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明清时期「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的特点?

明式家具造型的另一个特点是特别注重线条之美。它不以繁复的纹饰取胜,而是着眼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呈现出自己的姿态,给人以强烈的曲线美。比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又独具风格。线脚的变化和运用是明式家具线条造型的又一特色。脚是指家具框架边缘的造型线。通过各种线条和不同比例的面的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几何截面,产生与众不同的装饰效果,非常具有艺术性。明式家具的装饰手法精于提炼和选择。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工艺水平。在选材上非常注重木材的质感。所有纹理清晰美观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突出的部分。雕刻技术主要包括浮雕、透雕、圆雕以及浮雕和透雕的结合。有人认为也有平雕(分负雕和正雕),其中浮雕是最常用的。在镶嵌方面,有木、骨、螺、瓷、龟甲等平面镶嵌或凸面镶嵌。雕刻图案题材广泛,有滚草、莲花纹、云纹、灵芝、龙纹、虫纹、花鸟、动物、山水、人物、凤凰纹、树皮纹、竹纹、吉祥图文、宗教纹等。刀法精湛,线条流畅,生动,富有生活气息。雕刻的部位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围挡等地方。通常只雕刻一小块区域,但细致精致的装饰更引人注目。

具体来说,清式家具有以下特点:[1]

第一,在综艺和造型上追求创新。清式家具种类繁多,很多都有上一代没有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清代的李煜,主张几案多屉,柜子多架,开了先河。据史书记载,烧炭御寒的暖椅,存凉水消暑的凉炕,都是李煜的创造。清式宫廷家具更喜欢不落俗套。比如有一个木床,上面不仅有帽架、衣架、瓶架、灯台、挂架,还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此外,清式家具的造型也多种多样。多年来,国内外的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了无数的清式家具,但至今仍发现从未见过的清式家具的奇怪品种,也很难猜测有些家具是什么。

第二,素材视野开阔。在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纹理密、质地细的珍贵硬木,尤其是紫檀木。

清中叶以前,选料最为讲究。如果材质统一,或紫檀木或红木,各种木材互不混用,有的家具甚至是同一种木材;选材时要求无疖子,无疤痕,皮肤不标准,颜色均匀。如果你一点都不喜欢,那就抛弃它,绝不将就。在制作中,为了保证外观颜色和纹理的一致性,并做到牢固牢固,往往用一块木头代替小料进行拼接。如果有的床是用鼓鼓囊囊的腿和牙齿做的,尽管腿和脚的曲率很大,但大多是用一块木头挖的,而不是拼接的。很多雕花牙的宫廷紫檀木家具,往往是用腿脚和牙齿制作的。这样用料非常大,浪费很多。

第三,工艺装饰丰富。注重装饰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点。为了达到富丽堂皇和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清式家具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几乎使用了当时所有可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了所有可用的装饰手法。在家具制作和各种工艺品的结合上,更是勤奋创新。其中,雕刻和镶嵌是应用最广泛的装饰技术。

第四,艺术风格中西合璧。从代代相传的清式家具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的浓厚气息,清式家具既继承了明式的优点,又大胆借鉴了西方文明。从现存的清式家具来看,采用西方装饰图案或技法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