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是什么时候完成的?大约多少年前,什么时期。多少万年过去了?
人类的祖先出现在四朝。起初,亚非大陆温暖湿润,在这种环境下,类人猿进化成了能制造工具和工作的人类。劳动使四肢骨骼发达,手能更好地创造一切,口腔发展语言,也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人类的祖先直立人的出现,与其他仍然四肢爬行但不会用手、没有语言的哺乳动物有了很大的不同,成为了世界的主宰。根据人类的体质及其文化发展的顺序,可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阶段。近几十年来,人类化石在世界范围内被反复发现,这使人类科学家能够了解人类的身体特征和文化发展。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例如猿人是如何成为古人的?古人变成新人的过程呢?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资料进行完整的解释,需要更多的事实补充。世界上发现的人类化石几乎都是“古人”或“新人”(也称“真人”),其中最著名、科学界公认的是1865年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属于“古人”,1868年在克罗马发现的尼翁人属于“新人”。所以一般认为人类祖先只有十几万年的历史。直到1929年,中国在周口店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骨,从而让人相信40万年前就有人类祖先存在。地壳在不断变化。从山上侵蚀下来的土壤和砾石最终沉积在海洋、湖泊和大海中,形成了深邃而广阔的岩层。海水上升到陆地,山脉侵蚀成平原,地球上活着的动植物随时可能被埋没在沉积物中,几万年后变成化石。地质学家根据这些动物和植物的遗迹,可以识别出各个时期地球各个地区的生物演化。地质时代可分为五个时期: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太古代知道的地质历史事实最少,不像生命。直到古生代才发现现存的生物遗迹,但完全是低等动物和初级植物。最劣等的动物是三叶虫,还有很多珊瑚、海绵、水母。中生代是爬行动物最重要的时期,爬行动物身材高大,有盔甲保护。新生代是现代地质史上生物进化的重要时期;爬行动物永远消失了,只剩下鳄鱼、乌龟、蛇和蜥蜴。这个时候,哺乳动物非常活跃。直立人出现在地球历史上大约二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所以有人称第四纪为“精神世代”,因为它是人类的时代。同时,第四纪也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环境,尤其是动植物世界。其次,第四纪冰川作用强烈,在地球表面留下了许多痕迹。冰川的进退也影响着动植物的分布。当冰河时期突然降临地面时,以水果为食的猿类在冰天雪地中无处觅食,经常被饥饿所迫,只好剥动物的皮做衣服。寻找洞穴和栖息地;钻木取火可以烹煮食物,赶走野兽。经过几次冰河期,人类的智力有所提高。古人类的文物主要是自制工具,基本都是石头做的。古代的原始人类没有生产经验,所以石器简单粗糙。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制作工具的技艺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劳动是创造文化的动力。石器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大多是猎人和采集者。他们使用的工具大多是河床鹅卵石,先是锤打,后是研磨。到冰河时代结束时,新石器时代开始了。这一时期的石器完全是靠打磨制造的,凿出了很多有孔有环的石器,包括斧、石刀、石凿等。这一时期,陶器已经发展起来,农业工具也开始出现,还有原始的畜牧业。新石器时代后,约公元前4000 ~ 1000年,人类进入金属文化。先是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年进入铁器时代,铁被用作犁。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是交替的,而不是完全分开的。古代人类起源于哪里?这是一个争议多年的问题。有人说它起源于中亚。比如著名的考古学家R.C.Andrews和地理学家Griffit Taglei就认为人类起源于中亚,然后迁移到各大洲。原因是中亚是人类家畜的起源地,如骆驼、狗、牛、羊、马等。既然适合高等动物生存,以动植物为食的人类也必然起源于此。同时,中亚位于各大洲,地势最高。世界其他大陆平均海拔在700米以下,仅亚洲大陆平均海拔就在1000米以上,居高临下,可与各大洲相连。所以说人类起源于中亚,分散于各大洲是有道理的。但也有人认为人类的起源应该是在湿润的亚热带。对农业起源有杰出研究的卡尔·绍尔教授认为,东南亚沿海地区可能是人类最早发迹的地方。泰国的考古发现和最近中国杭州湾河姆渡遗址的发现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这种讨论需要更多的地下发现才能有一个满意的解释。我们所知道的原始祖先数量很少,分散在一块土地上。当人口增加时,他们四处迁移并发展。就地理学和考古学而言,地球表面有很多海峡,阻隔了大陆之间的交通。但如果海平面下降90米,很多海峡可以变成大陆桥,方便人类交流。最著名的大陆桥包括白令海峡、多佛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其他包括连接欧洲和非洲的西西里海峡、马海峡、苏门答腊和爪哇、巽他海峡、托雷斯海峡、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以及连接澳大利亚南部和塔斯马尼亚的巴斯海峡。如果,在第四纪,这样的海峡在冰川期退缩,海平面下降,成为连接陆地的陆桥,对人类祖先的四向迁徙是有利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人类祖先通过大陆桥向四面八方迁移,扩大分布。由于地面自然环境不同,温度、降雨量、日照等的差异。,并且随着人类社会和人体形态的发展,世界上各个种族已经分化。比如黑色素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肤下的血管、神经、肌肉免受紫外线的直接照射。长期生活在非洲赤道的人都变成了黑人。他们的头发是卷曲的,遮住了头,起到了隔热的作用。而长期生活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人,鼻子又高又窄,使得冷空气进入气管和肺部的速度很慢。他们的身体比热带居民强壮,肤色比热带人浅。在古代人类中,交通并不容易,他们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各种人群长期生活在隔绝的地理区域,在体质上形成了不同的适应特征。这些特征代代相传,以至于人类进化成了地面上体质差异明显的各个种族。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类的发展过程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时期。早期猿人(约380万年至654.38+0.8万年前)。目前发现的化石包括坦桑尼亚加卢西河流域莱托利组的人类化石,距今377万年至359万年。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哈达尔化石被确定为350万年前;位于肯尼亚泰卡纳湖库比弗拉的“KNM-ER 1470”被确定为290万年至270万年前。晚期猿人(学名直立人,中国习惯称之为“猿人”,约654.38+0.8万至20万或30万年前)。目前发现的化石有中国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亚的莫索克托人和直立人;来自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阿特拉斯猿人;坦桑尼亚的撒丁人;德国海德堡等。早期智人(古人,约20-30万年前)。目前发现的化石主要包括德国的尼安德特人,简称“尼安德特人”;法国圣谢贝利和必须;南斯拉夫的克拉皮纳人;非洲的破山人,沙尔娜等。中国广东的马坝人,山西的丁村人,湖北的长阳人,桐梓人等。晚期智人(新人类,约5万年至1,000年前)。现在已经发现的化石主要有法国克罗马农民;德国阿布雷乌加沙;意大利的马尔迪;阿尔及利亚的Alfalus中国广西柳江人,四川资阳人,北京山顶洞人,内蒙古河套人,云南丽江人,台湾左震人。晚期智人的体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question/839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