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一下大北寺的历史?

大北寺距西充县城35km,距西埝乡1.5km。与南方的年雅乡相比,它是西充县北部的一座古庙。根据对寺内遗存的调查,其寺建于唐昭宗,兴盛于宋高宗绍兴。其后裔兴衰,屡毁屡建。历代地图上都标注了大北寺的名字。当时大北寺有一尊高大的观音菩萨像,所以叫大北寺,中国人民最崇敬观音,香火旺盛。明末,千年古刹和满屋佛像化为灰烬,毁于一旦。清康熙十一年(1671)重修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药师殿、天王殿、钟鼓二层、客料饭堂、碾房。它巨大而宏伟,有80多亩寺田,10多名僧人。历代高僧辈出,高僧云集。该寺住持曾三次徒步朝圣南海,并作为成都文淑书院的后殿。95岁死于大北寺,火化。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一个瓷花坛里,上面刻着“第七代清朝林佶正宗金殿”的十字,安葬在七级灵塔的灵塔里。嘉庆年间(约1797),大北寺再次被火烧。光绪年间(约1880),大北寺重建,规模小得多。海山,当代僧人(俗名马,西充县人),65,438+05(即65,438+0944)岁入大北寺出家。65,438+09岁在文淑书院受戒打坐,20岁考入成都昭觉寺佛学院。20世纪60年代“文革”期间,被送回老家工作、从小不愿出家的大北寺,在一座破庙里住了几个月,虔诚念佛,念念不忘自己的志向,后又回到昭觉寺。现任佛教协会副会长,兼任万佛寺和广德寺住持。

新中国成立后,大北寺古寺被辟为学校。1999年8月,实行宗教政策,批准为开放寺庙。学校迁址,寺庙归佛。当地信众出资修复大雄宝殿,修建观音殿、佛殿、克料饭堂。买回玉佛11雕像放在庙里,古庙焕然一新。当地信众还向大北寺赠送了出土的释真卿方丈骨灰瓷坛。石任明(俗名罗世奎,南方碾崖乡人)长期居住于此寺建庙,难尝其味。2002年4月,被聘为该寺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