位15.8-16.2米,下游与浍河水位相同。正常情况下,沱河只有少数渔民捕鱼和零星运输,姬胡供销社曾承包1条船收购运输。近年来,由于北甸控制闸的堵塞和汽车运输的发展,沱河水道已很少使用。

1952年,胡同水系发生内外分流时,沿胡同河和老通河开辟了新的河道。从五河以北的五店子开始,两河合二为一,再经阳安东至伯岗、洪泽湖进入江苏境内的姚江。1978后有私人小船航行,流量20公里。一般河流只是起到滞洪的作用,暂时没有运输业务。

淮河可以通过船只和拖船,到达蚌埠和阜阳到河南省,下到上海和江苏。其他河流可以通过不同吨位的木船和吊船。建国前后,水路运输是这个县的交通大动脉。80年代以后,公路增多,汽车运输业发展,水路运输功能逐渐弱化。

(2)港口和码头

木栈桥建于1950五河港船舶码头。1953,驳船与栈桥连接。1973 10省里拨款30万元扩建外河口汽船码头。东面为悬岸水泥地面的客运码头,南北长120m,宽10m。它有一个900平方米的顶篷,65,438+0个泊位,65,438+0艘水泥驳船,长24米,宽8米。西面是货物码头,沿河悬挂水泥地面,东西长155米,宽15米。上面有两台固定吊车和九个货物平台,可用于堆放1000吨货物。100吨驳船泊位4个。年吞吐量20万吨。当年港口疏浚投资654.38+0.5万元,挖长70米、宽60米的客运码头654.38+0座。

辛集站船码头1953投资8000元,建成8米宽阶梯码头。次年,被洪水冲下。1958年投资1.1.00万元改建驳船浮码头。1978年投资1.1万元,在新集新街南堤外修建1水泥块石阶码头,宽10米。航运站和驳船已经建立,拥有超过1000吨的船只。该站是沿淮河的重要港口之一。

1958处,磨河口站船舶码头配备驳船建造浮码头。该港口有近100艘船舶,约4000吨。也是淮河沿岸的重要港口之一。当年还建造了1的小溪、王嘴驳船浮船坞。

建国至1985年,港口码头建设设计总投资88.25万元。全县已建成1个口岸,4个客运码头,10个停靠站,保证了主要线路的正常运行。五河港有9个拖带队,约5000吨,150吊机,约7000吨,共计1.2万吨,保证了货物的快速送达和分拨。

(3)、工具

木船这个县有两种木船:木帆船和无帆木船。木船的种类很多,特点也不一样。常见的木船是五河县造的划艇,分为单桅和双桅两种。头窄背宽,稳定性好。载重10-15吨,夏季运输,冬季用于捕鱼。有怀远造的好笔画,也分单桅和双桅。上窄下宽,稳性好,吃水浅,载重10吨,适合内河航行。灵璧县建有双船,中间有瓦形建筑,吃水浅,有风扬帆,无风划桨,速度快。载重6-8吨,适合在浅水河流中航行。江苏泰州有一艘封闭式驳船。船形窄,口小肚大,装卸困难,载重不稳。1956改装,载重8-10吨。有江苏金湖造的鱼鹰船。狭长,装卸困难,载重8-10吨,不适合淮河航行。

据统计,清末本县船民208人,民国17年(1928)登记船民680人。1952年4月,293艘木帆船注册。水运合作社成立于1956。次年,怀光社有船94艘,载重1465.5吨;岳光社74艘,载重4515吨;曙光社39艘,载重305吨;先进社42艘,载重303吨;公私合营船队有28艘,载重995.5吨。1958年,四家水运机构合并为一家高级水运机构,运输帆船262艘,载重2573吨;渔船158艘,载重356吨。

建国以来木船的操作不断创新。1958年8月,水运社船厂为木帆船安装了桨叶螺旋桨,平均时速6公里,运输效率提高50%以上。改造了15块平衡麻板,效率比以前提高了2倍。那一年还造了一艘40吨的木船,这在这个县的造船史上还是首例。

摩托艇宣彤元年(1909),正阳关的赵北吾、胡元儒在蚌埠成立李坏轮船公司,客轮过五河,于是摩托艇第一次出现在这个县。民国8年(1919),1沅江客船由县教育所购买,起航五河至临淮,是本县摩托艇的开端。次年,凌惠民、邓春芳和赵志共同购买了淮河航道外的小型客船“华顺”号和“福泰”号。建国后有客船9号、10号、勤奋号、三八号、淮光号、淮卫号、淮大号,等于淮河。1958年船务代理公司成立船厂,次年造了两艘拖船。1972年建造1水泥拖船,长17m。吊船生产于1976,获得交通部1铜牌。这种挂机船是在木帆船或水泥驳船尾部装有12马力的1-2柴油机和一至二台挂桨机,靠机械动力航行。载重一般是15-80吨,目前大部分是40吨。现在已经广泛推广了。船厂自己设计制造的机驳,由钢板和钢筋混凝土制成。舱口大而稳,有货舱、机舱、驾驶室。载重量一般在40-100吨,适合在大型江河湖泊运输。还有一艘拖船,船身短,头高尾低。前上部是驾驶室,后底部是机舱。马力大、速度快、液压舵控、机械锚定的125马力柴油机是当今航海中的主要牵引动力。上世纪70年代,这个县只有28艘摩托艇,载重972.83吨。1985,县内拖轮8艘,驳船79艘,载重4530吨;吊船123艘,载重3333吨。还有156农村挂艇,安装195的184柴油机,载重5761.5吨。

(4)、交通运输

客运晚清时,本县的帆船运输是客货兼运,只有一艘名为沅江的渡船用于客运。民国初有合资经营小型客运。福泰、华顺每天从五河到临淮1次。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队派出两艘小客船装载军火,淮河客运中断。

9月8日1949蚌埠至柳巷航线,途经长淮卫、漠河口、十里城、贝林、毛坦(今大新)、辛集、安淮、小溪、五河、朱顶和黄盆窑,每天1班次,怀光、怀威等7艘大船正常航行。节假日加班。1959年,水运公司对船厂建造的拖船进行改造,命名为先锋客船,在五河至古镇的惠河航线上载客。一年多后,由于冬季水位枯竭,夏季杂草丛生,交通不畅,浍河停水。1978后,实行开放搞活政策,一艘民营挂渡开通了羊安至粤南官家渡新通道,经营客运。有时候从羊安到五河北店,时间断断续续,频率不定。

清末,淮河是皖北货运的大动脉。民国初年津浦铁路开通后,改变了淮河货运的旧秩序,货运量减少。然而,该县的货运仍以水路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个县的货运任务一直比较繁重。1952年,仅木帆船货运量就达4.36万吨,营业额达345.8万吨公里。1978以后,经济改革继续深化,开放搞活不断扩大,货运量逐步增加。1985年河内航次159 km,拖轮货运量达到12.5万吨,完成营业额3349万吨-km。木帆船货运量达2.9万吨,营业额654.38+05.76万吨/公里。总货运量654.38+0.54万吨,周转量4925万吨公里。比1952分别增加了2.5倍和13.28倍。港口货物吞吐量,1966,进口9.8万吨,出口5.7万吨。最高年份1973,进口89.8万吨,出口11万吨。从65438到0985,由于陆路运输的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有所减少。当年进口71.700吨,出口9.9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