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华人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进入越南后,用自己的生产和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越南各个时期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越南华人的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早期的经济发展。

早期的中国移民带来了当时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积累了丰富的航海和贸易经验。凭借这些知识、技能和经验,许多中国人与当地人民一起发展和建设了自己的家乡。据越南史料记载:1671年,明将军莫久率众开发和县地区;1679年,龙门总指挥dương ngạn địch、副总指挥黄春(Chun Wong)率部经越南中部船港入美(定襄)发展;高雷连总指挥陈尚川、副总指挥陈安平率部深入边区、地区:“开荒造屋,西洋、日、葛坡(爪哇)的清人、商船云集,因东埔沾染汉风。”“1778年,中国人开发了西贡和大堤,1819年,开辟了安通河和卞喜河。为了纪念中国人的成就,安通河改名为西贡河,卞喜河改名为中国河。而且早期中国人在开垦荒地、修建港口、开发矿山、修筑道路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华人的贡献还表现在促进了越南各个时期的工业、农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

随着中国人不断向越南移民,来自中国的各种先进耕作技术和经验被广泛传播。比如越南和县省和富国岛的胡椒果园,班克斯和西贡周边的蔬菜种植,都是在华侨的精心栽培下发展起来的。在手工业方面,越南的制陶业和丝绸业是在华侨传授了整套技术后才不断发展起来的。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如印刷、冶金、编织、木工和雕塑。采矿业和运输业也对华侨倾注了心血:比如越南最大的煤矿鸿基煤矿,曾经有654.38+0.2万华人打工。近代滇越铁路南段建成时,18001]很多中国人辛勤劳作。在商业贸易中,中国移民到越南不仅做生意多,而且在当地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1951年,越南北部有3821家华侨商号,主要集中在河内和海防。第一部分有1000多家海外中国公司,主要集中在札幌港、贵仁、顺化和反切等地。华侨主要从事工商业,包括碾米、制糖、轧棉、纺织、造船、酿造、榨油、烟草、陶瓷、药材、采矿、丝绸、茶叶、塑料、化工、炼钢、电器、食品、机械等行业,活动范围非常广泛。据65438至0953年统计,当时越南的工商业户数量为65438户。在华侨最集中的西贡和堤市(胡志明市),华侨工商户占堤市的62.4a1o}。中国南方有65,438+065,438+0790家海外华商,其中西贡和外滩地区有8,225家。。到1974年底,西贡的纺织、钢铁、化工行业中,中资约占80%,造纸行业也占60%。年营业额超过50亿越南盾的18家企业中,华人占了10家。。根据越南1985年内部统计,胡志明市华人的生产单位占全市的31.5%,小型工业的华人劳动力占29%,华人创造的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38%。此外,在生产的各条战线上,广大华侨努力工作,涌现出许多“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先进工作者”。比如华侨占越南1957 a} 19F1年工业战线“劳模”的6.45%,海防港第一装卸大队有65438人。

总之,华人的经济活动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越南的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由中国人传播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越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历代中越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从古代到近代,移居越南的中国人不断将中国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文化传递给越南,对越南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公元前2a7年左右,统帅赵佗建立了南越政权,实行秦制。"越王命令两位使者互相拜谒,并向九镇县人民拜谒。"。赵佗在任时,从中原吸收了大量具有国学知识的“移民”,大力推广中国诗词书籍,奖励中国文化的发展,兴办学校教授国学。正如李娇在《简悦通考通论》中所说,“赵佗与其他地方合并,输入中国文化,使贝约进入文明国家,所以应该开始。”。东汉时期,焦之、九真、太犀首光、仁言“教民以礼其地,传入汉文化,使贝约进入文明之国。”。东汉焦趾、九振太、光、任彦“教人写文书”。《后汉书·任延川》说:“岭南之汉风,始于二卫。”。汉末三国时期的太守石燮,更是越人所敬重。他统治胶州四十年,战场没事,百姓皆大欢喜。任内“教仲夏经传,译音义,教己民”。。“以化国风为诗书,以礼为乐。”(1)《大石悦集全书》载:“中国一般诗书,学礼乐,为文学之助,自君臣始,其功过尤适用于当时,而远及后世。”。越人尊称其为“士王”,并将其纳入越南历代帝王的寺庙中。自汉唐以来,许多学者在越南定居,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加速了越南的文化发展。例如,著名诗人王波的父亲王夫畴在他的脚趾交叉的地方开辟了文化和教育,并建立了王夫子庙。。随着中国文化的输入,汉语词汇也在唐代系统全面地进入了越南语。宋元时期,一些中国艺术家移居越南,传播中国的音乐、舞蹈和戏剧。如宋代的廖寿忠、陶娘,元代的李知几、越吉等。同时,郑怀德这位“明人”也写了不少作品,如《嘉定通志》、《北使诗》、《历代志》等。范清主持编写和修订了《越国通鉴大纲》、吴的《李后越全史》、阮朝《大难传》、《大难实录》、李的《简悦通考总览》等汉文著作。这些作品在越南历史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西汉末年开始,汉字通过中原移民逐渐传到越南,在12世纪成为越南的通用语言。到了13世纪,越南文字出现了。越南语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通过形声字、会意字和借词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即“南字”。到了17世纪,越南语是拉丁语,但在中国文化长期而深远的影响下,汉语词汇进入了越南语的词汇。在今天的越南语中,汉语借词约占全部词汇的60%,在某些领域,这一比例高达70% a-80% p,正如越南阮朝思德皇帝所说:“从朝廷到乡村,从官方到民间,汉字都用于冠、婚、丧、祭、数、药。”越南著名学者阮文慧也说:“中国的文字语言在越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越南的各种制度和越南人民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此外,中国人还对越南的医疗卫生、建筑艺术、绘画雕塑、民间工艺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其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社会习俗都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近代以来,华人创办的教育、社团和报刊在传播文化、深化中越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华人为越南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越南作为法国殖民地,近代以来不断掀起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旅居越南的华人积极参与越南人民的解放斗争。近代,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在越南抗法。冯子材的领导在该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沉重打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二战期间,广大华人与越南人民一道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华侨建立了“越南华侨救国会”、“越南友好协会”等抗日救国组织。1945年,法国归还越南后,许多华侨积极参加了对法抗战。其中,由海外华人组成的“独立华人联盟”战功卓著,在1949年被授予集体军功章。指导员郝日升(陈升)获得个人一级军功章,指导员吴和政客获得个人二级军功章。在越南南部,许多华侨为越南革命献出了生命,如17岁的华侨李英,19岁的姑娘陈培基,特别是被授予“二级英雄”称号的陈培基。与此同时,在著名的迪恩边府战役中,华侨积极参战,保路运输,力所能及地支援抗法斗争。在抗美救国战争中,越南华人与越南人民生死与共,立下了汗马功劳。越南南部沦陷区的华人积极出版刊物,宣传抗美救国战争。其中西贡华云工作单位获得“二级铜墙铁壁勋章”,华云委员会获得“二级解放勋章”。越南北部华侨积极参军参战。仅广宁省,从1964到1975,就有22000名华侨参军。海防市庞鸿区有300名华侨申请参军。海防某华侨民兵自卫队从1965-1967参加了100多次战斗,配合越南人民军作战。先后击落美军飞机22架,集体获得“一级战斗”勋章,3名成员获得“三等军功”勋章。其他成员由越南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海防军事指挥部和海防市授予。许多华侨在战斗中献出了生命。据统计,从1969年到1974年,海防共有27名华侨为越南抗美战争光荣牺牲。

总之,华人在不同历史时期为越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越交流史上写下了丰富多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