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行政区划
1950年2月,第九区驻地迁至麦斜,加第十区古邑(酉阳)。
1950年8月新增11区(龙华)和12区(庄媛)。全县划分为12个区,262个乡镇(街道)。
8月1952,新增13区(石马)、14区(石仓)、15区(西苑)。全县15个区,辖740个乡镇(街道)。
1953年6月,第一区办事处(城关区)成立区人民政府。枫亭街道更名为枫亭镇,隶属第三区办事处。
1955年9月,撤销一、四、十一区,全县组织为1镇(城关镇)、12区,辖236个乡镇(街道),以驻地名称为区名。
1956年6月至1958年春,改组为城关、枫亭、城郊、榜头、杜威、社旗、麦斜、城关镇7个区,下辖89个乡镇(街道)。
1958年4月撤区并乡。全县建制为25个乡(镇),下辖91个小乡(镇)。
65438年9月至0958年9月,撤销乡(镇),建立人民公社,真正行政与社会一体化,小乡改为生产大队。全县建立了13个人民公社,下辖240个生产大队,先后建立了仙游县溪口林场、综合农场、谷阳农场、中山农场为县直属国营农场。
1961年65438+2月,原13人民公社改组为18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辖318生产大队和4197生产队。
1964年6月,城关人民公社划出6个街道,成立城关镇。全县建制为18人民公社,1镇,辖318生产大队(街道),4801生产队(居民)。
1983 65438+10月,城关镇改为里城镇,城关公社改为城东公社。
1984 165438+10月,公社改为乡(镇)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居)委会,生产队改为村(居)组。1985年全县分5个镇,14个乡,下辖318个村(居)委会,4822个村(居)组。
1991年5月,社旗乡县头村分为县头村和班苓村两个村。赖店乡潘店村分为潘店村和林田村。1992年底,枫亭镇黄辉村分为黄辉村和伦溪村。
1992 165438+10月,城东、大集、龙华、赖店、盖尾、酉阳、中山等7个乡镇改为镇。全县有12个镇,辖17个居民委员会,233个村民委员会,3971个村民小组。7个乡镇辖71个村民委员会,851个村民小组。
2000年,仙游县辖65,438+03个镇和6个乡:鲤城镇、榜头镇、枫亭镇、城郊镇、杜威镇、城东镇、大集镇、龙华镇、赖店镇、盖尾镇、钟山镇、酉阳镇、庄媛镇、西苑乡、凤山镇、石仓乡和社畈乡。
2002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文[2002]270号)批准仙游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凤山镇撤销,并入西苑乡。调整后,西苑乡辖西苑、灵峰、广桥、前阳、西土干、班苓、仙山、仙洞、仙溪、丁峰、凤山、乾县等。撤销黎城镇,设立黎城街道。辖黎城镇木兰、十字、虹桥、城内、南桥、唐贤6个居委会,城东镇巴龙、龙泉、玉井、莱阳、飞山、东门、万福、北宝丰、富阳9个村委会(其中巴龙、龙泉、东门、北宝丰4个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大集镇金井、白塔。城东镇人民政府驻地由东门村迁至咸安村,更名为临安镇,同时调整行政区域。调整后,临安镇辖黎城镇刘坑居委会,城东镇咸安、夏媛、夏楼、韩晶4个村委会,龙华镇大坂、平原、祥云、香林、香坂5个村委会和赖店镇西埔、温泉、圣泉、玉田、森英士、横塘、东山7个村委会。城郊镇的林琴、盖南、新窑三个村委会归盖尾镇管辖。2002年底,仙游县辖1街道、12镇和5个乡镇。
2003年,仙游县辖1个街道,12个镇,5个乡:鲤城街道、里南镇、榜头镇、枫亭镇、城郊镇、杜威镇、大集镇、龙华镇、赖店镇、盖尾镇、钟山镇、酉阳镇、庄媛镇、西园乡。
2008年6月5438+2月31日福建省政府《关于同意仙游县香溪乡更名为乡的批复》(文[2008]448号):经研究,同意仙游县香溪乡更名为仙游县蔡溪乡。仙游县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对稳定。宋宝友在《县志》中记载了71种植物和23种动物。明弘治《兴化志》记载植物301种,动物234种。《清肝龙》记载了仙游县志中的植物284种,动物82种。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1200余种,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淡水鱼类65种,其中绝大部分为沿海次级经济鱼类。脊椎两栖动物:主要有2目30余种,如黑眼蟾蜍、黑斑蛙、蛙、豹蛙、沼蛙等。爬行动物:主要有3目70余种,包括龟、平胸龟、斑鳖、龟、龟、壁虎、金环蛇、银环蛇、蟒蛇(竖琴蛇)、中华水蛇、竹叶青蛇、尖吻蝮、焊头蛇、火红蛇等。鸟类:主要有鹰、猫头鹰、乌鸦、喜鹊、鸫、雁、斑鸠、八哥、鹧鸪、山鸡、山鹊、山鸡、野鸭、啄木鸟、鸽子、燕子鸳鸯、白胸苦鸟(蛙)等22目60种。哺乳动物:主要有虎、豹、野猪、山羊、狼、獐、狐狸、水貂、浣熊、鹿、山猫、狸猫、兔子、穿山甲、水獭、刺猬、松鼠、蝙蝠、田鼠、黄鼠狼等。11单,360单。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等数百种无脊椎动物。其中已鉴定172种:蟹类、贝类、藻类等水生动物中,软体动物88种,节肢动物33种,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13种。青蟹、鲟鱼、牡蛎、缢蛏、文蛤、乌龟、扇贝等38种可养殖且有经济价值的品种。
