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国企是哪个皇帝创立的吗?

原文中,这篇文章的观点是汉武帝,因为汉武帝把盐铁的管理权恢复给了中央。

国企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要从战国时期的孟子说起。孟子曾说“征收什一税是君王之治”,意思是缴纳65,438+00%的税是开明君主的善治。到了汉代,轻佻薄赋的理想达到了。汉代只有“十五税一税”,即6.66%的税。而且,这还没有达到君主的要求。其实缴税的时候,我们只需要交一半三十的税,也就是只交3.33%的税。

但是3.33%还不是最低的!荀悦在汉代以前就有记载,即使在那个时候,人们仍然有1%的税收!但历史真相是,汉文帝在位期间,实际上免除了所有的地租,而且持续了十一年。即使纵观历史,这种休养生息的做法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看看现在的中国,免农业税可以说是一个改写历史的惊人的善治!

但是,光徭役也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问题:土地兼并,贫富差距!

土地永远是决定经济的基础。因为中国幅员辽阔,税收越轻越好,钱一开始是用不完的,来养活一个政府。但这种轻徭役也滋生了新的问题,因为当时汉朝的土地政策是比较自由的。因为耕者有其田,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耕者可以自由使用,也可以自由出售。经济差了,土地可以买卖了,就形成了兼并。

一旦农民卖掉了他的土地所有权,他就成了佃农,地主就向佃农出租大量的钱。有的高达50%。这样一来,政府税收越轻,地主就越便宜。农民卖地要交50%给地主,地主只要交3.33%的税给政府。政府想通过降低地租让人们生活压力更轻,但事实是只便宜了房东,贫富差距可想而知!

而且全国的土地也不全是耕地。非耕地主权是谁的?

在封建时代,一座山,一片森林,一个大湖,自然在四个信封之内。会不会是国王的土地和耕地不是耕地,也应该属于贵族?耕地是开放的,分散到农民手中,均匀分布,成为雷区,非耕地成为封闭的禁区。汉朝没有贵族,只有皇族,继承了旧的封建传统。按照当时人们的观念,全国的山林都是皇室的。从这种所有制观念来看,税收制度受到影响,所以当时所有的农田都租给大农场主,作为政府开支。山海赤泽的关税属于一个小政府,是皇帝私用的。

而这种公私分税的制度,在一开始是相当合理的。因为耕地多,土地税是个大数目,而山林池的商税只是少数。把大部分还给国家,小部分还给皇室。战国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盐铁在社会上的利益逐渐增加,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汉朝以后,山海池泽的收入逐渐超过国家地租。商税逐渐超过地租,所以小政府的收入比大司农好。

汉武帝改变了这种格局。

汉武帝是一个有才华的皇帝。他获得了匈奴的青睐,与西域交流。军费开支巨大,大司农的钱用光了,连他父亲(景帝)和祖父(文帝)几辈子攒下的财富都花光了。政府花钱多,不好意思。我们做什么呢农民地租,定额的三十分之一,已经定了,不方便轻易更改和增加。汉武帝只是大方地把少府的收入拿出来,相当于把皇族的私房钱捐给了政府。因此,汉武帝也像他一样命令当地的富人,主要是盐铁商,无偿捐献。

说到这里,你觉得会发生什么?结果社会反响肯定不好!那些拥有大量资产的人无视政府的呼吁。

皇帝也忍不住想:

你们这些富人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还不都是因为我把山海驰泽的管理权给了你,让你发财赚钱。现在我把少府的收入全部捐给国家,你们不响应,我只好把山海池泽的非耕地全部还回来,让政府来经营!这就是汉武帝时代著名的所谓“盐铁政策”。

盐商和铁商是当时最大也是最容易致富的两个行当。没有人不需要盐,也没有人不需要铁。取而代之的是,海水被熬成盐,山被开采出铁。山和海的主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现在汉武帝不再允许商人擅自经营,收回所有权,让政府派管理人员自己烧盐冶铁,利息收入全部归政府,于是盐铁变成国有,官销。

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国企!相对于近代西德希特勒开创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政策,我们早在汉朝就发明了这样的制度。一直到清朝,虽然小节有变化,但总体上还是遵循这个政策,一直坚持近代所谓的国家社会主义路线。这个系统不仅限于盐和铁。再比如酒,这是一种由日常生活必需的大米和小麦制成的奢侈品和享乐品。所以也归为官卖,不允许民众自由酿造。

当然,“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企的行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兼具营利性法人和公益性法人的特征。其盈利性体现在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公益性体现在,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经济调控的目标,发挥协调国民经济各方面发展的作用。”所以国企虽然问题很多,但是有问题就要慢慢解决,而不是一下子全干掉。今天,我们通过历史了解了国企的来龙去脉。希望大家对国企有新的认识!