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有:穿山甲、猕猴、水獭、鸳鸯等。受国家二级保护;有大果子狸、小果子狸、豹猫、青羊等,属于国家三级保护。凤山的角怪是世界稀有动物。植被状况仙游县属于闽东南戴云山以东湿润温暖的亚热带雨林群落,北部属于闽中戴云山-九峰常绿森林群落。仙游县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交界处,地形复杂。北部处于海拔500-1800米的中低山区,南部处于5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气候、土壤、水流等自然条件差异明显,因此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具有过渡性特征,原始植被残留较少。取而代之的是次生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根据仙游县自然资源调查,仙游县主要植被有六种类型:常绿阔叶林:由常绿阔叶树组成的森林群落,主要分布在石仓、酉阳、湘西、西苑、凤山等乡镇的阴面,林地土壤良好,以天然更新混合次生林为主。植物种类以壳斗科乔木为主,其次为混交乔木,也有常见植被。常绿针叶林:主要由裸子植物组成的森林群落。根据乔木层树种的不同,可分为杉木林、马尾松林、落羽杉林、柳杉林、福建柏林林、黄山松林等。杉木林主要分布在北方山区,马尾松林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水杉林主要分布在枫亭、庄媛、社旗、榜头等乡镇。柳杉林主要分布在溪口林场、凤山和酉阳。针阔混交林:多为马尾松、相思混交林,主要分布在枫亭、庄媛、城郊、盖尾、榜头,一般呈小块状分布。竹林:多为竹林,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的酉阳、石仓、湘西、社当、凤山、西苑、杜威等地。中南部多为麻竹和刚竹,生长在溪流两岸和房前屋后。灌木丛林:由长期的森林砍伐和火烧退化形成,主要分布在溪流两岸的陡坡上,常见的有矮青冈林、石栎、石楠等灌木。荒山荒坡: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顶,风冷大气,土壤贫瘠,水湿条件差,只生长杜鹃花科、禾本科、莎草科等植物。低山丘陵也有次生草坡,属于森林破坏后的过渡类型。宋宝友在《县志》中记载了71种植物。明弘治《兴化府志》记载植物301种。《清肝龙·仙游县志》记载了284种植物。
全县有植物171科,2876种。其中藻菌纲11科43属92种,苔藓植物4科5属28种;蕨类植物15科,23属,125种;裸子植物7科8属,81种;有孢子植物250属2350种,隶属于134科。列为国际国家保护的珍贵植物有26种。其中,水杉为国家一级保护;银杏(分布于社旗、蔡溪等地)、油松(分布于仙游山、麦斜、五湖等地)、福建柏、核桃、葛木、杜仲。、竹荪、楠木、铁木木、云南滇藏、红豆杉、蜡梅、乌梅、巴戟天、荔枝、小沟为国家二级保护。国家三级保护的有落羽杉(分布于吴彤、谭边等地)、十吉桂、木菠萝、岩黄芪、厚朴、噪花、龙眼等8种。溪流仙游县境内的溪流蜿蜒曲折,短而湍急,落差大,易涨易退,属于山区溪流。历史上,小木船在中国航行,从辉县(黎城)到玉潭(今盖尾仙潭),水上距离30公里。水力资源储量26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有200多处。全部开发利用后,装机容量可达654.38+074.300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52亿千瓦时。绝大多数溪流发源于我国,汇入或流出境外,分属木兰河、大张溪、凤慈溪、晋江东溪、苍溪等五大溪流,其中木兰河系为主流。地表水资源仙游县地表水资源总量约654.38+0.855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出水量654.38+0.01.85万立方米,人均用水量2027.8立方米,平均每亩用水量5260.9万立方米,低于全国和福建省平均水平。
地表水资源的总体空间分布从北部山区向东南部递减。雨水集蓄区每平方公里出水量以北部的凤山、西苑、社旗、湘西、石仓、酉阳、钟山最高,南部的盖尾、郊区、枫亭、庄媛最低,中部的大集、城关、龙华、赖店、榜头略低。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丰山和西苑最多,榜头和郊尾最少。水资源仙游县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木兰溪、延寿溪、九溪、粗溪等溪流。有1条溪流,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有5条溪流,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雨量充沛,床坡大,水流快,有利于发电。据调查,全县水电理论储量26万千瓦,其中木兰河117200千瓦,延寿河108千瓦,九溪河71000千瓦,屯溪河3.9万千瓦,凤慈溪河8000千瓦。可供开发的水电站近200座,总装机容量654.38+074.3万千瓦,其中木兰河78.1000千瓦,延寿河6500千瓦,九溪河56.1000千瓦,粗溪河25.800千瓦,风慈溪1000千瓦,其他溪流66900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